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本质上是党的先进性在军事领域的反映。根据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理解,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特别要把握好以下四个基本环节:
要以军事理论创新为先导。先进的军事理论,历来是军事实践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战争的重要制胜因素。“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军事对抗是最为激烈的对抗,战场竞争是最为残酷的竞争,军事理论是一门要求不断创新的理论。当代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迫切要求我们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努力创建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军队建设和信息化战争理论,特别要着眼我军面临的军事斗争现实任务,重点在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理论、非对称和非接触作战理论,以及情报战、电子战、火力战、心理战、特种作战等战法理论上大胆创新,为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要以武器装备建设为重点。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一贯重视武器装备建设。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自主创新研制和引进消化国外先进装备,我们的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综合国力等方面的原因,我军武器装备总体上仍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水平。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必须采取超常措施,走跨越式发展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带动、提升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走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的路子。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高起点上利用高新技术,跨越机械化、信息化发展的某些阶段,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赶、有所不赶,加快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拿出让敌人害怕的“撒手锏”,争取以局部优势对敌形成必要的战略威慑能力。
要以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为突破口。体制编制是实现人与武器有机结合和高效指挥的基本环节,科学的体制编制是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必须把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作为突破口,按照提高战斗力的标准和要求,立足我国国情军情,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息化军队和职业化军队建设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压缩规模、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理顺关系,逐步完善具有我军特色的体制编制。
要以高素质军事人才培养为根本。人才是兴军强军之本,也是变革成功之本。必须坚决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加大人才超前培养的力度,争取经过一二十年的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把握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懂得信息化战争指挥和信息化军队建设的指挥军官队伍;一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和全面军事素质,善于对军队建设和作战问题出谋划策的参谋队伍;一支能够站在科学前沿,组织谋划武器装备创新发展和关键技术攻关的科学家队伍;一支精通高新武器装备性能,能够迅速排除各种故障、解决复杂难题的技术专家队伍;一支具备专业技术基础,能够熟练掌握手中武器装备的士官队伍。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流动规律和国防与军队建设的特殊需要,从政策制度等源头上突破制约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从而吸引和凝聚更多的优秀人才献身国防事业。(国防大学政委赵可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