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2012年普利策的特写摄影奖作品:《欢迎回家:Scott Ostrom 的故事》
2011年《洛杉矶时报》的戴维森将镜头对准洛杉矶帮会暴力冲突中的无辜受害者获奖
2010普利策特写摄影奖美国大兵成长记,关注前线士兵的生活
2009年的普利策摄影奖讲述艾克飓风和其他飓风给海地造成的人道灾难
2008普利策专题摄影作品《请记住我》讲述普通母亲被病魔夺去生命的故事

网媒拿普利策是谁的胜利

“在任何平台上,你都可以作出伟大新闻”

“我们这个时代,的确是一个极端的时代。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同样令人畏惧但似乎彼此对立的两个目标的持续不断的威胁下:一个是永无止境的平庸,一个是不可思议的恐怖……”苏珊-桑塔格曾这样说。

1917年普利策奖设立,近百年的时间里普利策奖在平庸与恐怖纠缠的时代汪洋里小心翼翼地坚守向前的航行方向。时代变换,普利策当年办报的“不为任何政党服务,攻击一切罪行及腐败行为”等信条已经被部分同行抛弃。普利策奖与其说是媒体界的“盛宴”,不如说是在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下,美国媒体和媒体人还在顽强地坚守传统新闻价值观。[详细][第96届普利策奖获奖名单]

我来说两句:你怎么看待美国网络媒体拿普利策奖?

美国网络媒叩开普利策奖大门的曲折路

时代在变,普利策奖也在变。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影响力,已经在悄然改变普利策奖的评选。有人担心传统新闻的可信度标准与权威性会被降低,有人则对网络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活力充满期待。

在计算机诞生62年、因特网面向普通公众开放20余年后,2008年12月,美国新闻奖普利策奖委员会宣布,从2009年起普利策奖全部14个奖项都将允许网络媒体参加评选。虽然当年网络媒体在普利策奖评选中全军覆没,但此次开放式评选意味着在新信息时代,即便是恪守传统的普利策奖也向网络媒体敞开了大门。

2010年,创办只有两年的非营利性民间新闻网站ProPublica和《旧金山纪事报》网站首次以网媒身份摘得普利策奖。2011年,ProPublica网站的在线专题报道“华尔街金钱机器”再捧普利策国家新闻奖,该网站持续一年时间集中调查了华尔街的银行家们的内幕。

2012年,在普利策奖对网络媒体全面开放的第四年,《赫芬顿邮报》网站的高级军事记者 David Wood 凭借长篇通讯“战场之外”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国家报道奖。多以网络形式呈现的媒体《政客》(Politico)获最佳政治漫画奖。有圈内人士评论称这是网络新闻公司获普利策委员会认可的一个里程碑。

尽管有圈内人士指责现在的普利策奖更像是一场媒体圈聊以自慰的表演秀,权威性大打折扣,大家轮流坐庄。曾报道“水门事件”的名记鲍勃-伍德沃德对今天美国记者的“犬儒主义”大加批判:媒体在揭露各种内幕时,更多的是追求丑闻带来的商业利益,过分的商业化腐蚀了新闻在美国政治民主机制中所应享有的高度信任。

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上述问题确实存在,普利策奖仍然是媒体界最权威的奖项,它不应成为部分媒体水准滑落、价值体系几近崩塌的罪魁祸首,而是在廉价谣言泛滥、官僚宣传成灾、虚假报道不绝的时代,坚守立场的堡垒,这一点从普利策奖历年获奖报道和作品的题材与深度中不难发现。

网络还是报纸?形式只是浮云,报道什么、代表谁发声才重要

网络浪潮汹涌的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着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的尴尬境地。受网络冲击、经济衰退及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多家历史悠久的大报或倒闭或被迫转战网络,传统媒体在寒冬中等待春天。2011年,美国报纸的广告收入仅为207亿美元,成为美国广告年收入60年来的最低值。人们不禁要问,报纸会死吗?答案是不会。作为民主社会的组成要件,报纸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角色已深入人心,而且积累了难以动摇的声誉。只要文明存在,对民主和法治的追求尚存,报纸就不会消失。

