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苏 博
嘉 宾:刘九如
主持人:第一时间、共评时政。网民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第一时评》节目,我是主持人苏博。
早在1934年,比利时一个小博物馆的馆员奥特勒就开始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他要借助当时的电信设备,让人们能够搜索全世界所有的资讯。他甚至描绘了人们如何使用设备来互相发送信息、共享文件,通过在线网络进行集会,并让用户参与活动。
这个在77年前看来荒诞不经的事情,今天却早已不是梦想,我们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总是让所有的“预言哥”、“章鱼帝”黯然失色。IT界最伟大的预言家阿伦•凯曾经想象,“20世纪90年代将有成百万的个人计算机,而且都将连接到全球公用的信息设施上”。而目前,全球网民已经近20亿人,中国网民则达到了4.5亿人。
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不敢预言十年后的事情。那么今后五年呢?网络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今后还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呢?怀着这样的好奇,今天我们再次请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计世资讯研究机构董事长刘九如先生,将就以下问题与广大网友展开交流探讨。刘所长,您好!
刘九如:您好!
主持人:“互联网之父”温顿•瑟夫30多年前发明互联网,这改变了亿万人的生活。我记得2008年此人曾经大胆预言,他说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通过网络在几秒钟之内下载整套电视节目,甚至可以在火星上上网。太遥远的事情我们不能预测。但是,这里我们还是想问您,基于您的跟踪研究,近期互联网将发生哪些变化?
刘九如:最近20年,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确实超乎人们的想象,未来这种影响还将更加深入。通过两个数字就可以看出未来互联网会是什么样的景象:一个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预测,到2020年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将增加到50亿。第二个是国内有关机构预测,到2015年左右,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可能达到10亿。这样两个数据就可以表明,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更进一步加深,未来人类对互联网的依赖一定会超过汽车、飞机等。就互联网本身的发展而言,各方面研究专家认为,互联网已经开始呈现“五化”的发展趋势,即宽带化、泛在化、融合化、平台化、生产化。
宽带化:无论是应对金融危机,还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都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并纷纷出台了宽带的发展规划。去年美国推出的国家宽带计划,明确要让每个国家公民实现4兆的普遍宽带服务;中国各地也出台了宽带发展计划,希望近期能提供1兆以上的宽带服务。宽带化将引发互联网的更为广泛的应用,宽带化会对互联网视频产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泛在化:有三个含义,一个是主体泛在,一个是空间泛在,一个是时间泛在。首先,社会当中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物体都是互联网上的一个结点,而且这个结点是有计算能力支撑的。人携带的智能手机、PC或者其它的终端都有计算能力,已经智能化了。物体的化有两种,一种是本身智能化,另有一些是非智能化的物体,大家嵌入传感器,就变成智能化物体。这就是泛在主体的概念。第二,空间泛在,任何一个主体,在任何一个地方和区域都能够在网上,这其实就是移动互联网的体现。第三,时间泛在就是信息发布的时候,信息利用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获取信息。这也就是即时网络,有的翻译为实时网络,这是值得关注的。现在微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还在发展,实时输送、实时聚合。
融合化:同样有三种含义,一是网络融合,国务院讨论出12个三网融合城市和地区进行试点,这会催生很多创新机会。二是产业跨界的融合,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向制造业发展,成功把网络连接起来。像GOOGLE,已经从网络向手机、操作系统等制造方面发展。这种跨界的融合也是互联网产业界非常重要的趋势。但是跨界融合还没有一个企业做得很成功,都还是在沿着自己的路子走。国际上的趋势是已经为真正成功的产业跨界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三是业务融合,在同样一个服务领域里面,可以把不同的技术整合起来。在移动手机方面正在研究所谓增强现实AR,实际是用服务器端的虚拟现实的场景来支撑手机的摄像功能,实时捕捉图象之间的叠加。这种融合很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服务,不仅仅在媒体上,在其它领域很多方面都可以应用。
平台化:这是一个大概念,它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数据的整合平台,服务上整合的平台,特别是云计算,这其实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化的IT资源的服务,这是最典型的平台化的例子。现在很多网站,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都在走平台化的战略。它也叫生态环境,做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的生态环境,这是平台化的体现。它不仅仅是基于自己的技术和业务模式,而且是打造一个平台,在某个领域里面开放一些端口,开放一个API,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开发者或者是合作伙伴能够在平台上施展他们的能力,创新他们的模式,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趋势。
生产化:是相对于消费化讲的,当前数字媒体主要着眼于个人消费、娱乐,淘宝主要的对象是个人消费者,而不是企业。互联网要逐步延续消费型的特征,也要探讨为企业服务的应用,潜力非常大。数字媒体的价值在数字媒体领域就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推进的价值,可能会超过消费型的价值。消费,每个人都要娱乐、沟通、购物,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对企业生产更加无价。有些企业的研发、制造、客户管理都可以在网上做,中国国内也有一些网站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包括我们讲社区网络SNS,如果在企业界里面应用潜力更大。
