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Vol. 299

韩国为何热衷“盗”中国文化

互泼脏水无助于增进互信了解,文化偷不走,国人需自信

转发至: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 白社会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孔子、屈原、西施、李时珍……如果他们都有韩国血统,你能想象吗
2009年中国大陆人均实际GDP不到韩国的1/4,两国差距正逐步缩小。
韩国民族单一,面积不大,资源匮乏,特色稀少,但保护传统文化非常用心。
韩国吸收了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而且做得比中国还要好,保留的更完整。
如今中国“与国际接轨”了,但民族文化和传统却所剩无几。

一则老段子曾很受欢迎。“中国人:是女娲创造了这个世界。美国人:是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 中国人:那么,又是谁创造了上帝之前的世界? 美国人:那么,又是谁创造了女娲之前的世界?韩国人惊奇的问道:不是我们韩国人吗?”韩国人的主体史观屡次被中国网友嘲笑,网络上“中国XX实则韩国制造”模式的消息不绝于耳:屈原、孔子、西施、李时珍统统都有韩国血统,饺子、粽子、印刷术也早就打上韩国烙印。令人啼笑皆非的报道总能吸引眼球,挑起网民的厌韩情绪:韩国人,请停下盗走中国文化的手!

自卑感与优越感相互交织确实影响了韩国人的中国观。但不靠谱虚假报道打上此类标签总是不愁市场。媒体互泼冷水、民众相互对骂,引人深思。韩国文化保护政策真的一无是处吗?中国文化符号是说偷走就能偷走的吗?现代化就等于西方化吗?围观怒骂过后,是否应该冷静反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文化?

我来说两句:你如何看待“中国XX被韩国抢走”报道?

一,那些年被韩国“抢过”的东西 食品类:饺子、豆浆、元宵、粽子

* 从“端午”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近几年来,在“申遗”问题上,中韩一直摩擦不断。韩国媒体2008年报道称,当年年底韩国将把饺子、元宵、面条、粽子等传统食物作为系列,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此前一位韩国对外官员也对媒体表示,饺子等一系列食物是韩国的传统食物,自古就有。此举引发中国网游抗议:张仲景的故乡在南阳,饺子是张仲景发明的,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

* 2010年网络上流传着一则《韩国美女留学生教你吃粽子》的帖子,引发了网友的集体口诛笔伐。一个自称是北京语言大学韩国留学生的女孩裴正熙,用一组照片亲身示范了韩国人祖上流传的如何吃粽子的习俗。中国韩国人会副会长朴济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韩国端午并不吃粽子,也没有龙舟比赛。朴会长说:“在韩国,端午节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只有江陵地区比较重视,有传统的端午祭。” 韩国人吃用小米、粟米加香菜、葱等煎成的车轮饼和菖蒲糕,喝自酿的米酒,仪式包括寻找山神、祭祀山神和城隍神的祭典。

名人类:炎帝、黄帝、屈原、孔子、西施、李时珍、李白、孙中山

* 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主张,《山海经》中提到的炎帝、蚩尤、夸父及风伯等东夷系的神均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出现,很多中国神话传说都是源自“东夷系”,炎黄的神话来自韩国。还有不少韩国学者认为孔子是朝鲜民族祖先的后代。按照他们的考证,朝鲜半岛最早建立政权的是商朝贵族箕子,西周封建的宋国的第一个国君就是箕子的亲戚微子,孔子是宋国贵族后代,也就是韩国祖宗箕子的后代了。

* 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朴芬庆表示,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生活在朝鲜最南端、今天的济州岛附近的古朝鲜人,曾组成军队为周朝作战。其中一部分由于战功显赫,被周文王封于孙(今河南省宜阳县境)。《翠亨孙氏家谱》二修一卷载:“吾姓系出周孙伯之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由此证明,孙氏起源于韩国。

发明类:浑天仪、活字印刷术

* 2007年,韩国学者宣称“起源国”在于有“活字实物”、“印刷物文物”的一手证据是《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韩国驻华使馆官方网站称:2001年6月,《直指》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话说《直指》作为韩国金属活字的“孤证”,受到了超越国宝的尊崇,宣传攻势十分了得,前总统金大中亲自参加了古印刷博物馆的活动,清州市和庆州市有“直指路”、“直指桥”等等——可见,韩国人已经把活字印刷当作发展旅游业的金字招牌。

* 2007年韩国银行正式发行新版万元和千元的韩元纸币。其中,在新版万元纸币上,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浑天仪”赫然纸上,这在韩国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为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所制。韩国拥有所谓独创的“浑天表”,但韩国人承认浑天仪是中国的天文仪器,却将其印在韩国货币上,会让人以为浑天仪是代表韩国的科学成果。

