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短短14个字,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人们注意到,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个概念,它表明弱势群体问题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连日来,“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就如何对弱势群体进行有效援助问题发表主张和意见,各地的一些具体做法也不断见诸报端。有的说要通过关心公益事业来关心弱势群体,有的说要从关心其子女教育入手,有的说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发展,等等。毫无疑问,这些措施和意见对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都是有益的,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然而讨论弱势群体问题时,弱势群体自己的声音还很缺乏。窃以为,弱势群体的问题不能都由“强势群体”说了算,还得听听“弱势群体”自己的声音。 “城市为什么要修马路?”任何人面对这个问题时都能脱口而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出行。”可是,当面对“我们为什么要花几千万元修一条盲道”这种问题时,很多媒体在呼吁公众不要占用盲道时,却总是强调说“这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象征”。其实,这个问题如果交给盲人来回答就简单得多了:因为盲人也要走路。 产生这种隔靴搔痒现象的根源,就是正常视力者没有盲人那种切肤之痛,因此考虑问题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自己的经验、利益和立场出发,武断地以自己的需要诠释了盲人的需要。 援助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弄清楚弱势群体到底需要什么援助。某地一位干部访贫问苦时给一个贫困户送上两百元钱,没想到对方不肯收。他说,我需要的是解决长远问题,这点钱解决不了我的根本问题。在这里,这位农户算是一语道破了问题的关键。 弱势群体的产生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阶层分化相联系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改革的必然结果。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让弱势群体说话,决策时要有他们的声音———在很多时候,有没有弱势群体的声音,决策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将城市外来人口、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民减负等问题交给各自相关的弱势群体自己来讨论,必然都会有一番新见解。让“弱势群体”站出来说话,让弱者的声音影响决策过程,这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刘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