“五化”的背后,还需要一个安全可信的保障。互联网现在的环境尽管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普及,但是安全环境的挑战也越来越严重,单独的传统安全模式已经不能应对这种挑战。因此,出现了云计算、云安全的服务来保障互联网的安全环境。所以,我们谈论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可以用“五化一保障”来描述。
主持人:基于您刚才描述的发展趋势,我们国家“十二五”对互联网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
刘九如:国家关于互联网的发展规划,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观察。国务院前不久公布了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重点有七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排在第一位。我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关键是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如物联网、智能设备等。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里面,明确提到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从这样一些新的政策举措可以看出,国家对互联网为主导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十二五”期间一定会赢得更好的发展。
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国家层面有专门的“互联网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但我相信,有关具体业务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等应该会考虑和筹划互联网业的发展规划问题。我注意到,国家规划体系中有一个国民经济和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牵头起草。有关专家在参与起草编制这一规划时,期望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要明确这样一个发展主调是“创新驱动、智能发展、惠及全民、安全可控。”据我的分析,“十二五”期间,国家一定会在政策层面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业的发展,同时将通过专项投资等推动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这是业界可以期待的。
主持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有人说,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从其深刻原因上说跟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有关。新技术的难以大量应用,使得全球资本不能有效进入生产领域,并导致种种问题。请问未来一段时间,这个问题是将加剧还是会减缓?
刘九如: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首先还是金融危机,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应该与互联网网络发展没有直接关系。如果说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牵引了金融虚拟经济的过渡发展,那也只能是间接联系,这次金融危机不能直接归罪于互联网。但是,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经济全球化,世界变平都与互联网有关。
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就是因为互联网新经济的崛起,而促使亚洲经济迅速走出低谷。我认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催生出新的经济业态,所谓新兴产业。互联网为主导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调整,互联网推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些应该是我们走出金融危机低谷的关键。
主持人:目前,互联网的创新源头仍然在美国。国内几大门户目前基本上都在执行跟随战略,你有的我也必须有。有人说,这样的玩法,越跟随越没有核心竞争力,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刘九如:所谓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门户网站最初提供搜索引擎、目录服务,后来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门户网站不得不快速地拓展各种新的业务类型,希望通过门类众多的业务来吸引和留住互联网用户,以至于目前门户网站的业务包罗万象,成为网络世界的“百货商场”或“网络超市”。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门户网站主要提供新闻、搜索引擎、网络接入、聊天室、电子公告牌、免费邮箱、影音资讯、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游戏、免费网页空间等。在我国,典型的门户网站有新浪网、百度、网易和搜狐网等。
简单回顾门户的起源和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无论是搜索还是新闻,都只是门户发展的一个阶段,门户可以从搜索服务演进到新闻服务,未必就不能从新闻服务演进到别的什么服务。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原先的门户不一定再将搜索作为主业(例如yahoo和搜狐),而提供搜索引擎服务的又不一定非门户不可(例如百度和google)。
互联网的创新源头确实在美国,新的技术、新的应用,新的商业模式,为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这一局面近期还不会改变。但是,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必须与中国国情和中国的需求相结合,这样就可能催生出创新。如果只是简单的模仿,恐怕也难以发展下去。国外网站在中国发展不理想就是因为如此。
主持人: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由门户独大变成现在垂直商业网站、社交网站与门户分庭抗礼的格局。网络呈现多种运营模式,甚至有人说,谷歌将会灭亡,未来门户网站也会消失。请问未来的网络商业模式会出现哪些新趋势?
