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十分钟“调压课” 准“的哥”掌声十余次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11月05日01:55
  11月4日,记者在市交通局驾驶员培训中心与140名准“的哥”共同聆听一堂压力管理课,与以往机械教学被动学习不同,高校教师的压力管理课程赢得现场准“的哥”阵阵掌声。

  现场:没人愿意溜号

  9时35分,记者从培训中心六楼后门进入,140名学生齐刷刷地坐在教室幻灯片前。记者看到,所有学生都面带笑容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气氛十分活跃,没有一名学生打手机或趴着睡觉。

  台上从辽宁大学邀请的窦广波心理咨询师正与学生做心理测试游戏:听完我的问题后,把你最先想到的答案马上告诉我。

  “你认为一分钟之内你最多能击掌多少次?”

  “100次”、“120次”、“60次”……

  “好,我们演练一下。我们先击掌计时12秒,看看你最多能击掌多少次。”计时一起,记者也随着“的哥”“的姐”用力击掌……59,60,最后很多司机惊奇地发现,一分钟之内自己竟能击掌300余次。窦老师说:“如果有人给你十万元或者给你一个出租车经营资质,但是前提条件是你在一分钟之内击掌500次,你能做到不?

  很多司机哈哈大笑鼓掌说:当然能!窦老师笑着说:其实一个人有承受多大压力的潜力自己是不知道的。在压力管理面前,礼仪服务和文明规范我们都能做得很好!

  截至9时45分,仅十分钟的互动教学,便赢得“的哥”“的姐”十余次掌声。

  疗效:采访50人,都说“老好了”

  10时20分,课间休息。教室内“的哥”“的姐”面带笑容地走出课堂。49岁的潘哲说,这次培训太好了,以前听说出租车司机办准驾证就是一个形式,老师教的都是照本宣科,谁爱学?背的条条框框一到开车时全忘了。这次新开设的压力管理、礼仪服务、模范司机传经送宝等课程都很实用,把我们兴趣都调动起来了。

  记者随机采访了50名准“的哥”“的姐”,他们都用“老好了”表达对培训班的感受。

  “的姐”杨俊杰说:我们要在这学习9天半呢。每节课都爱听,发自内心地说,非常充实啊!我们回家还要好好复习,要一次性拿到准驾证,以后也要当一名模范“的姐”。

  专家建言:老司机更应该心理疏导

  窦广波对记者说,其实对出租车司机来说,一天要有10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心理生理及家庭的影响、压力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累加,如果不适时加以疏导和干预,将会对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实相比这些准司机,那些上岗多年的老出租车司机更需要心理辅导。”要让司机明确的是,压力其实有一部分是好的,只要方法得当,压力是可以转化为动力的。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压力更大,掌控生命的司机要学会尊重,只要你尊重乘客、服务好,在车上营造好的服务环境,有时就算出现一点小插曲,乘客也应该不会介意。本报记者 杜一鸣
(责任编辑:Newshoo)
 
  [Ctrl+Enter]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