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本需别人关爱的残疾人,却处处帮助他人,不仅自己学雷锋,他还组织了一个近300人的残疾人志愿者服务队,坚持义务服务社会已有29年。“我想通过自己残疾的双手帮助身边人,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残疾人不是社会的包袱,对社会也是有用的。”南京市残疾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陈斌说。转眼“学雷锋日”快到了,他又张罗着队友们开展便民服务了,日程排得满满当当,要去小西湖敬老院、开源社区广场……
苦练针灸免费为人治病
陈斌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1963年,刚刚一周岁的他因病致残:胸部凹进去一个大洞,脊背却高高突起。1978年中学毕业后,在很多人的帮助和关爱下,他进了晨光机械厂有了一份工作。
机缘巧合,他又拜厂里一位退休的黄医生为师,学习针灸。扎针灸没有一双灵巧的手是不行的,这对陈斌来说可是一件大难事,因为他的手是常人的1.5倍大,且畸形,横竖就不是拿银针的料。但陈斌不服输,他苦下决心,白天和师傅学,晚上就拿着三寸银针,咬着牙在自己干瘦的胳膊和大腿上找穴位扎针。千百次的扎针,陈斌的手上、腿上布满了一个个小红点。
一年多后,陈斌终于能够单独给别人针灸。附近的老人有个腰酸腿疼的,陈斌都替他们免费针灸。他的手艺也在老城南小有名气。
组建“残疾人服务队”回报社会
需要扛煤气上楼的邻居、头发需要修剪的老人、行走不便的残疾人……随着陈斌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他的朋友圈子也越来越大。他想,何不组建一支残疾人服务队呢?让残疾人“学雷锋”,那么就可以激发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服务行列来。
1983年3月5日,陈斌的“残疾人服务队”正式上街为民服务。最初只有三个人,当时他和两位残友怕别人嘲笑,特地挑了个背街的拐角处,义务为周围的市民理发、配钥匙、修半导体。他们的举动感动了周围的市民,市民们一句句暖心的话也让三个年轻人热泪盈眶。
从此,“残疾人服务队”上街再不躲躲藏藏了,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中,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二十几岁的姑娘都加入了进来。服务项目扩大到推拿、按摩、修自行车、修家电、剪裁服装等,而这些服务都是分文不收的,且坚持了29年。记者在对陈斌的采访过程中,他总是不停地说:“不要宣传我,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做的这些都是应该的,社会帮助了我,也该我回报社会了!”
近300队员大多是他曾帮助过的对象
一个人坚持学雷锋29年不容易,但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还能拉上这么多人一起跟着他做志愿者服务,他到底有什么魅力?
55岁的队员谢建云小时候因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帮助别人的热情。“我是跟着老陈后面的,我们队长很了不起,这么多年他帮助了很多人,我也想像他这样坚持下去。”谢建云说,他也接受过别人的帮助,感觉特别温暖,有一次他骑自行车摔到一个大坑里,一位路过的好心市民主动把他扶起来,还帮他把车子从坑里拎出来,做完这些就匆匆走了。这让他很感动,他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前不久,一位市民通过媒体寻求帮助,说有两张破损的老照片想要修复,照片上是过世的亲人。谢建云精通Photoshop,欣然出手,花了两天时间,终于成功修复,市民高兴得连声道谢。
像谢建云这样有一技之长的队员很多,他们最初加入都是被陈队长“拉”进来的。队员笑着说,刚开始是陈队长帮助他们,他们要表达感谢要送礼物,都被陈队长给拒绝了,陈队长说真想谢他的话就加入残疾人志愿者服务队吧。入队后,队员们经常参加志愿者服务,帮助别人的同时,他们收获了许多快乐,开始自觉自愿地拉新成员进队,如今这个团队日益壮大,有近300人,连健全的大学生都加入了,义务帮残疾人子女辅导功课。
谢江平 孙乐 徐兢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