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故中 政府何为
齐齐哈尔氯气泄漏事故续:谁打开了潘多拉匣子
□关军
仅仅在1月13日到15日的三天内,媒体就报道了河南郾城、上海浦东、南京和齐齐哈尔接连发生的四起严重的泄漏事故,使数百甚至上千名群众受到威胁和危害。生产安全,越来越多地与普通公众的切身利益甚至生命安全休戚相关。而化工产品生产的特殊性,使之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危害生产者,也将给附近居民制造“飞来横祸”。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印度博帕尔事件和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更是几乎造成百里无人烟的人间悲剧。
一个多月前开县井喷的警钟,似乎还在我们的耳际回响。由于缺乏必要的应急预案,本可及早控制的灾难被不断放大。
但是近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故表明,类似开县,由企业生产造成的公共安全灾难发生的潜在危险在中国并不匮乏。在杭州的氢氟酸泄漏事故中,尽管消防部门的救援及时而专业,但是本报记者调查的一系列发现,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开县的影子,比如工人对于毒气危险的轻视、周边居民的无知等等。
其中尤为令人惊讶的是,直接接触氢氟酸的产业工人对危害竟也那么轻视,这凸显出生产企业安全管理上的严重失责。
更具有警示意义的是,这一事故发生在居住密度要大得多的城市里,一旦发生严重事故,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破坏性也更大。
预防、救援、善后(包括责任追究),是应对类似公共安全事故的三个阶段,我们在每一阶段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其中防线前移显得尤其重要。杭州发生氢氟酸泄漏的企业位于该市化学工业园区,据周围居民反映,他们平时就经常能闻到空气中怪异的气味,这是什么气体,是否有害,如何防护,他们都缺少基本的知情权,这让他们很难认识和应对身边可能发生的灾难。
灾难不可完全避免,但却可以最大限度地压缩和控制。值得欣慰的是,政府、企业和民众都已经对生产安全引起了充分的重视,所谓痛定思痛,亡羊补牢,总是不幸降临后的希望所在。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