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世界新闻报停刊 默多克集团陷入窃听门 > 窃听门最新评论

英国畸形小报文化:要挖到猛料都必须越界(图)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1年08月14日05:57
在地铁上免费派送的《地铁报》成为不少伦敦民众坐地铁时的消遣。 记者王希怡 摄
在地铁上免费派送的《地铁报》成为不少伦敦民众坐地铁时的消遣。 记者王希怡 摄
英国全国性和地方性报纸林林总总,竞争激烈。记者王希怡 摄
英国全国性和地方性报纸林林总总,竞争激烈。记者王希怡 摄

  在英国报业发展史上,隐私报道成为很重要的一部分。早在19世纪,英国小报成功迎合人数不断壮大的中下阶层的“八卦”口味,异军突起。

  过去二三十年来,报业市场高度饱和,加上生存环境恶劣,使得英国旗舰街(英国报界的别称)成为各报特别是通俗小报斗得你死我活的残酷战场。

  默多克入主后的《世界新闻报》可谓其中“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典型。“不惜一切代价抢新闻,我们支付的报酬比任何报纸都高。”是《世界新闻报》人的新闻理念。它就像一个高压锅一样,不断向编辑和记者强塞不甘人后的“斗志”。

  在《世界新闻报》,人们不计较手段,只看结果。好的结果(猛料)能使坏的手段(不道德甚至非法)显得情有可原。于是,为获取独家猛料,翻垃圾桶、非法侵入电子邮件账户、使用假身份、秘密拍摄、秘密录音,甚至行贿和盗窃等非法手段纷纷登场。

  这家因揭露他人丑闻而成功的报纸,最终因被人揭露丑闻而自掘坟墓。

  2011年7月7日,在出版了168年、8674期后,号称全球最畅销、最多人阅读的英文报纸《世界新闻报》“寿终正寝”。

  在宣布关闭《世界新闻报》时,默多克的小儿子、新闻国际CEO詹姆斯-默多克承认:“《世界新闻报》希望督促他人承担责任,但它自己却未能做到这一点。”

  文、图/特派伦敦记者 王希怡

  在英国,无论是纸媒还是电视,任何一名深度调查记者要挖到独家猛料,都必须越界。

  如果你曝光的是一个可恶的政客或娈童者,谁还会追究你有没有遵守职业操守?

  前《世界新闻报》记者丹-阿诺德

  2011年7月7日,在出版了168年、8674期后,英国最畅销的报纸《世界新闻报》“寿终正寝”。

  《世界新闻报》于1843年10月1日在伦敦出版创刊号,由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英国分支机构新闻国际所拥有。这家逢星期天出版的小报直至关闭前仍保持平均每期281万份的销量。新闻国际宣称,《世界新闻报》是全球最畅销 、最多人阅读的英文报纸。

  确实,无论是影响力还是销量,《世界新闻报》都曾是英国周末报之王。研究英国小报文化的历史学家克里斯-赫利说:“默多克收购《世界新闻报》后,每逢星期天,就是他的两家报纸《星期天泰晤士报》和《世界新闻报》的世界。”

  作为周末报纸,发生在周一至周五的新闻,《世界新闻报》很难实现独家报道,于是,财大气粗的默多克发动金钱攻势,买断有关政客和明星的所有猛料,累积起来精心炮制新闻大餐,在周末推出。

  市场饱和、生存环境恶劣,使得英国旗舰街(英国报界的别称)成为各报特别是通俗小报斗得你死我活的战场。默多克入主后的《世界新闻报》可谓其中“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典型。“不惜一切代价抢新闻,我们支付的报酬比任何报纸都高。”是《世界新闻报》人的新闻理念。它就像一个高压锅一样,不断向编辑和记者强塞不甘人后的“斗志”。

  近日,丹-阿诺德发表文章讲述自己在1994年至1996年间在《世界新闻报》担任调查记者的经历。当时他25岁不到,只是旗舰街“一只菜鸟”。

  不惜重金“买料”

  阿诺德透露,他曾获得《世界新闻报》高层的授权,向一名垃圾工人支付2.5万英镑现金、一台新车和一次免费旅行,来换取他的故事。不过,那名有骨气的工人居然拒绝了。这令阿诺德的同事感到难以置信《世界新闻报》的人不习惯有人对他们说“不”。

