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的成绩
北京市生产总值完成36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汽车制造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异军突起,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回升,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第三产业平稳增长。现代都市农业持续发展。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7.1亿元,增长18.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16.7亿元,增长14.5%。地方企业出口73.7亿美元,增长24.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1.5亿美元,增长19.8%。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9.5亿元,增长40.6%;地方财政收入592.5亿元,增长18.2%。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2.6元,实际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6496.3元,实际增长11.5%;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村已经消除。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成效,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3%,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8.1%。
■坚持“两手抓”,取得“双胜利”
2003年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开局很好。正当我们全面推进首都现代化建设的时候,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防治非典初期,工作一度被动。4月17日,中央果断决策,决定成立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联合工作小组,统一指挥北京地区非典防治工作。与此同时,坚决贯彻“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方针,坚持“外塑形象、内聚人心”,及时制定实施针对性措施,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增长,赢得了“防非典、促发展”的双胜利。
■各项重大改革稳步推进
市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由97个减少到48个,精简比例达到50.5%。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取消56项行政审批事项,总结推广全程办事代理制,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以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地铁五号线建设全面铺开,八通线通车试运营,实现了轨道交通竣工通车40公里的目标。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61.4%。城近郊区污水处理率实现5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1.3%。60件实事全面落实。
■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经过抗击非典斗争,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了可持续控制非典的工作机制。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顺利推进。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全市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泛开展了公民道德实践年活动。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得到认真执行,重大问题通过政协广泛征求意见,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办复全国和市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702件,政协委员提案1229件。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市场化程度较低;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较缓慢,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不够协调;
三是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尚未形成多支柱支撑体系;
四是远郊区县与市区差距明显,城市化进程亟须加快,农业产业化和技术进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农民的富裕和文明任重道远;
五是水和土地等资源约束加剧,节约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亟待加强;
六是城市建设与公共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交通拥堵加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滞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落实和执行不到位成为重大安全隐患;
七是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需要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遵守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的意识需要增强;
八是政府转变职能和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的任务艰巨,电子政务推进缓慢。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立足长远,着眼当前,统筹考虑,通过发展和改革逐步加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