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什么是谣言?美国社会学家G.W.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总结出一个谣言的公式: R=I×A。R是Rumour,"谣传";I是Important,"重要";A是Ambiguous,"含糊"。当你不上网的时候,你会觉得生活风平浪静甚至有些无聊,因为生活中都是小事,而且是亲眼所见。但当你上了网,你会觉得自己怎么处在这样一个充斥着生死善恶谣言的魔幻时代。应该如何对待这些谣言,是对一个社会是否成熟的重大考验。

转发至: 搜狐微博 白社会 人人 开心网 豆瓣
谣言始于智者还是止于智者?
谣言看上去很美,细想想不靠谱
谣言的破坏作用大于建设作用
有些谣言只是恶作剧,但有些真的影响很大
以谣言对抗言论不自由是以暴制暴
以造谣反抗言论钳制会让全社会不再相信真相
 

    谣言始于智者还是止于智者?

    ——谣言看上去很美,细想想不靠谱

>>>谣言是怎么来的

  最早的谣言叫做童谣,古人说:“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是一种真情流露。但是最早记录下来的童谣出自《诗经》,这就表示已经经过了文化人的加工。所以谣言一定要经过主动的加工和筛选并带有一定的倾向才会被广泛传播。如《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童谣之言,将有徵於此。”从某个角度说,谣言是始于智者的。

>>>看上去很美,细想想不靠谱

来看看历史上第一位靠谣言起家的大人物是怎么运作的: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谣言制造者最善于抓住受众的心理,如程益中所说:“它不是事实,但远比事实更真;它经不起推敲,但总比真理令人信服;它漏洞百出,但挡不住大众深信不疑”。

>>>谣言还能止于智者吗?

  谣言一旦形成,无异于所谓“多数人暴政”,就在一两个月之前,关于药家鑫家庭背景的谣言在社会上流传,如果有人质疑,马上会被视为同党。这种横扫一切的暴风雨根本不是一两个智者能够阻挡,何况这些智者很可能也是这场暴风雨的推波助澜者,并且事后不会被追究。

    谣言的破坏作用大于建设作用

    ——有些谣言只是恶作剧,但有些真的影响很大

有些谣言只是恶作剧,但有些真的影响很大

>>>有些谣言只是恶作剧,但有些真的影响很大

  精液也能堵下水道?看到这个说法恐怕你只会一笑而过,毕竟在公共浴室里自慰这个爱好太小众了。但是如果有一票人言之凿凿跟你说食盐马上就要被污染了,快去买,或者微博上流传一大堆几年前的照片告诉你说城市已经彻底被雨水淹没了,恐怕很多人就不淡定了。[北京暴雨造假照片识别]

>>>造谣的成本低得让人无法拒绝

  微博上的谣言往往有以下特点:1.有用奖品钓鱼的微博活动,如“IPhone4轻松拿”的促销活动。2.内容存在不实,如近日新浪微博对有用户发布微博称“上海市政府宣布今夏只要气温超过37℃,所有公司都将放假一天”进行了辟谣。3.配有虚假图片。不要迷恋“有图有真相”,网上流传的一张“老人被城管打”的图片其实是“老人被高空坠下的腐乳砸伤”。[详细]

>>>谣言居然被披上了悲情英雄的外衣

  公器若缺失公信力,人们只好依赖“私信息”和“私信力”。集体恐慌是导致谣言满天飞的强大背景,谣言或传言的制造者,往往是集体恐慌的受害人,甚至不排除是个被吓傻了的受害人。专家出面辟谣,反被公众视为险情出现的前兆,这是近年来出现的奇怪现象之一。这里公众也是有理由的。比如,专家断言谁都不能预测地震,那么就没人可以否定有震信息。尴尬的情况也有发生,如刚辟谣没几天,就发生了地震,这样,追究地震谣言也不免尴尬。[详细]

    以谣言对抗言论不自由是以暴制暴

    ——以造谣反抗言论钳制会让全社会不再相信真相

>>>言论自由确实得不到完全保障

  还记得那个被跨省通缉的年轻人么,还记得那个被进京抓捕的记者么?虽然喉舌们一直宣称不存在绝对的言论自由,而在相对的言论自由领域我国也已经做得足够好,但是民众恐怕不这么觉得,各种删除、敏感词就不用说了,因言获罪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有些人于是转而相信并传播谣言,他们说谣言是存在於人心深处的真相,是群体表达意愿的一种方式,是大众对抗官方宣传和谎言的有力武器。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如果人人如此,社会会怎样?

言论自由确实得不到完全保障

>>>以造谣反抗言论钳制会让全社会不再相信真相

  
如果你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认证用户说某人被警察打了,你会去调查真相还是毫不犹豫转发并且骂两句警察?造谣传谣的成本确实太低了。接触微博之前的于建嵘说过一个案例,街头一个自称公务员的人和一个挑夫吵架,最后演变成一万多人把当地派出所砸烂。参与的人恐怕没人知道真相,也不太在乎真相,他们只知道公务员和挑夫的社会地位悬殊,公务员殴打挑夫、派出所包庇公务员是理所当然的事。

>>>谣言绝不是真相 追求言论自由也要反对造谣

  靠每个接受信息的人辟谣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了反对造谣严格控制舆论也一样不可取。除了一些媒体主动辟谣,权威人士谨慎约束自己的言行之外,信息传播渠道上的每个人都应该认同谣言无论多解气,多符合逻辑,都不能等同于真相。只有这样,舆论环境才会慢慢变得澄清,追求言论自由的普世价值才不会替谣言背黑锅。[详细]

  在信息正道、大道被封锁或不透明的情况下,信息小道必熙熙攘攘;在信息被堵截时,实话和猜测、假想、谣言势必一起飞短流长;在现实危险确实存在、预后难料的情况下,多为善意的判断、推测、假想,自然层出不穷,而事后将这些都视为谣言对待,不仅不公平,还有侵犯思想和言论自由之嫌。如何对待谣言,除了公权要检视自身的公信力与透明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严格把谣言与真相区分开。


  更多>>
2011.7.12 2011.7.11 2011.7.8 2011.7.7 2011.7.6
调治水难掩投资落实困境 美国红会丑闻无碍慈善业 高考状元们为何出走 献礼工程满天飞 60万重奖李娜
2011.7.5 2011.7.4 2011.7.1 2011.6.30 2011.6.29
会理县若遇郭美美 名人口水战不必分对错 国企工资何时能让人民不眼红 网店征税“亲”莫慌 慈善绝非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