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更多>>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视频

导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5月21日至22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将就中日韩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温家宝将分别于日本首相菅直人、韩国总统李明博举行双边会晤…[滚动][图集]

中日韩三国领导人承诺将共享核安全信息

  第四次中国、日本、韩国领导人会议昨天在日本东京举行。在会后发表的《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宣言》中,三国认为,核安全信息共享与交流,对建立和维护核设施安全运行的信心至关重要,决定加强信息共享方面的合作…[详细]

温家宝:中国愿意放宽进口日本农产品的限制

  温家宝21日访问日本宫城县灾区。他在察看名取市閖上地区后表示,中国愿意继续支援日本所需物资和各方面的需要,愿意恢复中日之间的旅游合作;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中国愿意放宽进口日本农产品的限制…[详细]

更多>>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最新消息

更多>>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方期待

会议概况

·时间:5月21日至22日
·地点:日本东京
·事件: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会晤:温家宝总理将与日本首相菅直人、韩国总统李明博举行双边会见
·晚宴:出席菅直人首相举行欢迎晚宴
·出席:三国工商峰会午餐会
·访问:温家宝总理还将访问宫城和福岛灾区
·活动:欣赏三国音乐家联合演出,参观三国传统艺术品展览…[详细]

更多>>我来说两句

更多>>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视频

公众科普,国人科学素养亟待“补课”
  日本地震发生后,先是“超级月亮”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神乎其神,而后,现实中又出现了吃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的荒唐“抢盐潮”。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我国的公众科学素养再一次没有经受住考验。而有关人士指出,无论是荒唐的“抢盐潮”,还是子虚乌有的“超级月亮”,都让人们顿悟:其实,这正是科普补课的最好切入口。
  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说:“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高素质的公民,而高素质的公民必须是用科学思想武装起来的。”[详细]

日本核泄漏危机:是天灾更是人祸 监管存在缺失
  可以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危机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天灾也是人祸。核能专家比较一致地认为,福岛核电站的控制者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停机、冷却、封闭”的对策应对,从而延误了时间是福岛核危机事件一波三折的直接原因,但进一步讲,福岛核危机是日本核电事业发展弊端的一个缩影。不管是抗震设计预期过低还是设备老化,实际上都是可控的问题,为什么迟迟得不到解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日本核电监管存在缺失。最突出的表现为“政官财勾结”、媒体集体失语和“自我监管”模式。

