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10 第1873期

“权威人士”把脉经济 后续政策有何看点

导语: 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引发了社会热议。纵观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的报道,可以发现“权威人士”的现身存在一定规律。

发声常常“一针见血”

  “权威人士”在党媒上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46年延安时期,长期以来涉及对诸多问题的讨论,但近年来类似《开局首季问大势》中的“权威人士”主要集中在《人民日报——权威访谈》的栏目中发声。《权威访谈》这一栏目诞生于2013年底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主要讨论与当前改革有关的问题。2014年2月20日,《人民日报》2014年2月20日刊登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一文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主要媒体推出‘权威访谈’等系列报道,多个部委接受采访,深入解读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


  截至目前,《人民日报》上此类“权威人士”发声共有38篇,2013年有15篇,2014年13篇,2015年8篇,2016年2篇,涉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经济结构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院士制度改革、户口制度改革等诸多方面,其中约80%的文章都出现在《人民日报》的第一版和第二版。而“权威人士”并非全部为匿名人士,其中也包括各部委接受采访的对象署名。


  以经济改革为例,自2013年底以来,“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权威访谈》有三次重要的发声:2015年5月25日的《五问中国经济》,2016年1月6日《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2016年5月9日的《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这一“问字”系列,均位于《人民日报》头版。


  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进出口急转直下。2012年—2014年三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7.65%、7.67%和7.4%,已不能再“保八”,而2015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则为7%,即将“破七”。面对外界对GDP增长率、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潜力的诸多置疑和不断涌现的悲观声音,“权威人士”首次发声,通过《五问中国经济》这一头版头条的文章,借“权威人士”之口统一回答各方疑问,答疑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的速度下降、运行走势分化、下行压力加大、风险防控措施和宏观调控着力点等方面。


  2015年GDP增速为6.9%,创25年来新低,除经济增速下降以外,工业品价格也在下降、实体企业盈利减少,财政收入增速减慢,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而这些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周期性问题,而是由产能过剩造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表现在房地产、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工业生产领域。为了解决库存和产能过剩造成了资本浪费、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016年1月6日,《人民日报》的“权威人士”发文提出了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调整供求关系,追求经济健康发展的“新常态”。


  针对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率市场、债务市场、非法集资等突出问题,在2016年1月《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去产能的基础之上,《人民日报》又于5月9日发表《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说明了经济运行总体趋势,并从未来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实、预期管理、经济风险的预防等四个方面提出解决民营企业投资、产能过剩、股市和汇市发展不稳定、债市风险增大等问题的方案。


内容多“一脉相承”

  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的整整一年里,“权威人士”在《五问中国经济》、《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开局首季问大势》对四个问题作了“一脉相承”的集中回应,非常值得关注。第一,对经济增长速度有了客观认识。《五问中国经济》提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要用“历史的眼光,坚持短、中、长期结合”,强调“未出现断崖式的急速下滑”,而《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进一步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强调“L型”经济增长有个比较稳定的托底阶段,态度显得更加审慎。在此基础之上,《开局首季问大势》则进一步提出我国经济发展不仅不可能是“V型”,也不可能是“U型”,仍然会保持“L型”增长。从否定式的“未出现急速下滑”到肯定式的“L型走势”,“权威人士”对经济增速的态度非常理性,显示高层对经济的中长期走势基本取得共识。


  第二,从承认到鼓励经济运行走势分化。《五问中国经济》点明经济运行中“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状态是正常的。从地区来看,由于东部地区经济结构及时调整,其未来发展动力更足,而一些能源大省、对投资依赖过重的省份在未来被迫要进行结构调整;从行业来看,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增长强劲,而产能过剩行业和“两高一资”行业问题突出。针对经济发展走势分化这一突出问题,“权威人士”在《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点明了对其的态度,即“不能逃避”,应该“快刀斩乱麻”。“我国处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地区、行业、企业发展出现明显分化……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能皆大欢喜,产业会此消彼长, 企业会优胜劣汰,就业会转岗换岗……但这种阵痛是一朝分娩的阵痛……这是值得的”。而近期的《开局首季问大势》则更为明确地提出了“二八定律”,“在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意味着国家政策将不再对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传统的“三高”产业、产能过剩行业等结构调整滞后的地区、产业和行业保持“输血续命式”的支持,从而迫使其积极寻求改变。


  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主要矛盾。《五问中国经济》已经在强调国家对产能过剩的部署,明确提出“继续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加未来调整压力的增长要不得”,“化解产能过剩不能冒进求成,但也不能裹足不前”。而《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通篇为产能过剩提解决方案,明确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五大重点任务”,并且要“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为了落实这一改革,《开局首季问大势》的“五问”中,有一“问”专门从工作重点和难点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权威人士“解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无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生命线”的高度足以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未来经济工作中的重心地位。


  第四,强调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要适度。《五问中国经济》对宏观调控的定调是“既不过头,也避免不及”,摒弃了以宏观调控来刺激投资的以往做法,强调“有质量、有效益的 GDP”。《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宏观调控“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开局首季问大势》则强调“避免短期化行为”和“避免不适度”,更特别提到“预期管理”。相比最初《五问中国经济》中“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稳预期的关键”,此次不仅把“预期管理”作为五大要点中的单独一点来谈,而且点明“宏观政策不能摇来摆去”,“提高透明度,说清政策目的和涵义,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市场看的是短期效果,而宏观调控政策不能太短期化,从对宏观调控越来越追求适度化、精准化的态度来看,目前经济政策的高层制定者有着比较强的定力,对经济问题的解决措施也不存在摇摆,政策倾向性十分明确。


国家政策调整的“信号”

