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Vol. 282

我的大学,你培养了多少公民

学校不在于培养多少总统,走出多少富翁,而是培养公民

转发至: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 白社会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哈佛培养出罗斯福等多任总统,1991年,奥巴马在哈佛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蔡元培1917-1923年对北大的改造为塑造中国的大学精神开辟方向。
名校真正的美丽在于其中的名师、名课、名生,而校园美景早已不再新奇。
哈佛学生桑切斯在日志中写道:生活的重压越让你后退,你就越应该向前。
中国的教育投入仅仅占GDP的4%左右,每年有数百万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也再度让教育这个老话题引发广泛讨论。

美国GDP总值为15万亿美元,教育投入占GDP的12左右,而“GDP大国”中国的教育投入仅仅占GDP的4%左右。在GDP大跃进、实用主义至上的时代里,国家的教育无法成为最后的幸存者。学术造价化、教师庸俗化、行政官僚化、教育娱乐化、学生民工化,而大学作为本该培养公民精神的圣殿却变得乌烟瘴气。有人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大学,有什么样的学生,国家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网友调查:你的大学是成功的吗?

拉美裔哈佛学生日记:大学生活其实可以不用很功利

杰西-桑切斯今年3月才刚满21岁,这位身为第一代移民的拉美裔哈佛学生,在博客上记录了在哈佛生活和奋斗的点滴。他的日志里没有煽情的励志故事,没有“纸醉金迷”的私人生活,甚至没有通往哈佛的成功之道,日志里记录的是一个拉美裔大一新生,在哈佛这所全世界最优秀的大学里,如何在精彩斑斓的社团活动实践以及繁重的书本作业中,心怀理想脚踏实地的努力提高综合能力、心智成熟度和迎接各种挑战。他的真实故事也展示了当代美国大学生是如何在大学,这个人生最重要的成长殿堂里,播种汗水收获进步的,当然,这种进步不是日进斗金式的暴发户梦想,而是如何去做一个纯粹的人,拥有敏捷思辨的思维,强健的体魄,一颗感恩的心,还有不畏挑战敢于尝试的心态,以及认知社会、参与社会、改变社会的勇气和信念。他或许不会知道,21岁的中国同龄人在大学里做的、想的都是什么。

2010年11月2日,还是大一新生的桑切斯在博客上写下第一篇题为《哈佛有种特别的滋味》的博文。大学就像学习变魔术,要慢慢学习,寻找兴趣点,渐入佳境。“永远不要害怕尝试新的东西。那是大学应该提供给学生的兴奋点之一。”抱着探索学习和尝试的心态进入大学,桑切斯很快在学生社团和繁重课业之间找到调剂和平衡。在拉美裔社团中,桑切斯通过参加活动,保持民族文化传统,找到文化身份认同,享受家一般的感觉;而期末考试也不仅仅是突击了事,而是认真阅读和研习学习资料,撰写论文,与师长见面取经解惑。“我喜欢呆在哈佛大学的原因之一是在人生的新阶段,哈佛大学能够给予学生机会参与的机会,并可以分享新的传统。”桑切斯这样写道。

2011年,摆脱了大一的青涩和陌生,桑切斯开始寻求更多实践机会,哈佛夏季学院教学工作让他初尝工作的艰辛和挑战,哈佛亚洲计划让他与亚裔同学一起讨论,“通过这些交流会,我能与全世界的人交朋友,倾听他们的愿望,了解他们的文化。在今年的交流会上,我甚至能够了解更多有关全球医疗卫生方面的知识。对于个人成长来说,这绝对是个良机。”暑假国外学习计划更是让桑切斯“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从巴西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到意大利、西班牙、中国,80天环游世界多地,大二是暑假真正让桑切斯走出去,增长见识收获阅历的时刻。

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不管我们彼此距离多远,我们的文化差异有多大,我们彼此都是相连的,我们都有着相同的梦想,那就是寻找幸福。共同努力完成这些梦想的重要性比以往更加清晰。在完成6个月的国际旅程后进入2012年,我成了一个新的人,准备迎接更多挑战。从这些经历中获得的教训让我重新回到起点,今年将成为新的开始,一个加强联系的机会,创造一个新里程碑的机会。”桑切斯用丰富的经历拓宽了人生观、世界观,不太受现实利益羁绊的大学生活,让桑切斯收获的可能不是一份体面多金的华尔街白领工作,也未必是通往总统、高官之路的钥匙,但那些与心智成长有关的人生阅历,受到的人文精神熏陶,学习到的探索尝试精神,是人生道路上取之不尽的宝藏。

桑切斯在2月15日《第一代移民大学生的梦想》中吐露心声,“我不仅是哈佛学生,还是家里第一代大学生,第一代美国人,第一代少数裔学生,以及低收入家庭学生。但是现在我知道自己想要改变,我知道自己的声音能被听见。不止我的声音,你们的声音也应该被听到。只有你发出声音,只有继续通过高等教育找到必要工具,你的声音才会比以往更大,传得更远。 大学是一个让人成长的地方,我很高兴哈佛大学给我们提供挑战的机会,因为没有这些挑战,我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生活的重压越让你后退,你就越应该向前。 ”【详细