文化类:端午节、风水、针灸、中医

* 从2003年开始,韩国对“中国风水”进行了重新梳理,并以政府行为启动了“整体风水地理”项目,还将其列为韩国国家遗产名录和申报世界遗产项目。2008年就完成了“风水申遗”的收集整理等准备工作。种种迹象表明,韩国从总统、联合国秘书长到平民都将风水摆上桌面,而我们对风水文化的提倡还多为民间行为。在最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35项文化遗产中,中国“风水申遗”无一席之地。

* 1613年,朝鲜李王朝太医许浚编著出刊的《东医宝鉴》,将于2013年迎来400周年纪念日,《东医宝鉴》在韩国家喻户晓,就像中国人都知道的《本草纲目》。韩国准备以2013年《东医宝鉴》出版400周年为由头,把《东医宝鉴》及其他几项文物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1986年4月9日韩国国会通过了“医疗改正案”,明确把原来意指为“汉医学”的词,改指为“韩医学”。

二,为何“XX是韩国人“之类假新闻层出不穷,大有市场?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报道称,韩国XX学者在XX报纸、杂志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称中国的XX系韩国制造,属于韩国,或者有韩国血统。报道的模式如出一辙。报道经过网上在显要位置推广后,引发网友谩骂、板砖无数。最后,要么不了了之,要么某官方机构现身辟谣:根本不存在XX学者、教授,或者韩国媒体根本无此类报道。经过调查也不难发现,很多“中国XX系韩国制造”的报道,都是无事实、无根据、无可信度的三无产品。要么是网游在某论坛发帖被媒体当做新闻源转载,要么根本就是记者杜撰,或者捕风捉影,以偏概全的报道。这类新闻层出不穷,一出必火。虽然某些细节经不起推敲或漏洞百出,为何还是有大批人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引人深思。

以“孙中山有韩国血统”报道为例,2008年中国媒体有报道称,“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系教授朴芬庆发表了一篇论文,其内容是说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有韩国血统。”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记者通过调查发现,韩国国内并无相关报道。而在naver网中搜索所谓提出新研究成果的韩国教授“朴芬庆”的韩语名,搜出名为“朴芬庆”的教授竟然是釜山港口研究院研究员,其专业研究方向却是水产物流。查阅一周以来的《朝鲜日报》并没有发现类似报道。事实上,成均馆大学并没有名为“朴芬庆”的教授,在大学官网上也搜不到此人任何信息。其他类似报道,如“孔子、西施、道教鼻祖张道陵等是韩国人”等大多模式相似。

那么,这条假新闻究竟是怎么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呢?2008年2月28日,天涯社区“国际观察” 版一名叫“huhuhu8hu”的网友率先发布了一篇题为 “朝鲜日报:孙中山原来是韩国人”的帖子,这一消息引起国内民众的激愤其后两天,该新闻被包括某知名主流官网在内的多家网络媒体转载。最早刊登此新闻的国内平面媒体是广州某都市报,该报于7月31日在社会版头条刊登了此新闻。之后又被多家商业门户网站转载。其他类似报道,如“孔子、西施、道教鼻祖张道陵等是韩国人”等大多模式相似。

有学者认为,“中国XX韩国制造”模式新闻层出不穷,一方面,韩国人的一些行为确实破坏了国际声誉,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某些做法值得国人诟病。但一方面部分国人的心态也值得反思。网民的集体无聊空虚状态,需要猛料刺激已经麻木的神经,料越猛越离奇越好,类似的荒谬版新闻有大量市场,许多网友甚至明知道是假新闻还是回去骂几句爽一把。在以往一系列的中韩文化之争事件中,如果不是我们的社会中很多人对韩国人抱有成见,媒体也就难以达成制造轰动效应之目的。【详细

三,韩国人眼中的中国VS中国人眼中的韩国:最熟悉的陌生人

“中国XX韩国制造”模式报道层出不穷,并且大有市场,既有韩国自身主体史观的问题,也有国人对韩国抱有成见的观念在起作用。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专家称韩国为了宣扬新政权的正统性,与历史上朝鲜半岛的历代封建政权划清界线,韩国故意把历史上的中韩关系描述成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一些少壮派批判“事大主义”,宣传树立主体史观。主体史观与民族主义结合起来,渐渐发展成为韩国史学界的流派之一。今天我们听到“历史上,韩国的边界一直到了北京”,“汉字是韩国的”等等,都是主体史观导致的恶果。

中韩两国虽然一衣带水,但直到1992年方才建交,彼此的了解程度因媒体的妖魔化报道等原因似乎并不深刻。韩国撰稿人金宰贤曾写道,“如果不身临其境,就很难了解中国,并且,从外边了解的中国和实际的中国不太一样。如同观察西瓜般的,从未接触西瓜的人会猜测果肉颜色接近绿色,但实际上它的颜色却是红色。” 金宰贤说,韩国人对中国的情绪是挺矛盾的。“韩国人普遍比较看好中国的发展,而且韩国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经济越来越依赖于中国,这一处境让韩国警惕。”也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自卑感与优越感相互影响,恶化了韩国人的中国观。”

