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世界观策划 No.1292011.8.17

  由于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过去30年,印度因流产而“失踪”的女孩约1200万之多,甚至有英国媒体将之称为“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性别灭绝”。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显示,7岁以下的女孩比男孩少710万。由于人口的“雄性化”,近年来,娶妻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印度日渐凸显。[网友说两句]

印度30年被流产女婴约1200万

在一些地方,被检查出为女性的胎儿竟有99%终被流产。而2007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份报告称,当时的印度每天被流产的女性胎儿约有7000个。

印度人为何如此讨厌女孩

流产女胎和杀害女婴的行为之所以在印度禁而不止,主要是因为印度人重男轻女的观念和对女性的严重歧视,其中宗教原因“功不可没”。

印度“雄性化”问题或将继续恶化

不断增多的男性和相对减少的女性滋生了印度社会的种种怪状:不能为印度社会所接受的一妻多夫的现象可能在增多,而“买妻”、“租妻”和“买春”生意也日渐红火。

 被“蒸发”的印度女孩:30年1200万女孩被流产

  印度内务部公布了第15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数据显示,2011年,印度0至6岁的儿童中,女性与男性的数量比为914:1000,女孩总数较男孩少710万。而在2001年前,当这两组数字分别为927:1000和600万时,印度已有不少人深感恐慌。而这一男女比例还在不断的扩大。[网友有话讲]


   堕胎现象在印度蔓延 

  查瑞是两个女孩的父亲。2011年5月,在得知家中将迎来第三个女儿后,查瑞勒令怀孕6个月的妻子流产。妻子拒绝,一心想要个儿子的查瑞遂将妻子暴打一顿。第二天,伤重不治的妻子在医院死去,查瑞随即被捕。印度家庭偏爱男孩的传统由来已久,1970年代末,当这种传统与现代医学的胎儿性别检查技术相遇后,印度人口的性别结构开始出现急剧变化。过去几十年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971年时,印度0至6岁儿童女男数量比为964:1000,1981年为962,1991年则跌至945。骤降发生的1980年代,正是羊膜穿刺检查和超声波仪器等可检测婴儿性别的仪器在印度日渐普及的时期。

   堕胎1年扼杀女婴93万 

  接受堕胎者中不乏具有较高学历或来自富裕家庭的妇女,如果不是一名高官妻子因为被误诊而将男性胎儿流产,印度的反产前性别诊断法案可能不会问世,虽然法案的处罚力度很大,但却难逃传统观念的桎梏,最终流于形式,印度流产女胎的数量近年反而有所增加,在一些地方,被检查出为女性的胎儿竟有99%终被流产。根据一项研究报告中的数据,过去30年间,印度因流产而“失踪”的女孩可能有1200万之多。而2007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份报告称,当时的印度每天被流产的女性胎儿约有7000个,同年甚至有媒体公布消息称,印度选择性堕胎1年扼杀女婴数达93万。

   生下来也许更不幸:弑婴行为不罕见 

  据估算数字,除了被流产的女孩吗,出生后女婴还面临着被杀的危险,而杀害女婴的行为在印度从不罕见。“杀婴由一位家庭成员或一名职业杀手执行”,“BBC新闻”的一篇文章记录到,“杀婴者用湿布紧缚婴儿,或者喂她一勺混着谷粒的牛奶。谷粒会卡住婴儿的喉咙,并使其窒息身亡。”据说那些职业杀婴者大多崇拜印度教女神萨提(Shakti),而这位女神常以戴着人头骨项链和用流产胎儿做成的耳环的形象示人。[详细]

 
 印度人为何如此讨厌女孩

  事实上,流产女胎和杀害女婴的行为之所以在印度禁而不止,主要是因为印度人重男轻女的观念和对女性的严重歧视。印度教教义把女儿视为悲伤之源,养女儿被认为是“他人的庭院浇水”,等到嫁女之时女方不但要陪送嫁妆,而也此后再也不能向女儿索要什么。[网友有话讲]

   恐怖的家庭暴力 

  妇女吉萨遭遇的却是更残忍的火烧。一天早上,吉萨的丈夫告诉吉萨,在他回家之前,吉萨必须做完若干家务。丈夫出门后,吉萨开始按他的吩咐淘米、挑水、洗衣服并为丈夫的侄子做饭。就在吉萨准备处理牛粪时,丈夫回来了。吉萨本以为丈夫在一顿痛骂之后会放过她,但是当天下午,正在厨房干活的吉萨忽然感到有东西泼到了脖子上,回头看时,发现婆婆手提着柴油桶,丈夫正在摆弄一盒火柴。但吉萨总还算幸运,因为在经历了痛打、灌尿等一番折磨之后,她毕竟活了下来。根据德里社会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印度15岁至49岁的女性中有35%曾遭遇家庭暴力。