刘九如: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潮流来分析,人们一般区分为Web1.0 和Web2.0两个时代。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
Facebook和Twitter被认为是社交网站的典型代表。Facebook原本是一个类似于传统纸质的“花名册”,是美国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点,每天上载850万张照片。开始仅限于哈佛学院的学生注册,后来发展成为瞬时达到10亿人的最为活跃的社交网站。Twitter(推特)则是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它利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即时通讯,是微博客的典型应用。
从互联网模式来说,“社交网站”是最近两年、尤其是2010年发展最火的网站模式。所谓“社交网站”,即SNS,是一种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那些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我认为,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基于网民需求、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一业务细分的垂直网站和以人群细分的社交网站,应是最近三年互联网发展的主流。
主持人:2010年被称为微博年。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微搏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刘九如:微博是2010年的代名词,也是互联网发展到2010年形成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微博,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
微博之所以要限定140个字符,就是源于从手机发短信最多的字符就是140个。可见微博从诞生之初就同手机应用密不可分,更是其在互联网形态中最大的亮点。微博对互联网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建立手机和互联网应用的无缝连接,培养手机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习惯,增强手机端同互联网端的互动,从而使手机用户顺利过渡到无线互联网用户。
谈到我国微博的发展历程:大约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一是引入期(2007年5月-2008年初)。2006年,Twitter的露面把世人引入了一个叫“微博”的世界。国内纷纷效仿,2007年5月建立了饭否网,随后不久,叽歪网、做啥网相继上线,拥有数亿用户的腾讯也于2007年8月13日推出了腾讯滔滔。从2007年5月到2008年初,是我国微博发展的引入期,这一时期的微博以独立微博网站为主体。
二是沉寂期(2008年初-2009年2月)。从2008年初开始,国内微博客发展进入了一年的沉寂期。期间,没有新的微博服务商出现,用户规模增幅也不大。
三是成长期(2009年2月-至今)。经过一年的沉寂,从2009年2月开始,国内微博焕发出新的活力,大量微博网站相继上线,用户规模激增,微博成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新的热点。综合门户网站微博、垂直门户微博、新闻网站微博、电子商务微博、SNS微博、独立微博客网站纷纷成立,甚至电视台、电信运营商也开始涉足微博业务。中国真正进入微博时代。
据有关统计,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521.7万人。据预测,微博用户的爆发性增长将出现在2012年、2013年左右,市场将在2013年进入成熟期。
主持人:从2010年发生的网络大事来看,微博开始越来越承担更多的媒体功能,甚至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从政策层面而言,未来会不会出现什么管理措施?微博还能走多远?
刘九如: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载体,微博正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对我国的舆论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2010年微搏超越网络论坛、博客、新闻跟帖,成为首选媒体。
人民日报报道,今天的微博正在展现越来越广阔的社会功能,不仅可以交流信息,表达心情,可以交友寻亲,还能在推动政治及民生方面扮演积极的角色,给力于社会治理。微博网友以每个人都承担一份责任的方式,成为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微动力”。可以说,一种可观的微博政治在中国业已形成。政府部门无疑也意识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影响,事实证明相关部门也在利用微博,进一步开拓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排解民怨的网络途径。
继云南省政府新闻办、湖南桃源县政府率先开设政府微博之后,公安系统微博也在今年开始“流行”。我刚才在来演播室的车上听广播,北京火车站也通过微博随时向网民通报火车票的购买情况和火车运行情况。“微博问政”如今成为全新的政府沟通渠道。
谈到微博非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发展可能呈现几种可能性。一是和博客一样,可能成为大网站的一个标配和附属产品;二是独立成为社交网站。从商业的角度考量,微博这种应用模式,目前似乎还想象不出好的商业切入点。博客就是一个现实的例子,博客发展了这么久,还是无法实现规模商业化,而微博如果按照现在的模式走下去,也很难逃脱出这个轨迹,如果独立发展,可能安保即时通信的模式,IM化,可能是是一条光明大道。
主持人:近年来的一些案例表明,在很多情况下网络的监管呈现两难境地,政府如何在网络中发挥积极的领导作用?