  高峰时期每周470万份的销量,加上穷追猛打的风格,使得《世界新闻报》的记者曾拥有令人闻风丧胆的威力。阿诺德形容,他打电话给一些国会议员,只需说“嗨,我是《世界新闻报》的记者”,对方立刻会产生如对上帝一般的敬畏之情。

  在《世界新闻报》,人们不计较手段,只看结果。好的结果(猛料)能使坏的手段(不道德甚至非法)显得情有可原。“如果你曝光的是一个可恶的政客或娈童者,谁还会追究你有没有遵守职业操守?”阿诺德说。事实上,阿诺德和他的同事们往往在刚交完上一篇报道就开始追踪下一宗新闻,他们24小时待命,夜晚和周末常常都要加班,没有时间去细想和反思。

  由于经常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界打“擦边球”,《世界新闻报》很强调取证,只发表有证据支持的报道,以免惹来官司。这使得旗下记者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获得证据。阿诺德说:“在英国,无论是纸媒还是电视,任何一名深度调查记者要挖到独家猛料,都必须越界。”

  《世界新闻报》引入激烈的竞争机制。不是每一篇报道都能见诸报端,只有优者胜出。报社会统计一个记者一年发表稿件的数量,以此作为裁员的一个依据。据阿诺德透露,报社曾出现过几次记者合作的报道见报后却有参与的记者名字被删除的先例。

  擅长挖掘别人秘密的《世界新闻报》却很擅长保守自己的秘密。有时候,一篇大型报道会分割给不同的记者负责,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直至最后融合。报社要求记者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自己正在跟进什么新闻,特别不要告诉同事,这样的政策常常导致同事间缺乏信任、互相猜疑。高压政策下,一些记者甚至出现酗酒或家庭问题。

  据《世界新闻报》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雇员介绍,记者通常不会主动寻求私家侦探协助。不过,撰写有价值的新闻题材时如果遇到困难,他们会争取主管编辑“帮助”。

  英国:人口少报纸多

  目前,英国7000万人口,全国性和地方性报纸总数超过1200份。根据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体与传播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平均每1000名英国成年人拥有383.4份报纸,排在日本和挪威之后,德国、美国、中国和印度之前,属于中等程度活跃的读报国家。

  英国拥有11家全国性日报和11家全国性周报。主流大报包括《泰晤士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独立报》和《卫报》,以及周末出版的《星期天泰晤士报》和《观察家报》;通俗小报包括《太阳报》、《每日镜报》和《每日星报》等。小报销量普遍超过大报。

  近年来,英国无论报纸销量还是报纸数量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泰晤士报》、《卫报》等主流大报销量跌幅超过10%。

  根据英国官方最新数据,2011年6月,默多克持有的《太阳报》销量位居全英榜首,日发行量超过280万份,但相较2010年6月下降5.81%;第二位是《每日邮报》,日发行量204万份左右,同比下降2.17%;第三位是《每日镜报》,117万份,下降6.28%,接下来分别是《每日星报》(70万份,-12.57%)、《每日电讯报》(62.2万份,-8.6%)、《每日快报》(62.1万份,-6.39%)、《泰晤士报》(44万份,-12.52%)、《金融时报》(35.6万份,-9.1%)、《每日纪事报》(30.5万份,-5.38%)、《卫报》(25.6万份,-10.46%)和《独立报》(17.3万份,-5.59%)。

  周报方面,位居前列的同样是小报。2011年6月,《世界新闻报》的平均发行量为266万份;其次是《星期天邮报》,192万份。最畅销的周末大报是《星期天泰晤士报》,100万份。

  迎合民众口味是王道

  抢市场挤压老牌大报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体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科林-斯帕克斯教授认为,窃听门事件不是一场意外,甚至不是默多克的错。“问题的根源在于英国报业本身。无论日报还是周报,竞争都太过激烈,它们争夺读者和广告。所有英国报界的记者都在承受压力,他们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去寻找能够吸引读者的故事。”斯帕克斯对记者说。

  近些年来,英国报界的竞争日趋激烈。全国性报纸数量繁多,免费报纸如《地铁报》和《旗帜晚报》不断蚕食市场。此外,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也进一步冲击报纸的发行。

  曾先后在《泰晤士报》和《观察家报》担任记者的马丁-哈克比向记者形容,窃听门危机是一场“等待爆发的灾难”:“英国通俗小报之间的竞争太激烈,它们近年来都面临着销量下降的危机,因此面临着要抢到猛料的巨大压力。”