哈佛只是美国教育缩影:学校首要任务是培养公民

美国的教育体系完备,制度健全,各州各具特色。特别是近四千所各种类型的大学,私立的,公立的,教会的,色彩纷呈。有人这样评价过美国大学所遵守的大学精神:美国大学所坚守的大学精神是使大学成为创造和保存人类文明的场所,成为培养智者的地方,成为人类精神资源传递和知识创造的最佳学堂,成为一个充满创造和创新的具有独立品格的思想熔炉,成为一个拒绝庸俗、坚持操守、努力用思想知识、精神呼唤社会良知,引导社会前行的精神家园。

2011年,一篇关于《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的稿子一度火爆。“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时,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初到哈佛的人都会被她的美景所吸引,藏书1000多万册的图书馆、欧洲风格的钟楼、现代气派的商学院……只有常驻人士才会切身体会到,名校真正的美丽在于其中的名师、名课、名生,而校园美景早已不再新奇。

中国学生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不少人挤过“独木桥”之后,则把大学当成放松解压、过舒服日子的“天堂”:上课想逃就逃;考试临时抱佛脚,上了大学后学习反而成了不再重要的事。在美国大学,尤其是精英云集的大学所要付出的苦是常人想象不到的。在哈佛,征服学习是每个人的口号。要想变得强大就需要学习得更多,为此哈佛的课程安排多而且紧张。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坚持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能够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采访时说,美国孩子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中国学生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

哈佛大学女校长曾就职演说中曾说,她的工作“不只是维持哈佛大学的杰出性,也需要强调大学的理念和理想。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促进公众利益方面发挥作用。”而关于大学精神,她给出了这样的理解:大学担负的责任不仅涉及到现在和将来,还有遥远的未来。我们要为我们的未来及过去担负起责任。我们要教育每个个体,不只是为了让他们在毕业时学会一些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做个好公民,将好品质代代相传。所以我们要教会他们去质疑、挑战和适应一个我们无法预测的世界。详细

中国高校功利化与官僚化的危机:公共意识跛足者能撑起怎样的未来?

美国教育教给学生智慧,而中国的填鸭式教育教给学生依赖。能力和习惯上的差距也让中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作为大学的主人翁,中国学生们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现实的利益考量,主动或被动向实用利己主义靠拢,大学的最大追求和唯一目标就是毕业寻得一份体面多金的工作,至于更高层次的追求不是被视为异类便是与己无关高高挂起。不少人大学直到毕业在生活上还是是“跛子”,在公共生活和公共意识上仍是“残疾”。

“大学之为大学,在于它能提供一个体制保障,能孕育出反思、抵抗来自政治以及经济逻辑的力量。”而今天的中国大学乱想层出不穷,从校长嫖娼到学生坐台,从学术造假到教授贪污,再到为官员售卖“博士帽”……在社会转型的大潮中,能够坚守底线,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自主精神,不迎合利欲熏心现实的大学反而成了异类。更可怕的是,在全民皆商、实用主义之上的时代里,民众已经对一切被异化的现场充耳不闻,视若常态了。

美国人的理念认为,学校不是在培养天才,而是培养公民,公民培养好了,人才也就有了。无论是纽曼还是杜威都主张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大学的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是对善恶、美丑、是非的判断能力,宽容精神,尊重人,合作精神等,甚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说:“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中国的大学也同样提供教育,但是我们究竟培养了怎样的公民,保持了怎样的自由?【详细

survey

大学的意义不在于培养多少权倾天下的总统,走出多少富可敌国的富翁。美国人的理念认为,学校不是在培养天才,而是培养公民,公民培养好了,人才也就有了。哈佛女校长福斯特说,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促进公众利益方面发挥作用。【详细

一名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大二的中国留学生是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奖获得者,高中毕业被保送北大。他觉得大学的日子基本上是在“混”中度过:一个学期选10门,甚至更多的课都没问题,只要考试通过就可以了。到了MIT,虽然只选了5门课,但感到异常的繁忙:每门课老师都要求大量的阅读,有的课还必须做大量的实验,稍微掉以轻心就跟不上。晚上在图书馆熬夜看书到深夜十分普遍。 【详细

往期回顾 [更多]

伊朗电影扇了谁的耳光?

体制不是烂片挡箭牌,思考民族命运,电影人不该逃离

菲律宾的南海逻辑

拒不让步,又要分享中国经济红利

西方人领养中国孩子不是阴谋

中国弃儿海外领养观察:根在中国,梦在他乡

推荐阅读

哈佛学生日记:大学只与梦想和成长有关

哈佛告诉你什么是学习

哈佛校长:终生的学问始于学校终于社会

栏目策划:士朋        设计:胡星  赵仁杰

我来说两句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