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孝德归孝德,官德归官德

来源:法制日报
2011年01月14日08:50
  河北省魏县近年来在提拔重用干部的过程中设置德孝关,要求对拟被提拔重用的干部进行家庭孝道和德行方面的考查,并将其配偶、父母、岳父母、公婆的意见填入档案中。截至目前,全县已有3名科级干部、8名股级干部由于德孝行为有瑕疵而未被重用,有两名科级干部因为德孝问题而被免职(1月13日《人民日报》)。

  不难猜出魏县作出此规定的潜在逻辑:一个人不能孝顺父母,不能善待亲人,也就不可能善待他人,不可能恪尽职守地为百姓谋福利。给待提拔的官员设置孝德门槛,就是在弘扬传统孝道文化的同时,密切官民关系,切实为民众谋福利。因此,魏县此举的初衷是无可非议的。

  实事求是地讲,将德孝作为官员一种品行修养,加以强化和倡导确实很有必要,但“不孝否决”却显然有矫枉过正和以偏概全之嫌,因为,该规定混淆了孝德和官德的关系,或者说,完全用孝德取代了官德。

  说到底,官员的孝道问题属于家庭道德的范畴,是个人私德;而对官员来说,需要拥有一种为官之德官德。和其他职业有职业道德一样,官德就是官员的职业道德,官德固然也有个人私德的因素,但更多地体现为官员对官职的操守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强调的是公德,譬如,廉洁奉公、不牟私利、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等等。一名官员当然可以孝德和官德同时并存,并达到一个很高的道德高度,令人高山仰止。但人性是复杂的,道德也是多层面的,有的人也许孝德很好,但未必能有很好的官德,在现实中,很多落马贪官就是大孝子。

  而另外有些官员,由于受特定条件的制约,在父母最需要的时候,却未必能承欢膝下,成为客观的“不孝”之子传统文化中所津津乐道的“忠孝不能两全”其实就反映了孝德和官德的冲突。

  总之,只有各个层面的道德实现了各有所属、各尽其善,家庭和社会才能彼此和谐、各安其分。

  山东李先梓教师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