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4月25日下午就两岸ECFA议题举行辩论,引起众多关注。会后很多人都在讨论谁的口才好、谁输谁赢,其实对于这样一场公开的辩论,谁输谁赢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不同政治立场、不同意见的人,可以站在一起理性讨论问题。
“双英辩”的唯一意义:让民众知情,引民众思考
不是为了做出决策,而是为了释放更多的信息
其实,ECFA的两岸谈判已在密锣紧鼓地进行,这场辩论不可能影响既定的进程。辩论过后,马当局照样签ECFA,民进党照样推“公投”;台湾媒体和人民都有共识——辩论没有输赢,与最终结果无关。但是,这也正是这场辩论的意义所在:不是为了做出决策,而是为了释放更多的信息。
马英九表示,二次政党轮替后第一次朝野辩论,到底应该选择国民党国际化或民进党边缘化,今天会给大家一个清楚的答案。没有贸易就没有台湾,民进党执政八年,台湾原地踏步,不能再等待,要带领台湾找回失落的八年……
马英九指出不应再闭关自守,蔡英文则认为应考量经济开放给民众的冲击。马英九发言之后,蔡英文正在进行8分钟的申论。 蔡英文指出,签ECFA不单是经济问题,它使台湾向中国大陆倾斜,将会改变整个东亚的战略平衡……
“请问蔡主席,你是不是还要为了选举,为了政治目的,利用人民的不安全感,一而再,再而三,恐吓我们台湾的民众?”
“你怎么保证不违反国际协议?就算大陆不会开放,大陆为什么要对我们这么好?大陆这样让利,我们竞争方也会提出质疑!”
两人互相指责对方对危言耸听,马英九表示,“民进党最大问题是不愿面对现实解决问题。”
“台湾跟着世界一起走向中国大陆,而国民党是跟着中国大陆走向世界。”
马英九幕僚透露,尽管对ECFA论述、各项统计,马英九早已倒背如流,但对国际情势及各方面新知识,马英九都持续关切,称“好学不倦”绝不为过。
为了强化论证内容,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对于数据准备的要求,相当严格,遇到每项数字劈头就问:“这个数字哪边来的?”“内容可不可靠?”让相关幕僚几乎每天像在写学术论文、不断考证。
马英九认为,倾听不同声音也是参与辩论目的,26日的对话既是辩论,也是倾听。即使抱持不同政治立场、不同意见的人,在台湾,也可以站在一起讨论,这是珍贵的一刻。[详细]
张灿鍙说,台湾是一个多元、民主的社会,意见不同也是民主社会中很正常的现象。至于最后两岸关系该怎么走呢?张灿鍙主张,台湾是民主社会,“照着民意就好!” 。[详细]
辩论能使信息更多、情况更明
信息交流有利于启迪民智,培育公民理性
言语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并不是为了去解决具体问题,只是将政见置于公众视野之下,信息交流,彼此沟通。
2010年“房价崩盘大辩论”,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事情下,持币待购的购房人最苦最累,他们时刻面临着“买还是不买”的抉择;而帮助他们判断的依据则五花八门。“房市泡沫破裂说”,说给谁听?一是决策者,二是购房者。[详细]
08年火炬传递示威、封杀家乐福等事件,席卷中国大地的爱国主义几乎要变成民粹主义。这正是由我们面对的信息及其片面和不对称,只看到一方说法,没了解事情原委导致的。片面的信息极易导致不理性的冲突,信息交流有利于启迪民智,培育公民理性。
不同的声音多了,个体的权利才有可能获得重视和保障
两会时,人们关注“炮轰”,无非是期待不同声音。在辩论中表达不同的观点意见,不唯上不屈从,就是在引导民众,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如何坚守立场,尊重不同,包容异己异见……这些,都是公民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详细]
辩论是为了交流和沟通,不能寄希望于直接影响事件进程
辩论者≠决策者,也不应该等同于决策者
辩论是为了保证持不同意见的任何群体都有说话的机会,然后能一起平心静气地讨论具体问题,最后经由既定程序形成决议。可见,最终形成决议靠的不是辩论,而是“既定程序”。因此,一个好的决策机制更能体现出辩论的意义。
因为盐铁政策,天子收编桑弘羊孔令这样的商人作为官员舌战群儒,利用国家权将盐铁专卖从豪族大贾手中夺来一部分,为征战以及灾患带来的国家财政危机买单,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夺,这样的辩论对与开启民智、了解实情毫无帮助,反而是老百姓的一个灾难。[详细]
1988年,两位学者与领导之间发生激烈的辩论,以至于争得脸红脖子粗,十多位部长在一旁面面相觑。在第二天的讨论会上,领导人还是认为通胀根本不可能发生,而且即便发生了,也不可怕。至此,立即“闯关”的决策敲定。出乎决策层预料的是,“物价闯关”很快就呈现全面失控的可怕趋势。[详细]
2005年,所有法国人,都身不由己地沉浸在这场大辩论之中。而政治家们更是空前动员。总统希拉克甚至为此而在短短的一个月里三次现身电视,号召法国人支持欧盟建设。然而,在最后就《欧盟宪法条约》举行的全民公决投票中,55.96%的选民投了反对票。 [详细]
2010年,从美国艰难制定医改方案的过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命题:对于公共政策来说,辩论至关重要。所谓辩论,不是领导首先发表"重要讲话"之后的"热烈讨论";也不是征求意见,哪怕是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辩论必须是公开的。每个人的发言应当被记录下来,向全社会公开,让社会来判断他的说法是否理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