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价降“药都”种植户陷困境
业内人士:出路在于提高加工能力形成产业链
10月30日,在“药都”樟树市,三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敖茶如正在苦思冥想:樟树市药材种植户种植的吴茱萸去年每公斤能卖到40元至45元,今年为什么突降到13元至15元。记者了解到,和吴茱萸一样,黄栀子等中药材的价格也下降不少,部分种植户已出现亏损。
价格犹如过山车
在樟树市吴城乡庙前水库旁的山冈上,规模达2000亩的黄栀子树一片青翠,树上结的果实已呈黄色,两种颜色叠加在一起,蔚为壮观,附近的村民正忙着采摘已成熟的黄栀子。
该基地的承包人陈月波,是一个有着10年种植经验的中药材种植大户。他说,黄栀子今年每公斤仅卖20元,每公斤的价格比去年下降了6元左右。陈月波告诉记者,相比之下,今年还算幸运,种植户遭遇的真正寒流出现在2007年和2008年,那时,中药材的价格跌入最低谷,每公斤黄栀子的价格仅为9元左右,每公斤吴茱萸的价格则为10元左右。
洲上乡院背村村民廖火根,种了300多亩吴茱萸,受吴茱萸价格大幅下跌,以及天气原因造成减产的影响,今年只能卖3万元,而去年卖了11万元。
吴城乡药业办主任钟小洪说,该乡中药材种植面积为2.4万亩,其中黄栀子与吴茱萸的种植面积分别为1.1万亩和9000亩。今年管理好的种植户略有盈余,有的产量低的园子因用工成本的增加等原因,会出现亏损。
在樟树市药业局副局长方梅玲看来,中药材的价格犹如过山车,起起伏伏,谁也捉摸不定。
不过,种植户既经历过“严冬”,也拥有过“春天”。吴茱萸的价格在1995年时达到顶峰:每公斤卖到120元至150元。1998年后,吴茱萸的价格一路下滑:2001年时每公斤为50元、2002年为30元至35元、2006年为19元至22元,2008年最惨,跌至9元至11元,去年有所好转,为40元至45元,没想到,好景不长,今年又陷低谷。
受制于人无市场话语权
方梅玲透露,樟树市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在18万亩左右,每年黄栀子与吴茱萸的产量分别占到全国产量的八成与六成左右。按理说,樟树市应该拥有价格上的话语权。但实际上,该市绝大部分地产中药材仍由该市收购大户收购后贩运到河北安国、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或中药厂,地产药材销售呈现出受制于人、无市场话语权的局面。
方梅玲认为,此次伴随中药材价格起伏,一些中药材种植基地经营陷入困境暴露出该产业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全市规模以上中药材基地品种单一、缺少短、中、长线中药材品种间套作搭配,基地抵御风险能力差,一旦品种价格下滑,市场滞销,基地便难以为继。其次,大多数种植户习惯于坐地待收,不会主动寻找销路,只能任由收购商低价收购或持货惜售。另外,绝大部分种植户仍沿用传统办法,进行粗放型管理,造成产量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市一些黄栀子种植基地亩产仅250公斤,而如果进行精心化耕作,亩产可达500公斤左右。
最深层次的原因则为加工能力不强,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链。目前,仅有极少部分地产药材被当地几家饮片厂收购用于加工,而当地现有数家制药企业购买地产药材用于投料生产的很少,绝大部分药材仍是晒干后出售,没有对地产药材进行深加工的能力。
樟树市药材经销商刘国明走南闯北做药材生意多年。11月3日,他告诉记者,从去年起,全国范围内一些大型中药材收购市场出现了一些新面孔,一些做房产的和卖钢材的都大量囤积中药材。而今年下半年国家出台政策抑制囤积药材,使炒家囤积的大量药材卖不出去,一些炒家一时慌了阵脚,只好大规模抛货,使这轮中药材价格下跌趋势愈发加快。
困境之下,政府与合作社联合出手。敖茶如说,合作社已组织人员到外面跑销售,与大中药厂商和大中药材交易市场联系,组织货源销往大中药材市场,这样做比单个农户在本地销增加20%左右的利润。同时,由樟树市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统一收购黄栀子,统一对外进行销售,争取到了黄栀子的定价权。另外,每年的药交会也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企业与种植户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
本报记者杜金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