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从1999到2009年连续11年的干旱,对水资源极度紧缺的北京来说,如何维持这座超级大都市的日常运作,想尽了一切办法。城市大规模发展,人口在增加,水不够怎么办,我们就南水北调,想办法开辟新的水源,不断开辟新的水源。北京有示范效应,一看北京缺水,可以调水;张家口也可以调水;石家庄也调水。这样一来,全国“抢水”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可是生态系统,承载的能力是一定的……

南水北调、河北“输血”,全国力保北京喝水
委屈: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为什么“抢水”矛盾越来越突出?
管水思路比缺水现状更诱发矛盾
缓解矛盾,要合作不要割据
要以水定都,不要以都定水
 
南水北调、河北“输血”,全国力保北京喝水

南水北调、河北“输血”,全国力保北京喝水

委屈: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奥运前夕,河北和山西两省第五次向北京大规模输水。山西不用说,山西的生态恶化是全国有名的,而生态恶化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缺水。河北同北京一样,同属生态脆弱的海河流域,已经连续11年干旱,在向北京供水的时候,河北受旱面积已逾千万亩,张家口、承德两地出现重旱。[详细]

河北“退稻还旱”为北京囤水,供水先保京津

    2008年3月,为保障奥运供水,中央批复河北省通过岗南、黄壁庄、王快、西大洋四座水库向北京市应急供水3亿立方米。为保证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的水量水质,从2007年起,河北赤城县以及承德市滦平、丰宁三县不再种植水稻。河北水利专家魏智敏介绍,河北不但在防洪上要先保京、津两地,在供水上也要先保京、津,“河北始终是老三,必要时宁可牺牲自己”。[详细]

超采地下水,透支“子孙水”、“救命水”

    今年3月,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北京正在勘测新建地下应急水源地,在平原地区寻找地下水储备丰富的地区。这将是北京的第五大应急水源地。这些地下水历经千百万年形成,其补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被视为“子孙水”“救命水”,一般作为战备水源,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但事实上,北京已提前支取。[详细]

 
为什么“抢水”矛盾越来越突出?

为什么“抢水”矛盾越来越突出?

管水思路比缺水现状更诱发矛盾

    全国各地都在闹水荒,供水资源谁也不富余,但为了满足北京不断膨胀的需求,在水资源方面被迫作出牺牲的地区,已经从海河流域上下游和周边省区扩大到了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汉江流域。“抢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仅仅因为中国是个缺水大国?还是仅仅因为北京是首都?其实都不尽然,是我们管水的思路和方针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抢水”的矛盾。

★ 盲目追求城市建设扩张、经济发展提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现在为了发展经济,为了高速增长,在推城市化,说城市化率越高,综合的国力就越强。将来我们13亿人口,会有9亿人口都生活在城市里。但是在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有有很多瓶颈,土地资源、交通、水、能源…并没有人考虑这些问题。城市建设不断扩大,人口膨胀,就算不是首都,几千万人的城市缺水也不是闹着玩的。[详细]
★ 水是自然单元,但我们现在是以行政单元管理

 水是自然单元,按照自然单元去管理的话,会有很好的管理措施、很好的政策。官厅水系,曾经有管理办公室,这个机构是我们国家水系保护的开始。这是一个跨省市的机构,管理效果是很好的,但是后来这个机构被撤了,就是政府不太重视这个机构的作用,没有认识到这个机构的功能。
行政管理方式,自然首都最大

    缺水的地方之所以要把珍贵的水资源向外输出,只因为用地之地是首都。这样一来,首都设在哪个地方,那个地方必然成为巨无霸,所有城市都要为其服务,都要为其作出牺牲。所以,北京的缺水问题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简单的“迁都”就可以实现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行政管理方式,现在是北京要水,以后也可能是别的地方要水,有可能是省会向地方要水。

多头管理:各地只管自己那部分水,不管别人

    多头管理现象在各方面都屡见不鲜。我们是多部门管水:环保部门管水质,水务部门管水量,地质部门管地下水,不同的部门都有管水的责任,很多部门之间既管,也不管。另外,水是以自然为单元,但我们的管理则是以行政单元来管理,北京市只管北京的,海淀区只管海淀的,一条河流的上下游之间,是互相分割的。这样一来,人人都只考虑自己的那部分水,矛盾自然突出。[详细]

短视管理:各地都只考虑自己的眼前利益,水之争变成权力之争

短视管理:各地都只考虑自己的眼前利益,水之争变成权力之争

  北京说,我是首都,祖国的心脏。河北说,你首都有什么了不起,你是心脏,我是祖国的胸膛,要是胸膛破了,心脏也保不住。各省市之间,最后争论的就不是水的问题,也不是项目的问题,而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了眼前权力之争,每个领导都只顾个人短期的在位时间来决策,但一个政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详细]

