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生产的水产品很多都有“水产品质量追溯”卡。
番禺区海鸥岛上规范的水产养殖池。
一家食肆销售的“大眼鸡”。
深海对虾。
广州5级检验机构进驻市场 确保市民吃上放心水产品 食品安全 系列报道之四 文/ 记者刘幸 通讯员许琳
图/ 记者黎旭阳
珠三角居民喜欢吃海鲜,但以前,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水产品,不要说消费者,就是商家对于水产品哪里来、怎么来等问题也不甚了了。不过记者了解到,去年开始广州逐步推广水产品配带“身份证”制度,只要对着条码“嘀”一下,就能了解鱼儿吃什么饲料长大、生病了吃的什么药、运输环节等细节,对鱼儿的来龙去脉能搞得明明白白。
记者走访广州部分水产市场又了解到,广州已经建立起国家、省、市、区、市场等5级的检验机构,专门抽检广州市面上的水产品。过去几年的检测结果显示,广州水产品合格率一直相当高,市民可以吃上放心水产品。
净水养殖 让虾通体透明 番禺区海洋渔业局高级工程师吴瑞荣告诉记者说,类似金洋的养殖基地在海鸥岛还有很多,如丰泽、悦丰、海鸥、新一代、金海等都在海鸥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以广州市番禺区金海水产健康生态养殖基地为例,前几年,基地负责人陈桂明引进了环保阿科蔓生态基净水系统,让南美白对虾生长快、周期短、养殖过程不需投药,养成的“金海对虾”通体透明、肉质结实鲜甜。
吴瑞荣曾跟陈桂明一起去外地参观南美白对虾养殖。吴瑞荣说,外地有些养殖户的水池水质很差,他们连自己养的虾都不敢吃。而采用阿科蔓生态基净水系统的养虾塘,生产一造虾之后可以立即养第二造虾,水质跟一开始时差不多,增氧机都可以少开点。虽然该系统的前期投入会比较大,但扣除周期缩短和节省渔药的成本,总体的盈利还是不错的。
9大新品 丰富市民餐桌 珠三角历史上就是鱼米之乡,吃海鲜更是粤菜的一大特色。广州市农业局表示,广州地区水产养殖以四大家鱼和罗非鱼为主,目前,罗非鱼是第一大水产养殖品种。近年来,广州又引进了南美白对虾、黄丁桂、黄金鲈、淡水黑鲷、“湘云鲫”等良种,大力发展娃娃鱼、笋壳鱼、杂交鲟鱼、鳄龟等特种水产,这些新品种丰富了市民餐桌。
海鸥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面积约万亩,涵盖海鸥岛沙北、沙南、江鸥、海心四条村。2005年后,广州市、番禺区两级政府着手对示范区内的鱼塘进行统一整治,打造了良好的养殖环境,吸引了大批来自广州、中山、珠海、顺德甚至海外的投资者前来从事养殖业。
水产养殖全程上网 8月15日,在番禺区海洋渔业局高级工程师吴瑞荣的陪同下,记者来到了海鸥岛内的广州市金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走进其中,华南师范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的牌匾相当显眼。基地总设计师潘淦告诉记者,基地已经聘请几位大学教授担任公司的顾问,这个月又刚刚从上海挖到了国内从事罗非鱼养殖的顶尖专家,而基地招收员工也都以高学历为主。
潘淦说,基地已经安装了先进生产设施,包括智能型自动化多功能水产繁育车间、全方位在线监测监控化验室等。工作人员可以24小时在线了解水产品的养殖过程。并且,系统不久就将放到互联网上去,网友可以随时了解基地养殖水产的过程,包括鱼儿吃什么饲料长大、生病了吃什么药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去年亚运以来,按照广州市的安排,番禺开始给每个水产品配备“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条码。涉及亚运会的7家水产品养殖基地,成为首批实施企业。
5级机构不定期抽检 记者从吴瑞荣提供的水产品“身份证”上看见,条码与普通商品的条码无异,都有独立号码。吴瑞荣说,配备身份证的水产品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用专用设备嘀一下,就能够知道它来自何地,是什么企业生产的。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马上溯源。吴瑞荣认为,水产品品牌化运作是必由之路,给水产品带上身份证更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广州市农业局的统计显示,至2010年,广州水产品产量44.1万吨,渔业产值59.1亿元,其中,水产养殖面积43万亩,养殖产量35.3万吨,占水产品总量的80%。而剩下的20%得靠捕捞或者进口了,那么如何保障这些产品的质量呢?
黄沙水产市场副场长林良智说,目前该市场已建立起5级检验机构进驻市场的机制。这5级检验机构分别来自国家、省、市、区、市场自检等,会进行不定期、不定品种抽检。林良智说,“过去几年的检测结果显示,水产品没有大的问题。曾出现过一两个商家由于源头采购有问题,导致市场检测发现药残留超标的情况。每当出现这种情况,市场都会让该商品退市。”
(责任编辑:UN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