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末敏弹 | 李学华 萨达姆是美国大兵现在的“眼中钉”,为了拔掉它,他们使用上了“萨达姆”末敏弹。 “萨达姆”末敏弹是美陆军炮兵部队第一种“发射后不用管”的多探测头子母炮弹,它通过飞机、导弹、火炮和弹药撒布器等投射工具投送到目标区上空,再使用自身的探测装置搜索、攻击目标。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弹第一次投入使用,该弹可由任一型号的155毫米榴弹炮发射,每枚母弹中有两枚子弹,主要用于压制敌炮兵火力、打击敌装甲和防空等目标,准确性极高。在1994年4月的一次测试中,所发射的13发“萨达姆”末敏弹,竟有11发准确地击中了15千米外的目标。 “萨达姆”弹不仅打击精度高,而且异乎寻常地“聪明”。与其他大多数制导弹药使用单一形式的导引头不同,“萨达姆”同时使用主动、被动毫米波雷达和红外探测器等三种探测装置,这三种探测装置融合,便产生出了超强的目标识别能力。 “萨达姆”飞临火力打击区域后,母弹将两枚子弹抛出,子弹药随即展开类似降落伞的减速装置。在旋转和下落的过程中,子弹头自带的毫米波探测器和红外探测器开始工作,百万分之一秒内就能确定自身高度并进行目标搜索。确定目标后,子弹药将实施攻击。如果未能探测到目标,子弹头将自毁。 与当年倾力扶持萨达姆政权一样,美军研制“萨达姆”弹也不惜工本。1993年6月至7月间,由于“萨达姆”弹的性能未能通过技术测试,美军又潜心钻研了近一年时间,到1994年4月再次测试时,“萨达姆”弹各方面性能有所改进,但仍存在着子弹药空中碰撞等问题,不过美军已经迫不及待了。1995年,“萨达姆”弹进入低速生产,合同总价值2亿美元。与此同时,各种试验也在进行。1996年3月和4月,美军解决了子弹药的碰撞问题。1998年7月28日进行了作战试验,至此,“萨达姆”末敏弹基本成型。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