★ 归根结底是我们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缺乏顺应自然的意识


 这些问题,归根揭底还是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把人类自己事情看得太大了,但是实际上,自然是我们发展的基础。有没有人仔细想过,城市继续扩张后果是什么?超大城市是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超大城市是不是代表着越来越好?追求人定胜天还是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社会经济规律服从自然规律还是自然规律服从社会经济规律?[详细]
 
缓解矛盾,要合作不要割据

缓解矛盾,要合作不要割据

要以水定都,不要以都定水

    甘肃民勤历史上湖海的波澜壮阔留给今人无尽的遐想,同样也是伤痛。如今的绿洲民勤,泽海不再,湖泊干涸,维系生命的枯井也一天深比一天,曾经以水为荣的子民已沦为生态难民,一批又一批地背井离乡。没有人希望这样的悲剧重演。水资源现状一时难改,但我们的管理思路、政策制定却可以及时调整。[详细]

按水的流域建立管理机构、政策制定机构


 莱茵河是沿途好几个国家的饮用水源,由莱茵河保护委员会管理,现在的工作人员只有12人。之所以能够管好莱茵河,一是各成员国对污染的认识都很明确,认为一个流域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彼此息息相关;二是决策会议少,执行会议多。我们从来不缺少文件、制度、人力甚至资金,缺少的是有创意的、人性化的、精心设计的有效制度和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的协调执行力。[详细]
看世界各国如何破解水问题目前方案政改方案
开源
新加坡: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废水再利用可能性。目前,新加坡100%的废水都排入废水管网,然后被输送到供水回收厂处理。废水经过微过滤、反向渗透法和紫外线辐射消毒等3个再循环步骤,重新成为被新加坡人称为“新生水”的可用水。
日本:东京从1984年开始在西新宿区域供应再生水,目前拥有20多个专门的再生水处理中心。据统计,2007年,东京都再生水的日使用量约为50万立方米。
节流
加拿大:各级机构十分注重流域规划和水的供排问题,对所有污染源制定高标准并实行严格管理。加拿大在水资源利用上实行许可证制度,要求废水循环利用或遵循更高的排放标准,用户提出用水申请时必须保证不污染环境及不影响水生生物。
英国:防止水污染的措施非常讲求效率。该国污水处理分成3个级别,根据需求不同决定污水处理级别。比如,对水质要求不高领域的用水,只需用各种物理或化学手段对污水进行第一级处理后即可再利用,而如果是鱼类养殖等用水则需要经过第三级处理。
参与
瑞士:1980年成立了保护日内瓦湖协会和保护莱蒙湖协会,通过反思、行动和教育,协调公众在治理行动中的作用。1990年又发起“清洁河流行动”,动员民众监测污染、举报违法排污等,这一行动一直持续到2004年。
日本:许多地方开设了水循环中心供市民参观学习。以位于新宿国际大厦内的水循环中心为例,该设施建于1986年,通过短片和模型向市民展示下水道处理设施的组成部分和处理过程,以直观的认识和体验,增进普通民众对再生水的了解。
合作
瑞士和法国:早在1962年就签署了保护日内瓦湖国际委员会跨境协议, 合作出台相关法律,限制有毒物质使用等。此外, 合作研究也围绕诸如防洪、清洁程序、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办法等课题展开。此外,瑞士还与奥地利、列支敦士登、法国、德国和荷兰一同建立水资源保护的国际机构。
北美:加拿大与美国于1909年签署的《加美边界水域条约》规定两国有义务共同保护五大湖。1972年,两国签署了《大湖水质协议》,就保护该地区水质不受破坏和污染制定了具体标准和行动计划。两国正准备修订《大湖水质协议》,以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挑战。

要以水定都,不要以都定水


 北京缺水,就从其他地方调,在这个过程当中,当然会争抢水资源。你是首都你可以喝水,我不是首都,难道就不应该喝水了?国家应该从全国范围内来统筹用水。作为大城市,控制城市规模、人口数量是关键,不要因为我是首都,我要多少水,就要给多少水,要以水定都、不要以都定水。[详细]


  更多>>
2010.06.28 2010.06.252010.06.24 2010.06.23 2010.06.22
香港民众为何这么关心普选法案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现代城市圈,融合第一步 移民不是难民“饭局”中介,商机无限
2010.06.21 2010.06.172010.06.162010.06.15 2010.06.14
变身伪球迷 造人的困惑你说我是曹操我就是曹操 南非世界杯:屎壳郎也有春天 陪审员不是2+1数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