  靠迎合民众“上位”

  英国人爱看小报,这是不争的事实。默多克旗下的通俗小报《世界新闻报》和《太阳报》长期领衔销量榜,鼎盛时期销量高达《泰晤士报》和《卫报》等严肃大报销量的10倍。

  在英国报业发展史上,隐私报道成为很重要的一部分。早在19世纪,英国小报迎合人数不断壮大的中下阶层的口味,异军突起。

  最早流行于伦敦的小报特指在有轨电车上阅读方便的微型报纸。小报诞生初期属于廉价报纸,在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下,社会转型时期动荡多变,普通民众也开始关注涉及国计民生的信息。而英国老式报纸以社会上层为读者对象,文字艰深、内容乏味且价格昂贵,完全不能适合广大中下层民众的口味,于是廉价小报应运而生,其中不乏政治色彩浓厚、观点激进的小报,同时也有炒作社会八卦、调剂民众生活的小报。

  目标读者群明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小报进一步开始蓬勃发展,内容渐渐转向明星八卦和桃色丑闻等。随着竞争加剧,小报为了追逐利润,不断靠攫取色情、犯罪新闻和揭人隐私等低级趣味材料来吸引读者眼球,令英国小报的名声每况愈下。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评价它为“舰队街流出的一股汹涌的污泥浊水”。

  时至今日,英国小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似乎仍难登大雅之堂。2003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接受《太阳报》专访,被《华盛顿邮报》评论为有损美国政府的尊严。2005年5月,《太阳报》(以及同属新闻集团的美国《纽约邮报》)刊登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被捕后只穿内裤的照片,招致国际社会的口诛笔伐。

  不过,尽管英国小报有种种不足为人所诟病,但其发行量和影响力一直是英国大报所望尘莫及的。

  擅长把握读者口味

  分析英国小报畅销的原因,斯帕克斯教授认为,默多克旗下的《世界新闻报》和《太阳报》这类小报的目标读者群很明确,是英国人数众多的蓝领工人阶级,而这些人感兴趣的题材包括体育、丑闻、明星、性爱和毒品等。只要报道里涵盖上述所有的元素,就能极大地刺激销量。“默多克的报纸很擅长把握其工人阶层读者的口味,知道什么东西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

  例如,在《太阳报》的第三版,每天会用至少半版的篇幅刊登一位美艳女郎的照片,人称“第三版女郎”,她们有时是半裸甚至全裸,全然不受监管。

  “这是1969年默多克收购《太阳报》后使出的一个绝招,令该报在小报市场中迅速异军突起。”斯帕克斯教授说。首位“第三版女郎”出现在1970年,甫出街即引起轰动。此后很多蓝领工人拿到《太阳报》后,常常先翻到第三版,看看最新的艳照,然后再慢慢翻看体育、八卦等其他版面的内容。

  恶果:占了市场 失了诚信

  既有政府的纵容甚至拉拢,又有民众的认可甚至追捧,加上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进一步推动一些英国报纸的记者越来越肆无忌惮,罔顾道德甚至法律界线,不择手段地获取独家新闻,吸引眼球,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哈克比以他的切身经历告诉记者,《世界新闻报》记者的“出轨”行径在旗舰街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很多记者相信类似的行为已经在新闻行业广泛蔓延。

  “窃听门事件暴露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多年来,很多记者亲眼看到同行使用非法手段,结果反而获得很好的反响和酬劳,于是一种侥幸心理开始滋长和蔓延,很多人也开始‘出卖自己的灵魂’,同流合污。而报社高层也往往视若不见,不去追究记者的猛料从哪里来、为什么要向采访对象支付那么多钱。”

  不过,哈克比认为,类似窃听门事件中的非法侵犯他人隐私的手段,主要还是通俗小报记者在使用,一些严肃的大报,如《卫报》、《金融时报》等严肃大报会相对自律和规范一些。

  非法手段成潜规则

  而在斯帕克斯教授看来,事实上,在英国,并非只有《世界新闻报》或《太阳报》的记者才会这样不择手段,几乎所有的畅销报纸都在这么做。斯帕克斯教授表示,承受着巨大竞争压力的英国记者,会尽可能采取一切手段,包括翻垃圾桶、非法侵入他人电子邮件账户、使用假身份、秘密拍摄、秘密录音,甚至窃听门事件里的一些非法手段,去挖掘吸引眼球的“猛料”。非法获取新闻线索已成为旗舰街的“潜规则”,窃听对象从王公贵族、达官显贵到平民百姓,遍及各个社会阶层。以《世界新闻报》为代表的媒体,还会对窃听行为百般隐瞒和抵赖,甚至付给受害者“封口费”。

