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乙肝携带者街头征人吃饭 “锄草”之路难除偏见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8月14日10:58
资料图片:7月28日,乙肝病毒携带者网名“锄草2号”的网友(举牌者)在北京西单街头征路人一同吃饭。(图片来源:京华时报)
  资料图片:7月28日,乙肝病毒携带者网名“锄草2号”的网友(举牌者)在北京西单街头征路人一同吃饭。(图片来源:京华时报)
资料图片:7月28日,乙肝病毒携带者网名“锄草2号”的网友(举牌者)在北京西单街头征路人一同吃饭。(图片来源:京华时报)
  资料图片:2010年10月31日,青海西宁水井巷街头,“你愿意和我一起吃饭吗,我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锄草”举着“征人吃饭”的牌子对一名男孩微笑着发出邀请。(刘诚诚)
图表:我国每14人中就有1人感染乙肝病毒。 新华社记者 冯琦 编制
图表:我国每14人中就有1人感染乙肝病毒。 新华社记者 冯琦 编制

  新华网杭州8月14日电(记者 周竟)在乙肝病毒携带者近1亿的我国,曾由于被歧视和自我不接纳,鲜有携带者敢公开承认自己的身份。不过近来一个由乙肝病毒携带者组成的“锄草公益”团体正大胆地向社会表明身份,旨在“锄去人们心灵的杂草”,为“同病相怜”的人争取正常的生活环境。

  国家多个部门已经出台近10个反乙肝歧视的法律法规,然而乙肝歧视为何依旧存在?“锄草”之路又能否铲除公众偏见?

  乙肝携带者自曝身份 街头征人吃饭

  “我是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我想告诉您,乙肝不会通过共餐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现征人一起吃饭,我请客,您吃饭。”淅淅沥沥的小雨中,24岁的肖静站在合肥市最热闹的步行街举着这样一块牌子。

  这位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文弱女生在今年7月做出了一个“叛逆”的举动:放弃上海的工作自费投入全国乙肝知识科普行动中,并为活动取名“乙肝携带者请人吃饭”。

  “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希望通过这种夸张的方式与各地百姓沟通,减少公众对国内1亿携带者的误解。”肖静说,在她之前,曾有一个名叫“锄草”的网友在去年花了1年时间走了全国25个城市做“征人吃饭”活动,现在“锄草”上班了,她作为“锄草二号”接班,目标是在城市进行最大范围的科普宣传。

  “锄草公益”团队正是由“锄草”发起,目前共有6名骨干和数十名志愿者,他们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平时通过网络进行乙肝科普,也不时策划诸如“征人吃饭”的社会活动。

  经过1个小时的努力,肖静在合肥共征集到16位“勇敢者”,不过赴约的只有9人。肖静7月3日自广东省东莞出发,一路北上已经走过5个城市,合计与30多位陌生人共进晚餐,最少的一次只有1人,最多的便是这次合肥之行。

  锄草之行:社会乙肝歧视依旧严重

  在城市“心灵锄草”行走过程中,肖静发现社会对乙肝人群持有很大偏见。

  “举牌"征人吃饭"时就能明显感觉到大家异样的眼光,有时我想和他们作些解释,但部分人很忌讳不愿意面对面交流。在北京还遇到一个女孩子,我问她是否愿意一起吃饭,她只回答一句"当然不愿意了"就跑开了。”肖静说,很多路人还心存恐惧。

  肖静的举动也在网上引起热议,很多网友为她的勇敢所感动,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这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作秀,并认为“征人吃饭”有传播病毒的可能,不应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乙肝科普。

  对此,肖静拿出了由东莞市疾控中心颁发的从事饮食工作的健康证明。“别人的不理解正是我行走科普的意义所在。”肖静说。

  “锄草公益”发起人之一、被网民称为“乙肝斗士”的雷闯说,乙肝歧视较前些年已大有好转,但在就业方面,乙肝病毒携带者还遭遇着诸多不公。

  去年2月,卫生部等3部门联合发文禁止入学、就业检测乙肝项目后,多家媒体曝光部分企业和单位暗地里买通医院对求职者进行乙肝病毒检测。

  雷闯今年也曾举报数十家暗查乙肝的企业和医院。“维权很难,因为很多企业并不承认是因为求职者携带乙肝病毒才拒录,而求职者一般拿不到证据。”雷闯说。

  然而相比外界的偏见,“锄草”团队最担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自身过大的心理负担。“一些携带者生活封闭,不敢与人接触,把自己当绝症病人看待,甚至每年都会发生携带者因想不开而轻生的悲剧。”“锄草”说,这个群体的心理问题远大于实际的病症,呼吁国家和社会组织能多关注这1亿百姓的心理健康。

  反乙肝歧视 科普与执法需给力

  乙肝歧视何以如此严重?据调查,乙肝作为“中国第一病”被妖魔化有历史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爆发甲肝,当时由于医学界尚未能对甲肝、乙肝进行严格区分,乙肝被误认为具有强烈的传染性。而90年代国家出台的食品卫生法等数部法律对乙肝做了限制性规定,加上一些不良医疗机构的虚假宣传,乙肝歧视蔓延到教育、就业等诸多领域。直到2005年,人事部、卫生部出台《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才正式取消对乙肝携带者的限制,截至目前国家已发布近10个反乙肝歧视的法律法规。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系教授朱益民表示,要想反歧视取得胜利,最重要的是乙肝科普要到位。

  “卫生部发布的《预防控制乙肝宣传教育知识要点》明确指出,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3种途径传播。世界卫生组织也确认"乙肝病毒不经食物或水传播",但这些信息并没有深入人心,反而一些夸大乙肝危害的虚假广告大行其道,这是问题症结所在。”朱益民说,歧视源自无知,国家应长期、系统地向公众普及乙肝知识,同时打击虚假信息。

  北京地坛医院肝病科主任医生、民间反乙肝歧视知名人物蔡晧东医生则认为,国家出台的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政策和法律已基本足够,但执行效果不理想反映出监督力度不足,因此建议国家未来在法律执行上下功夫。

  “有调查表明,中国500强企业中超半数在员工入职体检中查乙肝,反歧视最好的方式,就是重罚这些赤裸裸的违法者。”蔡晧东说。
(责任编辑:UN100)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