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11月14日报道:上海市人大有关会议将在明年1月2日听取与审议上海市政府的工作报告;审查与批准上海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及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另据《京华时报》报道,日前北京市政府办公厅也向市人大提交了没能完成的年内实事的相关报告。读了这两条消息,使人想起了一个相关问题,即地方政府及有关官员的工作与述职报告中的“一片红”现象。 又近年底年初,按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官员将向人大作工作及述职报告。回头看一下,在过去的多年里,不少地方政府与有关官员在相关报告中似乎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讲政绩时长篇大论,精雕细凿,而讲政误或缺陷时又惜墨如金,一笔带过;谈政绩时兴高采烈,而谈缺点则躲躲闪闪或者干脆不谈。这就是笔者所说的政府及官员相关报告中的“一片红”现象。 作为一级地方政府来说,现在在决策与编制计划方法上,科学与民主的含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既然是计划,总是一种预期,总会与不断发展的现实有一定的距离,再加上地方政府的一些不当政风的影响,就会使政府的某些工作在客观上形成“偏差”。如果调整不及时,就会造成损失或者政误,这无论在理论与事实上都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与有关官员也应本着实事求是,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对政绩要肯定,对政误同样也要如实报告。如果一味只讲政绩不讲政误,人为的将报告“做”成“一片红”,只会使政府自身形象与公信受到负面影响。 对社会公众来说,人们希望看到的不仅是政绩,更想看到一个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描述。这种客观不仅是成绩的真实,在很大程度上还应包括政府工作的缺点与教训。倘一个地方政府能做到这一点,不仅不会影响政府形象,更能使政府形象在社会公众的信服中得到提升。 在公众的眼里,一个敢于公开政误的政府肯定是一个具有开放的、自信的、敢接受监督的政府。公众所希望看到的政府工作报告,应该是一个好处说好错处说错的报告,而不再是一个只讲政绩的“一片红”报告。 (作者 周义兴)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