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世界观策划 No.1352011.8.25

  提到核废料,任何人的第一反应肯定会是避之不及,但两个瑞典小城却争着要建世界首个高强度核废料储存设施,而且两个城市为此争夺了7年时间,这多少让人难以想象,政府立项前项目公司和政府充分的信息公开以及对民众的尊重赢得了信任。反观中国的PX项目,两次“秘密”筹划,却终在百姓的怒其中败走,奥萨马尔的好榜样值得学习。[我来说两句][中国核废料何处去]

瑞典小城近八成民众赞成建核废料库

提到核废料,任何人的第一反应肯定会是避之不及,但有两个瑞典小城却争着要成为世界首个高强度核废料储存设施的所在地。

奥萨马尔人为何愿与核为伴

一开始,小镇居民并不是全盘接受奥萨马尔成为核废料储存地,但是在博弈过程中,在充分的沟通后,他们接受了,并且十分欣喜。

中国PX项目该学习奥萨马尔榜样

大连和福建的PX项目两次因民众反对而迁走,政府受伤,企业受伤,百姓更受伤。中国确实该学学奥萨马尔好榜样。

 瑞典小城近八成民众赞成建世界首座核废料库

  在大多数人看来,核废料不是什么好东西,它的危险众所周知,高强度核废料更加可怕。这一类废料通常是“乏燃料”,是在反应堆中燃烧过的铀棒,已经无法提供核电站需要的稳定连锁反应,这种放射性金属完成了它们的使命,变成可怕危险物质。如果说有地方愿意收核废料,并为此争夺7年,你信吗?[我来说两句]



   恐怖的核废料:各国避之不及 

  7月中旬,日本、美国和蒙古国讨论在蒙古国国内修建“乏燃料存储设施”,用以接纳海外核废料和乏燃料的议题。消息一出引发了蒙古百姓的抗议潮,这一计划很可能泡汤。今年3月,中国甘肃将为台湾存放核废料的传闻也激起一番非议。而看欧洲,经常会发生运输核废料车辆遭抗议阻拦的情况,提到核废料,任何人的第一反应肯定会是避之不及,尤其是在日本福岛核危机之后,人们更是成了惊弓之鸟,闻核色变。
   瑞典两城镇却争抢核废料
  提到核废料,任何人的第一反应肯定会是避之不及,但有两个瑞典小城却争着要成为世界第一个高强度核废料储存设施的所在地,而且两个城市为此争夺了7年时间,这肯定让你匪夷所思吧。奥萨马尔和奥斯卡萨穆恩的人当然对危险也一清二楚,但他们相信核设施的安全性,同时,建造核废料储存设施所能带来的巨大收益,让这两个小镇欲罢不能,最终奥萨马尔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奥萨马尔人为此欢呼雀跃,如果计划顺利实施,那么从2020年开始,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核废料储存库将开始正式运营,瑞典最危险的核废料都将储存在小城奥萨马尔。

   奥萨马尔:77%民众支持做核废料储存库 

  10年前,沃德在奥萨马尔镇买了间度假屋,在这儿可以清晰地看到刺眼的核反应堆。不过,沃德一点也没后悔。相反,他却感觉非常良好,当地的房地产行情也在不断上涨,而且景致迷人。平日里,湖边的温度总是比湖面高10摄氏度左右。这是因为附近三座核反应堆里流出的冷却水释放出的大量热能。日本核灾难的发生没有让沃德对这座房子的喜爱有丝毫减损。沃德的这种想法,同时也代表了绝大多数奥萨马尔人。在这里,1/5居民的工作是与这三座核电站相关的,连建造时间最短的核电站也已经有25年了。因此,当地居民已经与核电密不可分。虽然核废料的危害性骇人。但让人吃惊的是,民调显示,当地77%的民众支持核废料储存库。[详细]

 
 奥萨马尔人为何愿与核为伴

  要让公众相信却是个大难题。在美国、德国、瑞士和日本,寻找愿意接受核废料储存设施的社区的努力均宣告失败。虽然奥萨马尔和奥斯卡萨穆恩有近80%的居民支持把核废料储藏库建在他们的地盘上,但从全国来看,只有40%的瑞典人愿意接收核废料。换句话说,这两个城市的人是另类,即使在他们的同胞中依然如此。[我来说两句]

