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雪”难解山东之旱:“连嘴唇都不能湿润”
李攻
“我国目前农田水利欠账太严重,即使每年3000多亿的投入都能够得到保证,也需要用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把整个农田水利体系建设起来,才可能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与用水安全问题。”
13日早晨,济南市开始降下兔年的第一场雪。
“毛细小雪”,飞舞在空中,几乎难以觉察。但这并不影响人们的欢欣之情。
已经140多天无有效降水的济南,太需要一场大雪了。
人们希望这场雪能够“像样儿”,最好是鹅毛大雪,厚厚地覆盖地面。
事并不遂人所愿。到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火红的太阳照常从东方升起。盼雪盼了很久,而雪走得如此之快。
这场降雪,不但对济南,就是对山东绝大部分地区来说,仍属无效降水。
济南的都市类报纸14日的头版,几乎都用了下雪的照片。其中一家媒体,整个头版是一个雪后的麦地,大字标题:雪润心田。“旁白”更加煽情:一场雪,从来没有一场雪,如此真切地落进我们的心里。
“如此真切地落进我们的心里”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山东省旱情。60年一遇,200年一遇,甚至500年一遇的报道,已经充斥在媒体的报道中。
北方大旱
根据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通报,山东全省正在遭受60年一遇特大干旱威胁。自去年9月23日以来,山东省140多天基本无有效降水,全省平均降水只有13毫米,比常年偏少85%。全省有3476万亩冬小麦受旱,其中重旱865万亩,有55万人、19万头大牲畜面临饮水困难。
为此,正在召开的山东省“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临时”加上了这么一段话:“去年9月下旬以来,我省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目前旱情还在发展。我们要紧急行动起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社会动员,加大资金投入,依靠科技支撑,抓好抗旱服务队伍建设和抗旱物资储备供应,搞好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和春季麦田管理,确保越冬作物能够浇上水,确保旱区人畜饮水安全,坚决打好抗旱夺丰收保民生这场硬仗。”
不光山东,整个北方地区去秋今春,旱情都十分严重。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通报,截至13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0543万亩,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072万亩。
13日前后北方出现的一次降雪过程,对缓解旱情只是杯水车薪。“连嘴唇都不能湿润。”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于振文院士说,由于长时间干旱,大部分旱区土壤干土层在10厘米以上,缓解旱情起码需每亩浇灌30~40立方水,相当于累计降水50毫米以上。
对山东来说,此次降雪全省平均换算成降水只有0.8毫米。
旱情还会继续。当地农业专家告诉记者,秋冬春连旱已经成为定局。
水利欠账
人们的思维也在延伸:除了气候因素这个“不可抗力之外”,还有哪些是属于“可抗力”的?
鲁西南一位曾经长期担任分管农业工作的副县长的朱先生告诉记者:说是多少多少年一遇,实际情况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严重。该地区的旱情,已经被称为百年甚至二百年一遇,但湖河沟叉中的水,与往年相比并无明显减少。
他说,现在的问题是能不能保证旱可以灌,涝可以排。另外一个问题是,是不是农民还愿意这么做。
山东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9日就该省抗旱问题的讲话,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朱先生的担心,这其中包括基础水利设施建设的薄弱和人员的匮乏。
上述相关负责人说,面对严峻的抗旱形势,下一步,要加大引水灌溉配套工程建设力度,确保水库蓄水能够引得出、用得上;要抓紧进行引黄设施闸前清淤和渠道疏通,必要时应急建设提水泵站,切实提高引黄能力;要抓紧修复和应急建设井灌设施,切实提高井灌区灌溉保障能力。
他同时说,要尽快恢复建立所有乡镇水利服务机构,并选好配齐各村水利员。要抓紧充实加强各县抗旱服务队,扩大编制定额,选配精干力量,强化技术培训。
凡是要加强的,都是本来就不足或者已经被削弱的。
“山东大旱,给我们上了一课。”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日前在山东“两会”上参加临沂代表团审议时说,目前农村工作看起来不错,但水利基础建设依然是一个问题。
朱先生告诉记者,当前的水利设施状况,比实行责任制前已经大大退化。
他说:“我记得,最后一次对河道进行治理还是实行责任制之前,已经三十多年了,就没有再进行过县一级规模的河道治理。当时留下的水利工程,现在也已经淤积。旱难灌、涝难排的现象日益严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我国目前农田水利欠账太严重,即使每年3000多亿的投入都能够得到保证,也需要用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把整个农田水利体系建设起来,才可能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与用水安全问题。
朱先生告诉记者,在足额投入的情况下,三五年内把农田水利设施恢复到30年前的水平,也基本不可能。
朱先生认为,现在土地的总体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最令他感触的是土地间毛细血管的消失,土地变成了“实心田”。
所谓“实心田”,是指田间原来小沟渠已经被填平,即使当地的水灌站将水送到了大田边,农民也只能通过自有工具在大渠抽水灌溉自己农田。
抗旱难题
抗旱,已经成为当前山东各级干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大年初五召开的山东省抗旱工作会议上,省政府出台了5项措施,其中第一条,“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讲,做好抗旱工作是本职,做不好抗旱工作就是失职,检验抗旱工作的成效,不仅要看浇灌了多少麦田、多大面积,更重要的是看夏粮收成怎么样,能否获得丰收。”
这种压力,从一定层面上来自温家宝总理春节期间来山东视察旱情。抗旱已经上升到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的高度。
温总理说:“旱情影响农业收成,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我放心不下!”
温总理同时指出:“今年我们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是稳定物价。实现这个目标,粮食是基础。如果因干旱而粮食减产,无疑是雪上加霜。未来一段时间是否有降雨尚难预料,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千方百计抗旱夺丰收。”
山东当地一位县长告诉记者,现在他最中心的工作就是抗旱保夏粮丰收。为此,在春节之后,已经连续召开3次专门会议。但实现增产难度很大,几乎不可能。
他说,虽然该县旱情不是特别严重,但估计夏粮减产幅度会在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