韩国国民对待很多问题的心态都是复杂矛盾的,如韩美牛肉风波,在自尊心问题上不肯让步,在生活中也不乏与现实妥协的理性。韩国不少重量级媒体至今仍有反共和亲美倾向,不了解中国但热衷于负面报道,喜欢看笑话。而且在报道中国时,还经常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受害者的心态,总感觉中国在有意欺负韩国。而部分中国媒体抓住这一点特点和民众心理,频频打出“倒韩”民族牌,效果不错,尝到甜头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中国部分不理性网民的推波助澜,让中韩这两个经贸联系密切,一衣带水的邻邦总是显得若即若离,心存隔阂。普通的韩国老百姓并不是都如媒体渲染的那般自大狂妄、小家子气,劲爆挑逗的报道抓人眼球,却让两国百姓的心越走越远。【详细

四,韩国能抢走什么?学习吸收创新不是偷盗,中国需直面不自信心态

平心而论,韩国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上确实自有一套,上到总统下至百姓,都有强烈的文化保护意识。韩国总人口5千多万,主要为朝鲜民族,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资源匮乏,特色稀少。韩国的品牌战略就是借助外物来完善自身,韩国吸收了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而且做得比中国还要好,保留的更完整。在文化营销上,韩国人更是不遗余力。韩舞、韩剧、韩服等都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家名片,韩国不仅将品牌形象塑造得很好,塑造了深厚的品牌内涵,而且以实际行动来提升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中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但大多数都已经被快速发展的经济所淹没和抛弃。“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邻国日本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这一点值得中国反思和借鉴。

中国是“申遗”起步较早国家,但几十年过去以后,文物和文化保护情况却不容乐观。“维护性强拆”、借“申遗”赚钱等乱象层出不穷。个人和政府始终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短浅的、功利的态度,无法对文化传统有正确的认识。在喊打韩国“盗走”中国文化符号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思,我们对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做了些什么?

再说韩国“抢”中国文化符号一事。不少学者都同意文化遗产的共享是一种荣耀这一观点。我们的文化产品被别人因袭、模仿甚至再创造,体现了国家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比如,韩国接受了端午等中国文化,并作为自己文化符号体系中的一部分,这并不等于中国就丢掉了端午节。反过来说,中国文化遗产,也有一些是借鉴外来民族的,比如说,佛教、以及藏传佛教,都是中国借鉴过来以后又做出自己民族的重要贡献。印度并没有指责中国、缅甸、泰国抢走佛教文化。美国也没有指责其他国家抢走圣诞节,并不是说因袭过来,就没有自己新的创造。

这种心态的根源有两个。一是,不能以宽容的、长远的态度和眼光来认识这件事情。我们认识事物的立场,一是全人类的立场,一是民族的立场。民族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当然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假如我们只是很狭隘地看到了我们一个民族而没有看到我们也是全人类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话,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我们民族的东西不能被别的民族“占有”,一旦被“占有”,就意味着我们的东西被“盗窃”了。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视角和立场的变化就使得我们想得更宏阔一些、更明白一些。【详细

survey

中国人均GDP加速追赶韩国 两国贸易关系密切】2000年,中国大陆的人均实际GDP为2348美元,仅占韩国的七分之一,到2009年已经逼近韩国的四分之一水平。韩国媒体感叹中国在以惊人的速度紧追。2008年,中韩贸易额为1683亿美元,几乎等同于日韩(894亿美元)和韩美(848亿美元)贸易额的总和。而韩国是中国第四大出口国,同时还是第二大进口国。韩国贸易协会表示,中韩贸易额2013年有望突破2000亿美元。“韩国人普遍比较看好中国的发展,而且韩国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经济越来越依赖于中国,这一处境让韩国警惕。”

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钱从哪里来?】韩国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着力于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和整理,并于1962年制定了《韩国文化财保护法》。半个世纪以来,韩国已经陆续公布了1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文化财保护法》根据价值大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不同等级,国家确定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给予100%的经费保障;省、市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给予50%经费保障,剩余由所在地区筹集资助。同时,《韩国文化财保护法》还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往期回顾 [更多]

朝鲜式经济改革为何步履蹒跚?

高举主体思想和先军政治大旗的改革注定只是零敲碎打

军人干政,旧时代的威权逻辑

权力是蜜枣也是毒药,军人贪权贻害国家与公民未来

美国25年来都向谁道过歉?

每一次政府道歉,都使人看到文明在国家政治层面的繁育

经济恐成压倒奥巴马最后稻草

一句“你们比四年前过得更好吗?”可能将奥氏请出白宫

叙利亚“带血”政权为何坚挺

面包不能代替公平自由 国家命运应由百姓而非西方决定

从啃脸男到奸尸男的诡异人生路

吃人时代的僵尸逆袭:被异化的人类不是僵尸胜似僵尸

栏目策划:士朋        设计:胡星  赵仁杰

我来说两句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