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美报:崛起的中国谨慎应对全球事务

来源:新华网
2010年12月09日08:24
  美国《华盛顿邮报》12月8日文章 原题:在中国,信心笼罩在担忧的阴霾下(作者戴维·伊格内修斯发自北京)

  崛起的中国表现出的矛盾之处在此间与中国官员举行的一次会议中得到体现。一方面,中国希望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得不积极和怯场。

  在这次会议上,一位中国高级官员宣布,在诸如朝鲜和货币调整等重大问题上, “中国需表现得更像是一位参与者而不是观察员”。 “当我们站在舞台上时,我们不应该背向观众,就好像我们是观众中的一员一样。”

  然而,在上周五举行的有欧美来访者参加的会议上,当涉及提出解决方案时,中国人采取了谨慎态度。官员们同样认为朝鲜问题和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是大问题。但是他们建议的重点是展开讨论而不是采取行动,简要地说,就是和谐会谈本身似乎成为了目的。

  在这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傅军说,中国对朝鲜问题开出的处方是“对活、对话、对话”。据美国国务院被公开的一份电报称,这种态度令国务院官员感到沮丧。

  这次会议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努力,目的是要探究存在共同利益并潜在采取共同行动的领域。会议的举办方是中共中央党校。其他主办方有阿斯彭战略研究集团(我是该集团的成员之一)和意大利阿斯彭学会。

  前美国副国务卿、现任哈佛大学教授、阿斯彭战略研究集团负责人尼古拉斯·伯恩斯说: “目前的局面并不是我们各说各话,但是我们似乎没有采取共同行动的能力”,尽管双方有着“惊人的共同利益”。他指出,在朝鲜问题上,中国影响力最大,但它“似乎并不愿动用它”,并且没有准备“接受”作为安全伙伴的“考验”。

  几位出席会议的中国官员解释说,中国之所以在对外政策上采取谨慎态度,部分原因是由于官员关注的重点是保持国内的经济增长,令潜在躁动不安的公众感到满意。

  一位高级官员说:“我不是在说中国自私。”他当时承认,北京的确首先要考虑内部问题。以朝鲜问题为例,中国担心对平壤施压会导致绝望的难民涌向中国。

  这次对话产生了少许行动的迹象。党校一位教授开始时反对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请求。但是经过更多的讨论后,这位教授说,或许中国可以提高收入水平,这样工人就可以购买更多的美国货,从而达到缩小贸易顺差的目的。他甚至提议成立一个“协调机制”以促进贸易的平衡。

  令美国官员沮丧的是,有时,对中国而言,适应强大的美国,就像过去几十年来它所经历的那样,要比与主宰地位下降的美国成为伙伴,更令它感到舒服。 一位美方代表指责中国人将奥巴马政府最初的让步视为软弱的信号,并谴责中国发表新的咄咄逼人的声明,声称南中国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美方成员、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说,此间的中国官员私下里试图打消美国的忧虑,他们说,对中国有关南中国海的讲话“存在误解”。

  “我们在同一条船上”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此间讲过的同样一句话。这听上去令人鼓舞。但最近这条船,如果不是完全沉没,至少是在随波逐流,双方需要开始齐心协力荡桨行舟了。 (来源:新华国际)
(责任编辑:刘士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