直到今日,称霸普利策奖的仍然是传统报业。网络媒体虽然日益壮大,在普利策奖偶有斩获,但观察获奖的网络媒体不难发现,它们除了信息传播载体不同,奉行的价值 观与传统报纸并无二致,更像是传统媒体运用网络新技术的一次成功的尝试。网络和纸张对于媒体而言只是介质不同,普利策奖只是证明了,同样的传统和专业精神得以在不同的介质上延续。也表明在接受新媒体方面,主流媒体已经开始放下架子,在某种意义上承认了新媒体的江湖地位。

就拿两获普利策奖的ProPublica网来说,它的名字来源于拉丁语,意为“为了人民”,这也是网站创立的宗旨。它与信息消费碎片化、娱乐化和“快餐”化的网络媒体相比,明显不同。它栏目设置简单,没有“标题党”的习气,没有黄色新闻爆乳走光图片,不擅长哗众取宠,更新缓慢,不疯狂追求点击率。它专注于服务公众利益的调查性报道,“坚守最严格的不偏不倚的新闻标准,揭露恶行以推动变革”。

可以预料到这样网站的背后,断然不会是不食烟火的怪胎、苦大仇深的埋怨社会者、天真的政治异议者、无聊的搬弄是非者、别有用心的传播流言者,或是绝望而机巧的愤世独行大侠。

坚守新闻价值观,在任何平台都可以作出伟大新闻

普利策新闻奖注重作品质量而不是出处,不管是媒体巨擎还是地方小报,不管是百年报纸还是新建网媒,一样有机会获奖。获奖作品从小切入点入手,关注普通人命运和生活,不是去挖掘普通人物“闪光”而不平凡的一面,而是注重体现普通小人物的生活与成长经历及其生存环境,使其成为千千万万个同类人的代表和普通一员,用一个人反映一类人,以这类人的境况揭示深层社会问题。

普利策新闻奖也一直代表了民主制度下传媒应扮演的社会公共角色:瞭望社会,服监督政府,服务公众利益,揭露社会深层问题,而不是“弘扬时代主旋律”、“正面宣传为主”。

今年获得《赫芬顿邮报》网站首个普利策奖的记者大卫-伍德一语道破“天机”:“在任何平台上,你都可以作出伟大新闻”。大卫-伍德脑中都是如何做好严肃新闻,至于获奖这种事情从未想过。当得知获奖消息时,编辑室一片混乱,同事们都兴奋异常更为他骄傲。“思考你的主题,挖掘好的问题,成为最好的听众,然后深入挖掘和理解。”做好新闻,其实就这么简单。

其实,强调揭露弊端、监督强权、关心公共利益,为公共服务一直是普利策奖的宗旨和民主政体下媒体的普遍、根本价值观。而这一宗旨和价值观不应成为任何特定媒介形态新闻媒体的独有特征、优势和追求,新媒体同样可以拥有。

利策曾这样描述新闻记者:“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审视海上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并及时发出警告。”传统媒体也好,网络媒体也好,他们的记者都是这条大船上的瞭望者。[详细]

2008年摄影师Preston Gannaway拍摄的故事《Remember Me》讲述了一个家庭被病魔夺去母亲和妻子的故事。身患绝症的母亲说,亲爱的,请记住我...

《迈阿密先驱报》的摄影记者帕特里克-法瑞尔用图片报道了艾克飓风和其他飓风给海地造成的人道灾难。“对绝望的事情的刻画具有煽动性并且十分镇静沉着的图片”。

往期回顾

朝鲜的核家当与核心思

“两弹合一”朝鲜还办不到

华莱士:与权贵斗争60年

粗鲁,但不失公正的人生

伊拉克战争九周年

过去九年来发生的这一切,是否值得

推荐阅读

网络时代的普利策奖

Propublica网站如何赢得普利策新闻奖?

从普利策奖看美国媒体新闻价值取向

我来说两句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