没人能保证永不发生核事故中国核电发展应更谨慎
  法国核安全局主席拉科斯特在所做的有关法国核安全的报告中承认,自然灾害的叠加确实是之前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而就此所需注意的五个方面则包括:地震风险、海啸风险、核电站的老化问题、意外事件的处理、乏燃料池的限制。[详细]
  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技术应用专家乔登江:中国核电发展不算太快,但应该更加谨慎一点。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研究员盛康龙赞同中国政府对核设施进行全面安检以及暂停审批核电项目的决定。盛康龙曾于1974年参与中国首个核电站研制项目。[详细]
中国核电掀起建设热潮,核安全法27年没有出台
  目前,全球在建的核电站一共有56个,其中亚洲国家在建的有37个,而中国就占了21个。有专家透露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有望突破7000万千瓦,几乎翻了一倍。然而,与之相对的却是我国在核安全和辐射安全方面存在法律空白,核能领域基本法原子能法立法一拖再拖,27年依然没有出台,中国核安全法律缺位问题突出。[详细]
政府及时发布权威声音增强公信力,信息透明度越高民众忧虑越少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说日本核事故发生后我国政府信息透明,保证了公众的知情权、舒缓了公众的恐慌情绪。政府的应对及时、公开。政府公开透明产生的效果是正面的而不是负面的。抢盐现象反映的问题很深刻,科普功夫应花在平时。突发事件中政府越是第一时间、第一平台传递最权威的声音,越能够增强公信力。[详细]
日本大地震为改善中日关系提供契机
  日本外务省某官员指出,对于撞船事件后趋于尖锐的双方国民间的感情对立,此举应该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日中交流团体的相关人士说:“如果对华舆论得以改善,那么菅直人政府也可以灵活开展对华外交。” [详细]
民众整体日渐成熟、理性,中国展示负责大国形象
  有调查显示,83%的人认为中国应为日本地震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反对者为13%。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让大多数中国民众在面对中外关系时情绪化的表现少了,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
  中方可能也有意改善因撞船事件受损的日本国民对华印象,并向中国国民彰显政府对国际贡献的积极态度。另一方面,菅直人政府在撞船事件后为日中关系迟迟得不到修复而困扰,因此对中方主动提出支援灾区表示欢迎。日方期待通过坦率地接受中方的善意,推动重启实际上处于中断状态的首脑和部长级交流。
日本改变的是外交态势,而不是外交立场和外交原则
  日本问题专家、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日本地震后,中国开展的援助外交,的确对缓和中日关系有一定帮助。但应当看到,日本右翼势力却想方设法从中作梗,制造矛盾,比如出台《中国军力报告》,向春晓油气田派出驱逐舰等,都是典型的表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肖刚:从大地震后日本的外交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以美日同盟为基轴的外交导向并没有发生变化。[详细]
中日历史敏感问题尚存摩擦难停,虽可“情同”却难“道合”
   中日之间有许多问题,如钓鱼岛的领土争端、东海海域的划界、历史教科书的问题、靖国神社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特别是历史方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利益的问题,而是一个情感的问题,信任的问题。日本当局于2010年底通过了新《防卫计划大纲》,其内容明确要加强西南诸岛的军事部署;2011年4月日本外务省发布蓝皮书,“争岛”问题又成关注点。[详细]
中日韩未来10年合作的奠基准备之年
  国际问题专家对此表示,处于21世纪第二个十年,面临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中韩建交20周年的契机,同时在日本经历地震的背景下,中日韩三方合作面临新的发展阶段,温家宝出席此次会议将为未来的三方务实合作、深化双边关系“奠定基础”。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杨伯江表示,2010年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布《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确定未来十年推进五大领域40多项重点合作内容,这次会议将重点讨论如何落实。[详细]

突出日本震后合作,加强防灾合作能力共谋发展
  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是在日本发生历史上最强烈地震后举行,具特殊意义,三方讨论议题也将增加新内容。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在此前举行的吹风会上表示,通过会议,中方期待加强三国在应对自然灾害、核安全等领域合作,增强三国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并降低灾害损失,守望相助,共谋发展。[详细]

推动三方合作机制化,尽快建立中日韩合作秘书处
  2008年,首次在东盟“10+3”框架外单独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日本福冈举行,会议发表的《中日韩合作行动计划》提出三国在各领域合作的具体计划。此后,中日韩合作快速发展,机制建设逐步加强。在2010年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三方确定于2011年在韩国设立三国合作秘书处,被认为是三方合作机制化的重要举措。[详细]
加快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为东亚区域合作注新活力
  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近20%,人口达15亿。一旦达成自贸区协议,中日韩将成为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这将有利于增强三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带动东亚乃至亚太经济一体化总体进程。[详细]
中日韩将签署三边协定三国拟用本币结算三国间贸易挑战美元
  中日韩三国将签署旨在保护外企知识产权和促进投资自由化的投资协定,三国将于5月举行首脑会谈之际最终就此达成协议。随着直接投资行为日益活跃,三国希望进一步放宽对外国企业的管制,改善相互投资环境。中日韩投资协定谈判于2007年3月启动,三国希望在此之前基本达成一致,使得投资协定于2012年内正式生效。[详细]
  中日韩三国财政部长昨天在越南首都河内发表联合声明说,三国已经同意就使用本国货币结算相互之间进出口贸易展开可行性研究。如果进展顺利三国将使用各自本国货币进行相互之间的贸易结算,这是亚洲国家向美元主导国际贸易结算地位发起的最新挑战。[详细]

相关专题

更多 >>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