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购置的“幻影”战机待命机场 | 编者按:日前,台湾“国防部”正式提出了2004年度“国防采购”计划,而陈水扁执意进行的公投内容之一便是加强对外军购。台湾军购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报将就台湾军购的历史情况及未来趋势进行连续报道,敬请关注。 台湾的军事采购在岛内一直是一个引起广泛争议的话题,由于军购金额庞大,而现在台湾经济又不景气,财政拮据,因此军购问题显得特别“抢眼”。很多人质问,台湾到底要花费多少经费来购买武器?会不会充当“冤大头”? 这是过去12年间台湾军购情况。1992-2003年间,台“国防部” 在军事投资上总计编列了10003亿新台币,约合333.4亿美元,加上1992年起采购的150架F-16及60架幻影2000-5战机(共计105.1亿美元)的编外特别预算,近12年来武器采购费总计1.3156万亿新台币(438.4亿美元),平均每年约36.5亿美元。这些武器采购经费,相当大部分是用在对美武器采购上(172.2亿美元),对法军购102亿美元,其中60架“幻影”战机与中/短程导弹为66亿美元,6艘拉斐特舰约36亿美元。 根据上述数据看,过去12年来台湾的军事投资中,约有62%用于对外武器采购,其中以对美采购(占39%)为最大宗。美方出售的武器主要以防御性质为主,虽然布什政府上台后加以放宽,但仍无法符合台军提出的增加反制武器的采购需求;美制新制武器价格高昂,部分近期出售的武器如潜舰、P-3C反潜机、AAV-7(翻新)两栖登陆战车等,因装备停产因素,价格更是贵得超乎常理。法国的装备最为昂贵,仅是1992年的两笔生意就占了23%,其中拉斐特舰的优劣则颇有争议,同样的价钱可能买到全配美制装备的舰艇,买法国军舰则只买到舰体与战斗系统,舰上武器与电战系统还要自己想办法。“幻影”战机虽然性能较好,但法方迫于大陆的压力,仍然拒绝出售空对地(精准)攻击武器;且台湾当年与法方签约时,并未保留未来法方有义务应台方要求进行性能提升的权利,若法方拒绝为台军“幻影”机进行改良,并拒绝出售新一代空对空导弹(现有MICA导弹射程偏短),则“幻影”战机可能在役期未过半就趋于落伍。 军事投资金额剩下的38%虽用于购买台湾自制的武器,其中的一半用于战备支援、武器研发、战备工程、部分教育训练、部分生活设施等方面,真正用于对内武器装备采购的约只占20%,在岛内采购的主要装备是IDF战机、“中科院”各类导弹、“成功”级巡防舰、巡逻舰艇、装甲车辆、步兵武器等。 反对者批评说,台湾“国防自主”喊了这么多年,为何还要向外国军火商奉献大把银子?为什么不更多地购买自制的武器?台军方是这样解释的:台军规模原本就不大,对武器装备的需求“样多量少”,如果全部自制,绝对不符合成本效益;如果台湾自制的武器装备需求数量较少,其造价即可能较外购武器还高,而且台湾自制的武器可靠度也常受部队质疑,有时会出现边生产边修改的情况。而科技、材料与工业技术不足,致使无法设计、制造高精密武器也是一大问题;就算勉强尝试自制,许多关键技术、组件仍掌握在外国手上,既受制于人也无法外销,甚至连后勤都会受影响;而且交货期限太长,常无法满足军方需求。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