   印度教教义:女儿是悲伤之源 

  “儿子是父亲的救生船,载着无暇的天堂世界,女儿则是悲伤之源”,印度教经典《他氏梵书》有如此记载。与此相关的一项宗教实践是,在印度,父母去世后,只有儿子才能为他们点燃火葬的木柴,从而帮助双亲的灵魂顺利转世。生个男孩因此意义重大。对于女人,印度教则多有歧视,比如认为当妻子不能满足丈夫的要求时“就应该打她”,有奥义书建议“用棍子或巴掌”。

   “养女儿就像是为他人的庭院浇水” 

  正如印度的一句俗语所言,“养女儿就像是为他人的庭院浇水”。当父母年老时,被视为“自己家中寄居者”的女儿很难指望得上。印度父母无法从已经出嫁的女儿那里获得经济或生活方面的支持,儿子则被认为是父母年老时的保障,这也是印度人偏爱男孩的一个原因。”印度只有公务员和一些公司的雇员退休后可以享受退休金,而且数额很小。所以人们希望至少要生一个男孩,以便为自己养老。

   臭名昭著“嫁妆致死” 

  印度素有嫁女儿陪送嫁妆传统。女方父母为筹备嫁妆陷于贫困的情况并不少见,而若对嫁妆的数量或价值不满,男方家人又常对新娘暴力相加。面对根深蒂固的陋习,印度1961年颁布的《禁止嫁妆法》却如一纸空文,“嫁妆致死”案件在印度屡见不鲜。比如,新娘因嫁妆不足而被婆家人打死、烧死。由于嫁妆问题的存在,生女儿无异于自寻负担。在流产女婴尚不违法的1980年代,印度不少诊所就曾借嫁妆问题鼓励流产女胎,广告通常只有一句话:“现在花500卢比(堕胎),将来省50000卢比(嫁妆)”。[详细]

 
 印度“雄性化”问题或将继续恶化

  由于人口的“雄性化”,近年来,一些社会问题在印度日渐凸显,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婚龄男子难结婚。不断增多的男性和相对减少的女性滋生了印度社会的种种怪状:不能为印度社会所接受的一妻多夫的现象可能在增多,而“买妻”、“租妻”和“买春”生意也日渐红火。[我来说两句]

一妻多夫现象或在增多

根据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结果,目前印度人口中女性与男性的整体数量比为940:1000,远低于世界总人口女男比的984:1000。另有调查显示,在印度哈利亚纳省,每1000名男子所对应的女子只有877名,显然,这意味着当地新娘的数量无法满足准新郎的需求,于是,越来越多的哈利亚纳单身汉开始加入从外省“购买”新娘的行列,而每位“进口”新娘的“价格”大约为10万卢比(约合2222美元,14386元人民币)。甚至有人认为过多的单身汉还可能导致秘密的一妻多夫婚姻案例增多。

适婚女子匮乏让“租妻”生意红火

同样令人难以接受但确已发生的事情是“租妻”。拉克西米家所在的古吉拉特省是个新娘严重短缺的地方,比如曾雇佣拉克西米的农场主博拉就一直没娶到老婆。拉克西米丈夫认为这是个赚钱的机会,于是便在拉克西米和博拉都同意的情况下,将拉克西米租给博拉为“妻”。博拉为此每月付给拉克西米丈夫8000卢比租金,而拉克西米则需为博拉做妻子所应做的一切。警察说他们对此爱莫能助,因为“没有人报案”,“无论发生什么都是基于自愿”。在印度西部,这样的“租妻”案并非偶然,适婚女子匮乏促成了“租妻”生意的兴隆。

无处娶妻让“买春”现象激增

没有能力通过“购买”或“租用”妻子享受婚姻生活的男人,则只能在性工作者那里获得满足。“人权观察”组织的一份报告称,自1980年代末至2000年代末,印度性工作者的数量增加了一倍,从业者总数大约为2000万。尽管性工作者增加不能完全归因于印度女性人口的减少,但普拉波哈特·贾教授认为二者存在关联,而且“单身汉通过性工作者满足性需要还可能加剧艾滋病的扩散”,贾如此预测。

“雄性化”趋势或将更加严重

印度人口性别改善前景不乐观。1990年时,印度每个妇女平均生育3.8个孩子,2008年时已降到2.6个,印度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情况就很难改变。同时,由于技术发展太快,更先进的胎儿性别检查工具将让更多胎儿“失踪”。其实2011年的印度人口普查也有令人欣慰的消息——此次人口女男总体性别比,即940:1000较十年前的933:1000有所改善。但这可能与女性预期寿命更长有关,印度儿童性别比仍是世界上最糟的情况之一,尽管好于中国。

我来说两句
 
  [Ctrl+Enter]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