  英国《星期天泰晤士报》在7月24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9%的受访者认为除了《世界新闻报》外,其他英国报纸也存在类似的违规采访行为。

  窃听门事件把英国报纸的诚信度进一步推向低谷。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助理研究员曾飚告诉记者:“总体上,我一般只相信报纸说的三分之一,或者更少。英国记者可能是诚信度最低的职业之一。一般报纸,我看两个内容:新闻和评论。前者,我觉得英国媒体很有信息量;后者,我更多是看哪个作者写的,读多了,你便知道哪些是实话,哪些是幽默。”

  斯帕克斯教授认为,英国严肃大报可能更重视报道的诚信度。而对于通俗小报来说,报道能否制造轰动效应更重要,至于可信与否反而显得无所谓。

  默多克难辞其咎

  “事实上,喜欢读小报的民众可能不那么在乎真假。当然,一般来说,小报记者也不至于空口说白话,但是同一件新闻,他们往往会选择从最八卦、最耸人听闻、最吸引眼球的角度进行报道,不惜冒可能被告的风险。这些小报往往配备最强大的律师阵容,随时判断和应对法律风险。”

  对于英国报业的“沦落”,哈克比认为,默多克难辞其咎。“他(默多克)不是唯一应该被指责的人,但他确实拉低了英国新闻报道的质量。”

  前曼彻斯特《斯托港快报》记者麦特-霍恩对英国报纸的声誉并不灰心:“相对于很多网络媒体的不准确和不客观,英国报纸应该挺下去,继续监督政府和商业机构承担自己的责任。”

  大报关注公众利益

  小报吸引公众兴趣

  斯帕克斯教授向记者表示,英国的大报也有揭露名人内幕等调查性报道。但是,“本质上,英国大报和小报之间的区别是前者“涉及公众利益”(public interests),后者则单纯为了“引起公众兴趣”(interests the public)。

  斯帕克斯表示,大报在进行调查报道时,他们会宣称读者对此有知情权,如政治丑闻、大型商业财团内幕等,换句话说,即使采用了不道德甚至不合法的手段,这些报纸会辩称,做这些报道是为了维护公众利益;而小报的报道,比如某位足球明星是不是有婚外情,跟公众利益并没有直接关联。

  声音

  “窃听门事件不是一场意外,甚至不是默多克的错。问题的根源在于英国报业本身:无论日报还是周报,竞争都太过激烈。”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体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科林-斯帕克斯

  “很多记者亲眼看到同行使用非法手段,结果反而获得很好的反响和酬劳,于是一种侥幸心理开始滋长和蔓延,很多人也开始‘出卖自己的灵魂’,同流合污。”

  前英国《泰晤士报》、《观察家报》记者马丁-哈克比

  “没有一种监管制度甚至包括司法制度能够保证阻止那些有心要违规的人不去违规。不能为了急于解决问题而否定PCC以往一些好的做法。”

  英国报业投诉委员会公共事务主任威廉-戈尔

  “总体上,我一般只相信报纸说的三分之一,或者更少。英国记者可能是诚信度最低的职业之一。”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助理研究员曾飚

  “相对于很多网络媒体的不准确和不客观,英国报纸应该挺下去,继续监督政府和商业机构承担自己的责任。”

  前英国曼彻斯特《斯托港快报》记者麦特-霍恩

  新闻链接

  竞争对手坐收渔利

  据新华社电 英国三一镜报集团最近旗下报纸销量增长,部分收益于竞争对手、新闻集团旗下《世界新闻报》关闭。

  三一镜报集团12日在其上半年财报中公布,《世界新闻报》7月停刊后,旗下6家周日版报纸发行量和收益均有所增加,特别是包括《星期日镜报》在内的3份全国性报纸。

  英国其他周日版小报销量7月均不同程度上升。《星期日明星日报》销量猛增130%,达70万份;《人民报》销量增长70%,达到81万份。

(责任编辑:UN0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