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环球》杂志 > 精彩报道

赴日“研修”实情调查

2011年11月25日15:55
来源:《环球》杂志 作者:焦东雨 易萱 张月

  加班的期望与纠结

  如刘传福所言,许多人赴日“研修”就是抱着“能多赚点钱”的想法。他向《环球》杂志透露了3年赚到50万元的“秘密”:每天固定工作8小时之外,选择加班多赚钱,加班费每小时50多元,“我一般每天工作15个小时。”

  其实,在2010年7月日本修改相关法规之前,在日“研修”3年中的第一年是不允许加班的。宫海云说,“在国内签的合同就写明了第一年(约合人民币)4500元一个月,一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休息两天,不许加班。第二年转为技能实习生后才可以加班。”

  宫海云加班并不多,每天最多一个半小时。加班费根据地方富裕程度有别,她所在的地方算较高的,一小时约70元。“不加班的时候也会去找领导,让他们给我们加班。”宫海云说。

  周信辉的表述更直白,“其实心里都想着加班,因为加班有加班费,但人家不给你安排你也没办法。”

  一些赴日“研修生”将“拼命加班”视为赚钱的秘诀。这让人联想到那些“研修生过劳死”的新闻。

  2005年赴日“研修”的江苏人蒋晓东在一家金属零件电镀厂工作,2008年6月在宿舍睡觉时突发心脏病死亡。蒋的考勤卡显示,他病发前三个月内每月加班时长100小时左右,2007年每月平均加班150小时,甚至一度高达180小时。

  2010年日本相关机构认定蒋晓东因长时间工作导致过劳死,这成为日本首次认定的“研修生”过劳死案例。

  日本外国“研修生”问题律师联络会指出,“蒋晓东的过劳死只是冰山一角”。

  日本国际研修协力机构(JITCO)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在日“研修生”死亡35人,其中16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2009年死亡27人,9人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另有日方相关统计显示,尽管在日“研修生”多为青壮年,并且在出国前通过了体检,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比例却相当于日本同龄人的两倍。

  除了付出健康的代价,赴日“研修生”的加班也存在其他令人纠结的问题。

  山东人李青智2007年底赴日“研修”,希望能学学如何做日本料理,不料被分到一家家具工厂,工作主要是打扫卫生、焚烧垃圾。根据公司记录,第一年李青智总计加班1180多个小时,加班费约30元/小时,总计3万多元。然而,这笔加班费却被一拖再拖,在他和工友的多方投诉之下,直到2009年7月老板才支付了一半,另一半要等他们回国时才支付。

  宫倩倩在温泉酒店的加班费标准与李青智相似,大约为30元/小时,这个标准低于日本最低工资标准一半左右。而与宫倩倩一起工作的日本学生,加班费则约为70多元/小时。宫倩倩很不平,“(日本学生的)工作也比我们少,他们一天的工作我们都看在眼里”。

  工资被“代为保管”?

  在《环球》杂志采访的几位“研修生”中,宫海云和刘传福表示没有遭遇过克扣工资事件,但周信辉的情况有所不同。

  “公司压我们的工资,每月扣约2700元,三年一直如此。比如第一年月薪5000元,发到手里只有2300,其余的据称给打到我们银行卡里。如果要往家汇钱的话,得跟公司协商,他们会把钱取出来给你寄回家。要有急事用钱,也得申请,几天后才发下来。”

  “说好听点是人家帮你管着钱,说不好听点就是压工资。”周无奈地表示,“刚去时我们也向‘组合’(日方中介)反映,但不管用,你改变不了。”

  与劳务人员相比,以学生身份赴日“研修”的宫倩倩在工资待遇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她告诉《环球》杂志,“每个月发约1000元生活费,其余约2000元由会社代为保管,要等到回国那天才发”。

  中国驻日使馆商务处工作人员李璋发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指出,“这实际上是变相占用这笔钱作为自己的流动资金”。

  对于日方克扣工资,莫邦富如此分析,大型的日企一般管理比较正规、福利待遇也比较高,加上出于名声考虑,都极少雇佣“研修生”。而“研修生”所在的农业、渔业等低端产业,多为大企业下端供应链上的小型企业和手工作坊,他们为大企业提供原材料,被上游企业压榨。同时,这些小企业、小作坊管理相当不规范,很难给予“研修生”与日本普通劳动者同等的劳动保障和待遇,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工资会被无故克扣,甚至需要超时加班才能领到薪水。

  中国劳动法研究会理事彭光华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指出,其实中方的派遣企业也存在克扣“研修生”工资的情况,日方企业将钱支付给中国管理方,却被扣除了高额管理费用。日本有一些社团帮助“研修生”跟违法的日本企业打官司,赢了以后得到的钱,比如一百万,中国管理方有可能扣去很大的比例。

  据李璋发介绍,现在“研修生”反映扣护照、扣薪水等问题比以前少多了;同时,“研修生”在法律和维权意识上也比过去强多了。

  2008年12月,国际组织人权委员会发布报告,建议日本对剥削“研修生”和“技能实习生”的雇主“予以惩罚和制裁”,并建议日本考虑修改“研修生”制度。

  劳务链条上的四个角色

  在中国国内,赴日“研修生”的招募流程一般是,派遣机构与县劳动局等当地政府部门合作,通过电视等媒体广告招人,招到人后由派遣公司向日方接收单位通报,后者再派人前往中国面试,面试过关后,赴日“研修生”需要在国内接受3至6个月的培训,包括日语、日本生活习惯、相关“研修”制度等。根据2010年7月新出台的“研修”制度,“研修生”出国前就要与接收单位签订用人合同。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徐秀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