技术上一定过硬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瑞典核燃料及废料管理公司(SKB)开始实验他的新技术—KBS-3高强度核废料储存法。每间SKB办公室都有一个KBS-3模型:一个5米高的铜储存罐,乏燃料将被放置其中。储存罐外将包裹膨润土。它们可以吸收岩床中的水分,将铜罐牢牢固定在它们的巢穴中。有了铜罐、膨润土和花岗岩3层保护,可以达到瑞典辐射法的要求:在10万年时间内,无论任何事情发生—冰川、彗星撞击地球,那些住在核废料储藏库附近的人因为受到辐射患癌症的几率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一。

SKB游说数十年:给民众知情权充分尊重

  高放射性的核废料并非像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SKB公司副总裁恩斯特罗姆说,公司一共花了几十年时间,才成功说服奥萨马尔镇的居民从心底里接受自己的家乡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性核废料储存库所在地。“上世纪80年代,当我们开始寻找潜在的修建地点时,没有地方欢迎我们,没人愿意跟我们交谈。”她还记得,当时电视台在黄金时段经常播放国外一些母亲和孩子们拥在一起哭泣的画面。对于奥萨马尔镇的人来说,核电站意味着长崎,意味着切尔诺贝利。

政府不偏不倚赢得市民信任

  人们真的会相信恩斯特罗姆吗?毕竟,她是追逐市场利益的SKB公司的副总裁,她的工作就是寻找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安放地。但是奥萨马尔镇镇长斯潘根伯格的存在,确保了奥萨马尔镇居民没被恩斯特罗姆欺骗。日本福岛核灾难发生后,奥萨马尔镇居民对核电的态度没有发生多大变化。斯潘根伯格没收到一封担忧核问题的邮件或者电话。他解释说,没有反对的声音要归功于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他看来,居民相信政府已经一切尽在掌握,奥萨马尔不是日本。绝大多数市民对核能没有异议。斯潘根伯认为,关键在于市民信赖SKB公司。“如果科学家们最终未能用他们的技术说服我们,我们绝对不会给他们开绿灯的。”他还说,为了让SKB保持压力,东哈马尔已聘请了4位专家,专门负责解决永久性核废料储存库出现的安全问题。

该不该建,百姓投票决定

  恩斯特罗姆说:“必须给予居民充分时间作出选择。即便他们已经点头认可了,也可能在日后的某一天突然对该计划提出反对意见。”SKB给奥萨马尔镇居民评估的时间是至少三年,这之后再投票。恩斯特罗姆补充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像核工程师那样与居民谈论此事,而应该像普通人之间的聊天;不要在市政府办公楼讲台向他们说教,而应该到他们的家里喝着咖啡吃着蛋糕,倾听他们的呼声并打消他们的疑虑。“是居民决定着我们推进工作的速度,而不是我们自己。”上世纪90年代,SKB曾以一个名为Tierp的小镇作试点,当初有67%的居民同意兴建永久性核废料储存库。但经过三年的评估之后,居民们开始反悔了,SKB随即在一周内离开。“只有一个开放透明的程序,将全部后果摆在桌面,才能创造出最重要的原料—信任。”恩斯特罗姆说。[详细]

 中国PX项目该学习奥萨马尔榜样

  瑞典小镇与核为伴,虽然是异域故事,却对我们有启发意义,大连和福建的PX项目两次因民众反对而迁走,政府受伤,企业受伤,百姓更受伤。无论是诚实晒信息,还是真诚沟通,无论是捍卫公共利益,还是让民众参与,都是尊重民意、遵循民意的体现。有了这样的企业和政府,就会有讲理性、讲责任的公民,而这样的公民又能够影响企业和政府,推动政府善治。

  首先,公民应该拥有清醒的权利意识。一开始,小镇居民并不是全盘接受奥萨马尔成为核废料储存地,但是在博弈过程中,在充分的沟通后,他们接受了。其次,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中,信息公开、互相尊重有利于达成共识。如果SKB公司不尊重当地居民,不提供真实信息,不给他们充分的自由选择权,以及充分作出判断的时间,当地居民不可能答应,即使答应也容易反悔。其实,反观我们的个别地方,资本的力量很强大,但是它们要施建重大工程,既缺乏与当地民众充分沟通,更不要说尊重民意,而是直接暗渡陈仓,如此一来,自然让老百姓难以接受。另外,政府不偏不倚,是保有公信力的前提。颇耐人寻味的是,小镇镇长斯潘根伯格最重要的工作,是确保居民没有被欺骗。斯潘根伯格认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那些经济利益,而在于市民信赖。政府的公信力来自哪里?同样来自尊重,尊重市民,遵循民意,以公共利益为重。这位镇长的做法,理应成为官员的榜样。[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Ctrl+Enter]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