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在挪威奥斯陆政府大楼爆炸地点附近,一名推着婴儿车的男士和一名牵狗的女士站在一家餐厅旁。当天,奥斯陆对发生爆炸区域的封锁逐步缩减,并继续对周边进行清理维修。爆炸区域附近商店正常营业,市民生活趋于正常。新华社记者 王庆钦摄 |
挪威警方27日在首都奥斯陆中央火车站附近的一辆公交车上,发现一个疑似装有炸药的手提箱。警方随后封锁了部分车站并疏散民众。最新消息表明,警方经调查证实,该手提箱并无危险,只是虚惊一场。
当人们还沉浸在对挪威血案的悲伤中时,任何异常都有可能再次挑动民众的神经。挪威首相斯托尔滕贝格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应“以暴制暴”,呼吁挪威社会实现更多的民主和开放。这背后,更需要拷问的是当下西方国家的社会管理。
拷问一:武器及爆炸物管制
据悉,袭击事件嫌疑犯布雷维克名下登记了两支枪,他还订购了两吨用于制造炸药的化肥。欧洲一些媒体分析认为,应加强枪支管理和对炸药相关物品销售的监督。芬兰在过去5年内发生了3起枪击案,共造成24人死亡,促使其开始反思枪支管理法。瑞典媒体日前指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枪支持有率相当高,芬兰为每百人持有45支,瑞典为每百人有32支,挪威则为31支。
瑞典英文报纸《本地人》25日发表题为《瑞典枪支法会阻止挪威杀手》的文章指出,瑞典的枪支管制法不会允许布雷维克这样的人拥有自动武器。根据瑞典法律,只有出于特殊原因才能颁发自动武器执照。在布雷维克填写的自动武器执照申请表中,申请理由一栏填写的是猎鹿。瑞典国家警察总局法务部门负责人拉尔斯·托那曼说:“这在瑞典是根本行不通的。”
挪威袭击事件发生后,瑞典议会呼吁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加强枪支管理。自由党、社会民主党和左翼政党都要求重新审视有关枪支的立法。因为化肥中包含的硝酸铵是制造炸药的成分之一,瑞典政府已提议有关部门审查化肥的销售。瑞典司法大臣贝亚特丽斯对媒体表示,有关部门应该收紧对化肥销售的管理,发生在挪威的事件清楚地表明,采取这些措施有多么的重要。
欧盟委员会已向成员国政府提出一系列建议,其中包括限制销售可用于制造爆炸物的化学材料。波兰方面25日证实,布雷维克事先通过互联网从波兰合法购买到一些化学材料,其爆炸装置中就用到了这些材料。其实,欧盟委员会在2010年年底曾建议,对目前在大型超市销售的一些化学品加以限制。
拷问二:互联网监管
布雷维克在案发前的几年中,一直利用互联网散布极右和反伊斯兰教言论,并为类似组织出谋划策,但没有引起任何有关方面的注意。有专家认为,应加强互联网上对极端组织的监控,因为不少极端势力放弃了“街头暴力”形式,转而采用更为隐秘的互联网传播方式进行联络和宣传。
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联邦刑事局建议,在互联网上设立一个报警中心,让网民可以直接举报网络上关于极端主义的内容。该局局长杰森表示,任何人在互联网上发现了右翼极端主义的内容,或者枪击杀人案的线索,都应将网页内容举报给网上报警中心。目前,德国方面已将这一计划转交欧盟委员会,以便今后能在欧盟各国实行。
拷问三:危机应对
挪威警方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引发外界批评。据悉,挪威警方的快速反应小组,先后因直升机和快艇支援不力而延误了救援时机。据法新社报道,上周五枪击案发生时,至少有两位父亲接到孩子从于特岛打来的求救电话后报警,但警方做出的回应分别是:“让孩子自己打电话”、“袭击是发生在奥斯陆”。
还有媒体质疑,凶犯轻而易举就进入政府大楼放置炸药,这种对公民“过度的信任”是否会给其他人造成潜在威胁。分析认为,长期以来,“挪威是个非常安全的国家”的固有意识占据人们的想法,使得该国安全部门在危机预警和应对方面准备松懈,为犯罪分子从事不法活动提供了空间。
拷问四:移民管理
布雷维克曾表示,希望袭击能向挪威政府发出强烈信号,阻止“对北欧文化的破坏和穆斯林的大量涌入”。近几十年来,北欧国家的移民人数呈上升趋势,目前瑞典和挪威的外国人比例均超过10%,丹麦约为8%,其中大部分为穆斯林。移民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本地社会的不同意见,这就需要政府从中加以协调,建立完善的外来移民管理体制,为移民创造合适的融入环境,不能只是为了“选票”而加深民众之间的裂痕。
斯托尔滕贝格曾表示,邪恶可以杀死一个人,但不可能击败整个国家。也许正如枪击案幸存者、23岁的贝克达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称,他并没有想过让凶犯得到报应,也没有想过为了反恐要限制公民的权利。而是和许多挪威年轻人一样,希望过去几天来挪威释放的善意能够有助于维护挪威核心的价值观,那就是民主、公正和开放。如何既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又维护社会的集体安全,西方社会管理的两难境地由此凸显。
(本报布鲁塞尔7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