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藏在国王心中
不丹王室多年来始终不懈地推动着这个喜马拉雅山小国的民主进程。原因是什么呢?答案就藏在不久前禅位的老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陛下的心中。
这位太上皇多次表示自己能保证是一个好国王,但无法保证此后历代国君都是好国王。君主制度好比华丽却易沉的邮轮,民主制度则是普通但不易翻的小船。避免有朝一日的沉没,这正是国王在推动民主化方面走得比自己的臣民还快的原因。
在一个只有4万平方公里且高山林立的狭小地域内发生的事情,照说很难对周边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不丹今天的选举却会在整个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发展史上写上重重一笔。不丹民选议会的产生,意味着南亚次大陆全部七国的10多亿人民都进入或者返回了宪政时代。[详细]
|
|
为民谋福 惟有变革
作为一个闭塞、落后的山国,国民接触外界先进思想、事务的机会较少,而相对于国民,国王和王室成员反倒因身份特殊,有更多与外界交往、接触,感受和汲取新思想、新体系的机会。当他们意识到惟有变革,才能令国家发展、民生幸福……[详细] |
|
以尼泊尔为鉴 避开祸端
殷鉴不远,足资为训,既想延续王室地位,又不肯和民众分享权力,其结果也许会如邻国尼泊尔一般,连权力带王位一同丧失,而英国、日本、泰国等一系列君主立宪,不但确保国家繁荣、发展,也同样保持了王室的尊荣显贵和民众、社会对国王的景仰。[详细]
|
|
一般来说,只有王室在掉进火山口的时候,才会企图抓住民主化这一绳索爬上去。旺楚克的统治给不丹人带来了南亚很少见的稳定与和平,距离火山口显然还远得很。
不愿享受民主之福的不丹人是有理由这样想的,王国政府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国民幸福总值”列为施政目标的政权。王政下的不丹,人民平均寿命64岁,和民主的印度持平;经济增长率达到两位数,居南亚之冠;人均GDP大约为1400美元,是印度的两倍。[详细] |
|
|
|
人口:75万(2005年12月)。不丹族占80%,其余为尼泊尔族等。西部不丹语言“宗卡”和英语为官方用语,南部操尼泊尔语。居民多信奉喇嘛教噶举派(国教)。
政治:实施宪政改革,由世袭君主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2008年,举行首次议会选举产生新政府。
经济:政府致力于实现国家现代化,2005年人均收入达712美元,在南亚是比较高的。[详细] |
谁知道出于忠君而走上民主道路的民众到底愿意为保卫和推动民主而付出多大代价呢?民主所需要的可不仅仅是一套制度安排。
即使不丹的民主和国王一样可以享祚万年,谁能保证民主衍生出的政党争斗不成为外部力量干预这个小小国度的武器呢?[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