刘九如:互联网发展有它特殊的规律,我认为政府主管部门会按照互联网发展规律进行监管。互联网监管确实比较复杂,尤其是新的技术,新的应用,有很多新的探索。监管可能有一个滞后,一定是互联网一些新技术应用以后,或者互联网一些应用热起来以后,或者一些商业模式发展起来以后,有关的监管措施才能总结推出。去年互联网有一些大事,3Q大战,360和腾讯的争端,反映除互联网的监管问题。他们的竞争,影响用户的利益,政府部门当然要出面积极的处理,处理过程中发现,一些监管的措施还比较滞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的监管措施也会不断出现,这些监管措施我想会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会通过管理措施,最终推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包括谈到微博这样的发展,我想最终还是会有措施来引导如何更好地让社会大众通过微博来发出声音,提供信息。同时,政府也会通过监管措施引导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比如不能通过微博传播谣言,传播影响社会稳定的信息等。另一方面,是通过一些约束推动互联网的业务具有可操作性,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应该怎么做,确实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限去限定它。但是,我觉得主管部门未来应该拿出一些具体的规定,或者具体的指导措施去推动互联网有效和健康的发展。我认为政府很重视,政府会审慎,政府也会积极地推动。
主持人:去年您从来到《第一时评》,与网民交流了物联网发展趋势。经过一年的火热发展,物联网有那些新的进展,2011年将呈现什么趋势?
刘九如:过去的一年,从社会大众来讲,微博是2010年互联网的重要亮点。但从产业和政策层面将,物联网也是2010年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亮点。去年一年,从物联网概念、物联网规划、标准以及物联网的技术应用等,都取得了突破。 国家去年已经确定了无锡国家物联网中心的建设项目。工信部、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政府,已经联合起草制定了无锡国家物联网中心发展规划,有关政府部门还推动了物联网标准的建设。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各省市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非常关注,各省市纷纷提出要建立物联网产业基地、物联网技术中心等。同时,我去年也走访了一些企业,看到了很多基于物联网的新的技术和新的应用方案。
主持人:您给我们举几个例子。
刘九如:比如我在苏州科技城的盖睿科技公司,看到了他们基于嵌入式芯片而开发的一些物联网解决方案,用于智能医疗和其他智能设备。技术很先进,方案已经成熟。此外,无锡国家物联网发展中心已经提出了智能电网、以及用于环保监控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我还在苏州看到一个环保监控的物联网系统。他们在太湖里撒下一些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就能测到一些水文数据及是否受到污染的数据。大家记得太湖有一年出现了污染的情况,生长了一些影响水质的藻类的植物,影响到周边城市的用水,政府部门只好紧急治理。未来,这些就可以通过物联网来实现实时监控。
总的来说,2010年既是微博年,也是物联网年。物联网概念从认识,到规划,到标准,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未来五年,或者从2011年开始,物联网业务会具体化,会形成大规模产业,会创造新的商业价值,会形成新的商业业态,同时也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这些方面指日可待。据预测,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整个物联网市场的市场潜力预计达到万亿美元。
主持人:正值新年开始,您能否给网民描述一下未来的互联网发展图景,或者也请您预测一下,到2015年,互联网对我们普通人会带来哪些今天还想象不到的变化?
刘九如:我认为,未来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依然会出乎我们的想象。用直白的话来说,未来五年,或者未来更长一段时间,互联网对我们工作生活影响,一定会超越我们对汽车、对飞机这样的一些东西的依赖。同时,大家可以想象另外一个氛围,到2020年有50亿人在网上,中国就有超过10亿人在网上。我们需要低碳生活,我们要化解交通拥堵难题,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在家里上班,不用去办公室。我认为这一定会变成现实。
如果再生动一点描述,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微博等,未来基于情境智能的个人、家庭与单位应用将深入日常生活。例如,当你进入一家酒吧,预先安装在酒吧的终端识别器,将识别你的手机号,并将识别后的信息发送至某电信运营商中央音乐平台。中央音乐平台进行分析,如你喜欢blue、punk、hip-hop、R&B哪种类型的音乐,然后将分析信息反馈给酒吧后台信息接收器,就可以由酒吧工作人员播放出你喜欢的音乐。这样的氛围和情景,真的离我们不远。
主持人:希望像刘所长所说的,比如以后我们再做访谈节目的时候,就不用请您本人过来,直接通过网络视频,就可以与您交流了。
刘九如:这些现在就可以做到了。最近大家关注到“明星教授”,世界各国的很有名的一些教授,将他们的授课视频放在网上,在世界各地都可以随时点击。目前你可能还需要座在电脑旁边,将来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收看,我想这些东西的实现我们不会等太久了。
主持人:希望如此,非常感谢刘所长的讲解,特别感谢您再次做客《第一时评》。
刘九如:谢谢!
主持人:本期《第一时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同一时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