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 基层消息

记者探访二七长江大桥工地:栉风沐雨架彩虹

来源:荆楚网 作者:韩少林 谭新杰 梅丹
2011年08月11日16:50
记者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虽然脚下就是滔滔江水,他却气定神闲,仿佛就在平地上工作。
记者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虽然脚下就是滔滔江水,他却气定神闲,仿佛就在平地上工作。


  记者探访二七长江大桥工地:栉风沐雨架彩虹

  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韩少林 谭新杰 梅丹

  编者按:

  本报一直高度重视记者走基层的策划报道,今年上半年,编辑部策划推出了“记者体验”大型系列报道。记者“走上”最苦、最累、最脏的工作岗位,“变身”为这些岗位上的劳动者,以最真实、最直接的体验式采访,写下了一篇篇感受真切、感人至深的报道。7月上旬,编辑部召开“记者体验”系列策划报道讨论会,请专家和读者为报道“把脉”,探讨将“记者体验”报道常态化,并做成品牌。

  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对“记者走基层”又提出新要求。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强调,要以更高的标准,在全省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本报编辑部迅速行动、积极策划。昨天,本报记者深入到武汉市重点工程二七长江大桥建设工地实地采访,现场发回体验报道。

  近日,经过武汉长江二桥的市民,总会情不自禁朝下游看一眼。不远的江面上,一座新的长江大桥逐步成形,它就是二七长江大桥,是武汉市二环线最关键的工程,经过三年多建设,下月即将迎来合龙这一历史性时刻。为了早日建成通车,建设者们冒严寒、斗酷暑,日以继夜,确保工期按计划推进。昨日上午,酷热难当,下午又风雨大作,但建设者们始终坚守岗位。记者爬上大桥桥面,与他们共度了合龙前的一天,深深为他们的精神感动。

  施工风雨无阻

  下午3时15分,骄阳突变乌云。长江余家头水域,三座200多米的高塔拉着百条银线高耸入云,构成三个宏伟的等腰三角形,这就是二七长江大桥武昌工地。记者乘施工电梯上到桥面,眼前豁然开朗,仿佛离天很近。

  江风猎猎作响,与架桥机发出的轰鸣声交相呼应,一面鲜红的党旗迎风飘展。雨点越来越大,远处还传来阵阵雷鸣。

  记者一口气跑到合龙口,数名工人正加紧施工。“只剩不到8米了!”一名施工人员对记者喊道。

  记者小心翼翼地探着身子蹭到合龙口边沿,往下一望,黄色的江水波涛翻滚,看得记者心里发怵。然而,一名身着红色工作服的年轻工人,顶着大风,走到一根不到半米宽的小钢梁上作业。

  记者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虽然脚下就是滔滔江水,他却气定神闲,仿佛就在平地上工作。

  3时30分,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工人们上午在太阳暴晒下汗透的工作服,很快又被雨水淋透,不得不停下活儿。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他们并没有到桥下的工房休息,而是到架桥机下面的缝隙里躲雨。“现在工期紧,上上下下耽误时间,等在原地,只要雨一停,马上就可以继续施工。”他们解释说。记者也和工人一起,挤进架桥机狭小的缝隙里。

  没多久,雨势渐歇。工人们从各个角落“冒”了出来,桥面上又热闹起来。干活的号子声,步话机的对讲声,掺杂着呼呼的风声,工地顿时变成了一个“战场”。

  桥面上,有一个活跃的身影,来回奔忙,并不时与身边工人交流。他姓陈,今年23岁,刚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还是个见习技术员。“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桥梁建设。这座桥跨度大,又是斜拉索,十分壮观,一上来就有一种自豪感。在大桥上,值得研究和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小陈告诉我们。

  玫瑰高空绽放

  43岁的陈红芳,是记者在工地上见到的唯一一位女性,也是昨天桥面上的女主角。她操纵着70吨的架桥机,钢索垂到离桥下近30米的江面上,将每块重达40吨的水泥板从船上吊起,然后将其准确吊装到大桥的“骨架”上。桥面就是这样一块块拼成的。

  记者坐在陈红芳身边,想看看她怎么将庞然大物吊起来,结果却发现,将水泥板从江面上吊起的过程中,陈红芳是完全看不到水泥板的。陈红芳只能依靠步话机与水面工作人员联系,一点一点地调整。江风很大,还下着大雨,水泥板在吊起过程中发生了摆动,陈红芳果断暂停作业,将水泥板重新放回船上,等待风力变小。

  陈红芳面前的挡风玻璃上,写着两个小字:“平安!”陈红芳说,她做这个工种已经28年了。平安大于天,28年来,她在岗位上从来没出过事。

  常年“蜗居”在仅3平方米左右的驾驶舱中,陈红芳也落下一身职业病。以前,工作很紧张,工地上又没厕所,这对女同志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首先是不敢喝水,怕喝多了要去厕所,等到真正要上厕所时,又得努力憋着,长此以往,对身体的影响可想而知。如今,桥上有了临时厕所,驾驶室里也装了空调,条件好多了。

  陈红芳早上7时就上班了,忙到晚上7时才交班。“习惯了!大桥马上要合龙了,我们要全力以赴。”陈红芳说,她家就住在武胜路,但每周仅回去一次,过年只是在家匆匆吃个年夜饭,大年初一就回到了桥上。

  铁汉以桥为家

  下桥后,记者来到桥下工房内,碰到了一位拥有30年建桥经验的老建桥人。他就是二七大桥三标段总调度长吕国华。

  吕国华家住晴川桥下,先后参与建设了长江二桥、晴川桥、天兴洲大桥。2008年8月,他来到二七长江大桥工地,担任三标段调度长。“看着桥一天天长成,爬到200多米的顶部,将整个武汉尽收眼底时,心里感觉特别舒展。”他自豪地说。

  30年来,吕国华一直与桥为伴。他有两个家,一个在晴川桥下的瓜堤,另一个就是工地的工房。平时他就住在桥下的工房内,十天半月他才回一趟晴川桥下的家。从这个家到那个家总是步履匆匆,一家人团聚的欢乐,总是那么短暂。

  更让记者意外的是,自从2008年来到二七大桥工地,他已在工地上连续度过了三个春节。“其实不止我一个人,工地上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这样的。因为工期紧,很多人都以工地为家,都感觉亏欠老婆孩子太多,没办法,这一行就是这样。”吕国华说。

  记者从武汉市城建委获悉,9月底,将实现全桥合龙;如果顺利,今年底可实现通车。

  二七长江大桥工程一结束,吕国华就要赶往下一个工地。他说下一站可能是杨泗港长江大桥。这将是武汉的第九座长江大桥,也将是吕国华全程参与建设的第四座长江大桥。

  记者感言:这是一场不分性别的战斗,一场全天候的战斗。路在他们脚下延伸,天堑变为通途。我们的桥梁建设者,创造着这个时代的奇迹。风雨过后,大桥在阳光下展示着壮丽的线条之美,胜过那天边的彩虹。

(责任编辑:UN988)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