  “权威人士”每次发声之前,都有最高决策层的经济会议召开。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经济形势,而不到一个月,2015年5月25日,“权威人士”就发表了《五问中国经济》。2015年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2016年1月4日,“权威人士”所写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报。2016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经济形势,2016年5月9日,“权威人士”立刻通过《开局首季问大势》对当下五大经济发展问题给出了解读。由此可见,“权威人士”其实是政策的高层制定者对外公布消息的“喇叭”,其重要作用就是答疑、纠偏,在社会对宏观政策把握不准时,明确经济形式和工作重点。


 在“权威人士”发声之后,相关政策也会陆续出台。2015年5月25日,《五问中国经济》强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出“加强精准扶贫,增加他们的收入,可以转化为新的消费热点”,2015年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11月9日和22日,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印发《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此外,《五问中国经济》还指出要“打通投融资渠道,挖掘民间资金潜力,让更多储蓄转化为投资”,2015年6月26日,银监会出台《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支持民间资本与其他资本按同等条件进入银行业,不断提高银行业市场准入透明度,加强对各地民营银行发起设立工作的指导和服务。


  2016年1月6日,《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报之后,针对其中对房地产等产能过剩领域的论述,国务院办公厅相继于2016年2月4日和5日,连续发布《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针对《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改革,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有利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体制机制,强化降成本、补短板的制度保障”。由此可以推测,此次《开局首季问大势》之后,必定会有配套政策和行政法规的陆续出台。


  就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讨论而言,“权威人士”次都会赶在中国经济改革遇到了重大节点、正在寻求突破之时发声,分析之前的经济发展背景,并为进一步的改革定调。而在“权威人士”发声之后,国家的经济政策也会“借势”推出,完成“推陈出新”和“转舵”的过程,因而关注“权威人士”的“现身”对准确把握未来经济发展态势和国家政策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往期回顾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30期:部署“萨德”朴槿惠放弃亲中路线了吗?

 问责条例是对纪律和处分条例的一个补充,周永康、令计划、徐才厚、苏荣等大老虎的违法违纪行为...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22 08:12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29期:问责条例出台 哪些大老虎是反面教材?

 问责条例是对纪律和处分条例的一个补充,周永康、令计划、徐才厚、苏荣等大老虎的违法违纪行为...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21 09:32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28期:靠谣言来编造阴谋论,爱国能持续吗?

 赵薇启用有争议性的演员、没有及时向观众澄清事实,原本是明星处理“危机公关”的失败案例,但...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20 08:36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27期:延迟退休来了,谁最高兴?

 关于延迟退休的话题近年来一直不断,而近日更被炒得沸腾异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19 07:30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26期:为什么法国总是恐袭不断?

 7月14日法国国庆日当晚,法国地中海旅游度假城市尼斯一辆卡车冲进正在观看国庆日烟花表演的...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18 09:34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25期:中国用和平谈判收回了多少争议领土?

 中国政府以及外交部也在仲裁结果出来之后发表声明,强调通过双边谈判,和平解决领土争端。和平...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18 09:31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24期:日本天皇有意提前退位 或助安倍修宪?

 13日,日本NHK突然爆料,高龄82岁的日本天皇表示想要“生前退位”,提前让皇太子继承皇...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14 08:44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23期:南海仲裁法庭和联合国真没关系?

 7月12日,南海仲裁法庭公布了最终的“仲裁结果”,中国对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仲裁表示“不接...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14 08:38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21期:民警进驻医疗机构,能防止“医闹”吗?

 民警进驻医疗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暴力伤医的行为,维护就医环境,但缓解医疗纠纷宜疏不...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14 07:50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19期:安倍赢得参院选举 日本为何全民右倾

 从2012年12月重获政权以来,修宪一直是安倍的执政夙愿,加上自民党和公民党组成的联合执...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13 08:39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18期:美国真的是“性侵大国”吗

 美国司法统计局今年1月发布的调查,每4个女生中就有1个曾在校园里遭遇性侵犯和性骚扰,而她...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12 07:42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17期:蓄滞洪区是牺牲小县城保卫大城市吗

 李克强总理5日也奔赴安徽、湖南等地视察防汛工作,在安徽李克强视察的一个地方是阜阳濛洼蓄洪...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08 11:15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16期:上海垃圾偷运苏州 查了又如何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公害,大城市垃圾产量惊人,而且处理成本高昂,偷运到外地非法倾倒...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08 11:10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15期:地震洪水频发 何不为其买保险?

 7月1日,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产品正式全面销售,标志着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08 11:09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14期:武汉看海 百亿排水工程不管用?

 几乎“逢雨必涝”的武汉今年再度开启“看海”模式。7月的一场暴雨过后,城区出现多处严重渍水...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08 10:56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13期:实习生缘何成了弱势群体

 近日,某报社记者涉嫌性侵女实习生的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众在关注嫌疑人定罪、整肃记...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08 10:43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12期:公共场所猝死 真的救不了?

 6月29日晚,媒体人金波在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的站台上突然晕倒,随后失去意识,虽经热心...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01 14:38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11期:死刑犯临刑喊冤就能保命吗

 日前有媒体报道,十多年前,山西一名死刑犯张鸿在临刑前不断喊冤,死刑被紧急中止,暂缓执行。...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01 14:37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10期:老人免费交通为什么不好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统一部署,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实施后,上海不再实行70周岁以上沪籍老年人免...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01 14:36

comment num点击今日第1909期:六岁儿童能承担法律义务吗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6月27日开幕。根据两周前委员长会议的建议,本次会议将...阅读全文>>

发表于 2016-07-01 14:34
  • 发声常常一针见血
  • 内容多“一脉相承”
  • 国家政策调整的“信号”

搜狐新闻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