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记者探访立人乡村图书馆 公益乐趣胜于名利(图)

2011年04月29日07:45

  来源:河北日报

  阅读提示

  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一中校内,有一个名叫甘泉乡村图书馆的地方,与人们通常知道的公办或私人图书馆不同,这个乡村图书馆是立人乡村图书馆的第六分馆。

  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立人乡村图书馆由一位来自北京的网友李英强倡导发起建立,如今已在全国建立了10个分馆,目前直接参与图书馆工作的义工有20多人,近10万册图书全部来自社会各界捐赠。

  这是怎样的一个乡村图书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赠图书?

  作为一项民间公益行动,立人乡村图书馆运行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4月24日,记者赶赴围场,寻找答案。

  1.挑剔的图书募捐者:拒收阅读价值不大的书

  4月24日,周日。记者赶到围场时已是晚饭后,围场一中的甘泉乡村图书馆内,专职义工曾琳和短期志愿者金晓末还在忙着整理图书,登记造册。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的“80后”女孩曾琳告诉记者,金晓末是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给图书馆捐了很多书,在毕业前来这里做志愿者。

  记者看到,位于教学楼上的图书馆整洁明亮,面积有130多平方米。

  “每天都有很多学生来这里阅览和借书,看到自己捐的书被借走,很有成就感。”金晓末最初是从网络上了解到立人乡村图书馆的,先是捐书,后来通过在微博上与曾琳交流,坚定了来遥远的围场做志愿者的信念。

  正在与她们聊着的时候,晚自习的下课铃声响了。不一会儿,图书馆里就涌进了十几名学生。“姐姐好”,他们热情地和曾琳打着招呼,看得出平时关系熟稔。

  “每天数晚饭后来的人最多了,屋子里经常挤得满满的。”曾琳说,对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学生而言,这段时间是一天中最自由的。

  记者看到,书架上的书门类齐全,覆盖了文学、历史、经济、财政、法律、社会学、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

  “我们的图书馆现有图书7000多册,杂志阅览室有杂志上百种,最开始的启动书籍由心平基金会捐赠,后期的图书和杂志大多是由社会捐赠的。”曾琳介绍,启动不足半年的甘泉乡村图书馆已经有300多个借书证在经常使用。

  曾琳说,对于围场一中近5000名学生而言,7000多册图书数量并不算太大,但基本上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除了图书的数量,记者惊讶地发现,图书馆里的图书和杂志都有八九成新。

  “我们对捐赠的图书质量比较挑剔。”立人乡村图书馆执行理事杨汝清十分坦率地告诉记者,虽然是公益募捐,但他们会不留情面地拒绝接收“价值不大的旧书”。

  在立人图书馆的网站上,记者看到醒目位置标有“核心书目”,并以黑体字提醒捐书者,“没有太大阅读价值的(尤其是旧的教材和教辅之类),或者仅仅适合成人看,而对青少年可能产生误导的图书或杂志过刊我们不需要,您捐来了我们也只能当作废纸处理,敬请谅解。”

  据介绍,随着捐献渠道的拓宽,立人乡村图书馆馆藏书籍中捐书数量已经赶上了购买书籍的数量。“有很多捐书者都直接把所捐图书邮寄到了各分馆,这时各分馆的专职义工就要根据经验对图书进行甄选并分类上架。”

  “立人”还把网络购书与民间捐献结合起来,“在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上,捐书者可以自己购买,然后把收货人和收货地址填写为立人乡村图书馆。”杨汝清介绍,他们还充分利用微博的传播渠道,“‘立人’有自己的微博,很多人就是通过微博了解到立人乡村图书馆并开始捐书的。”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UN966)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