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的一家医院,踩踏事件遇难者家属失声痛哭。新华社/美联 |
公共安全危机干预专家详解:踩踏事故为何发生
本报记者 叶铁桥摩肩接踵,人潮汹涌之际,谁能料到,其中竟蕴含着巨大的危机。
“如果是踩踏事故,叠在下面的人,几分钟就会窒息而死。”公共安全危机干预专家高锋说,在踩踏事故中,人人相叠可以垒到五六层。除了窒息而死,还有些遇难者是直接被踩死的。踩踏事故中,有些人肋骨直接被踩断。女士的高跟鞋,甚至可以直接踏进倒地者的胸腔、腹腔。
高锋说,踩踏事故出现的伤亡状况往往让人瞠目结舌。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教师王起全等人在发表于2008年的论文中表示,经他们统计,2000年至2006年间,国内外大型活动中发生85起踩踏事故,造成4026人死亡,7513人受伤,平均每起踩踏事故死亡人数约为47人,平均受伤人数约为88人,平均每起事故都达到了我国规定的特别重大伤亡事故级别。
几年前发生的北京密云迎春灯展踩踏事故,重庆家乐福踩踏事故及一系列校园踩踏事故,也说明这也是我国需要面对的重大公共安全课题。
柬埔寨首都金边22日晚举行送水节活动时发生的这次踩踏事故,现场主要位于金边东部钻石岛的一座桥上。据报道,由于人多拥挤导致桥梁晃动,因害怕桥梁塌陷,桥上人群恐慌,导致踩踏事故的发生。
事实上,桥梁正是踩踏事故的多发地。2004年2月5日晚,北京市密云县密虹公园的踩踏事件,就是因为一游人在公园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造成踩踏事故。2005年8月,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谣传将遭到自杀式炸弹袭击,导致什叶派穆斯林在一个大桥上发生踩踏事件。
“踩踏事故的发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四面八方的人向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聚集,从而导致这个空间的承载量超过极限。”高锋说,桥梁正符合这样的特点。除此之外,楼道、隧道、建筑出入口等由宽阔地收窄的区域,也应是踩踏事故重点防范区域。
校园内的踩踏事故往往发生在楼道里。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踩踏事故,发生点即在该校教学楼的楼梯拐角处。当时,由于下雨,52个班的学生大都选择从离宿舍比较近的一号楼梯下楼,有一个女生滑倒,导致发生踩踏。
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说:“如果当时楼梯口有老师,踩踏事件就不会发生了。”叶志平在学校倡导安全训练,每学期组织一两次紧急疏散演习。在汶川大地震中,桑枣中学全校2200多名师生,在1分36秒内全部安全撤离现场。他也因此被誉为“最牛的中学校长”。
此外,体育场、电影院、演出场地也是踩踏事故的高发区域。据国际足联统计,1902年到2000年,世界各地的球迷伤亡事件共导致至少1380人死亡,其中大多是因为踩踏事故死亡。
但更为频繁的踩踏事故发生在宗教活动中,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就一度因频频发生踩踏事故而震惊世界。从1989年到2006年,该地就因为朝圣而发生7次大型踩踏事故,导致近3000名朝圣者死亡。
高锋说,如果人群变得特别密集,拥挤不堪,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变越小,那么人们就得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危机中,要加强防范。
事实上,根据多起踩踏事故总结的经验,踩踏事故发生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首先是行进遇到阻力,比如成拱现象,这种现象普遍出现在楼道口,人流群集成拱形,导致前面的人容易摔倒,后面的容易被绊倒;再比如异向流群集现象,来自不同方向的人流相互冲突、相互阻塞,导致拥挤、冲突和混乱;另外,人流中有老弱病残,也容易造成局部极度拥堵,在这些情况下,都得引起警惕。
高锋说,一旦出现人流群集,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要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要注意保持平衡,可以双臂张开,重心向后,以抵挡来自后部的冲击力,并注意寻找支撑物,“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
他强调,在拥挤的人群中,如果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骚动,就应该注意可能会发生事故,但一定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高锋表示,一旦突然发现前面有人摔倒了,就马上要停下脚步,并告知后面的人不要靠近。如果要救人,一定不要弯腰施救,而应该侧身来救,并在力保自己不会被挤倒的情况下施救,否则自己也有可能有生命危险。
一旦发生危险,如何疏散人群成了最重要的工作。在此情形下,公共安全专家都认为及时干预是最重要的。
高锋认为,在踩踏事故发生前后,公共管理部门在做好预防的同时,在重点部位一定要有人值守,疏通、控制人流。“这里面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前快、中慢、后停,即前面的人快速跑步通过,中间的人慢行,后面的人要停下来等待,必要时,要采取人墙式人流阻挡方式。”
他说,人群聚集场所必须做好应急准备,制定出合理可靠的应急预案,确保具有充分的应急能力。高锋说,据了解,柬埔寨警方在事态发展过程中为了驱散人群采取往桥上喷水的方式,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这会给人群造成更大的压力。“水遗留在桥上,更多的人会滑倒,容易导致更严重的踩踏事故”。
本报北京11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