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9月13日电(记者 吕福明)得益于相对充足的电煤储备及“外电入鲁”的支撑,能耗大省山东今年用电负荷虽屡创历史高峰,但未出现拉闸限电现象,而时至今日南方电网部分省区却仍处于“电荒”当中。如何破解年年出现的“电荒”问题,成为关系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一道现实难题。
年年“电荒”今仍荒 近年来,各地“电荒”年年不断,今年更是来得早去得晚,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国家电网公司称,这是从2004年大缺电之后最困难的一年。近期,广西遭遇20年来最严峻的缺电困境,上千家企业被迫关闭。除广西外,贵州、广东、云南、海南等南方各省均出现电力紧张局面,其中广西、贵州宣布进入最高缺电级别的一级红色预警状态。据统计,目前南方电网最大错峰负荷已达1120万千瓦,除海南省外,各省区均出现错峰限电情况。预计三季度南方电网总体缺电8%以上,个别地区缺电20%以上。
今夏以来,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旱情加剧。据南方电网公司8月31日发布的通告,因西南地区旱情加剧,南方五省区供电全面告急,全网电力缺口已近15%。缺水、缺煤,加上连续亏损,致使南方部分电厂陷入无煤发电或停发状态。
据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反映,目前,国电集团已有多家火电企业上网电价不足以弥补发电单位变动成本,出现越发越赔的价格扭曲现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调查显示,今年前7月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电力业务合计亏损74.6亿元。其中,7月份电力业务亏损9.8亿元,环比增亏1.8亿元。
煤电矛盾是表象 从表象来看,今年的局部“电荒”来得早,一方面是一些地区产能急速提升的结果,钢材、建材、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产业的大量上马是直接诱因;另一方面是因为今年南方大旱,水资源短缺让水电无法发挥效能。但业内分析认为,今年部分地区“电荒”从季节性缺电演变成全年缺电,从南方电荒蔓延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其真正的罪魁祸首在于电厂“煤荒”。
但电厂“煤荒”不等于市场“煤荒”。业内认为,“市场煤”与“计划电”的体制性矛盾仍是此轮“电荒”的根源所在。
当前,煤炭价格已超过以往任何年份。2011年以来,国电集团入炉综合标煤单价均在每吨700元以上高位运行。据统计,在上半年集团公司82家火电企业中,入炉综合标煤单价在每吨900元以上的有12家,其中有4家更是在千元以上。
自2004年以来,我国煤炭价格一路攀升,为保证电力企业不因煤价上涨过快导致其成本上涨而亏损,煤电联动机制应运而生,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联动起来。过快上涨的煤价让电价完全跟不上步伐,“市场煤”和“计划电”的矛盾越来越大。2008年开始,煤电联动政策实际上被临时性的电价调整所取代,但这种临时性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煤电困局。
煤电本来是上下游相互依存关系,双方并无本质上的矛盾。但因为电价有管制,价格传导机制没有理顺,使得因煤价上升带来的成本增加不能顺利传导到下游产业。
多措并举破“电荒” 煤炭和电力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类产业,当前的电煤矛盾已进入到关键期,必须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来加以平衡,采取短期与长期措施加以综合解决。从长期来看,仍要继续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而从短期来看须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解决:
一是探索煤电一体化路径。尽管目前国内煤炭资源已基本被各大煤炭集团瓜分完毕,但一些发电企业还是进行了煤电一体化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近期,多家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陆续发布了2011年中报,受益于一体化整合,煤炭企业的发电业务和电力企业的煤炭业务都大幅增长。国投电力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6.08亿元,同比增长26.75%;煤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77.66%。煤炭专家李朝林认为,煤、电整合之后,原来一个行业的利润变成煤炭和电力两个行业的利润,对改变市场垄断有一定积极作用。
二是继续实施煤电联动政策。目前,煤电联动机制是国家采取市场手段理顺煤电矛盾的重要措施,在电价体制改革尚未到位,竞争性电力市场尚未建立的条件下,煤电联动机制仍是解决煤电矛盾的有效措施。业内建议,当前应及时落实和完善煤电联动机制,以平衡煤电双方利益。如果上调电价难度较大,可以对煤价采取一定的限价措施。山东煤炭运销协会顾问李继会说:“煤矿方面也希望启动煤电联动政策,电价涨了,电力企业有钱了,谈判就好谈了,付款也就会及时了。”
三是加快特高压网络建设。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特别指出将在全国建成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西北和南方四大区域电网,在四大区域电网之间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而在“三华”区域电网内部建设“三纵三横”的特高压交流网架。业内预计,这一规划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全国煤电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有利于缓解当前的煤电矛盾。目前,跨区跨省送电对缓解部分地区电力供需紧张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全国跨区送电量完成7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8%。
(责任编辑:UN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