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会”快评之四
张天蔚
王岐山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年内完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修编。现有的规划1993年经国务院批复,原计划适用到2010年。但经过十年的实践,北京城市发生了巨变,现有规划中的许多重大目标已经实现。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发展空间却越来越窄,比如交通、环境、住房等问题和矛盾进一步激化。但这不是北京独有的,当一个城市的人口跨越1000万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类问题,许多国外的大城市也莫不如此。因此,北京需要全新的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现有规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调整和补充。在《规划》修编之前出台的《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研究分析了北京的土地及绿色资源、适宜人口密度、水资源条件与空间布局等制约条件,以及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等城市定位。在此基础上,基本确立了“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
这一战略研究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确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生态保护优先、发展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三家编制单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论证,并征求多方意见,才形成目前的方案。
在已经充分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下一步显然应该就新的规划方案进行广泛而民主的征求意见、提交审议,在充分了解各方意见、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形成最终的规划方案。因为城市规划既是一项复杂的科学难题,也是牵扯各方利益,会对不同群体造成不同影响的百年大计,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及充分的民主决策机制与过程,是保证城市规划的可靠性与前瞻性的两个必要的前提。
未来新的规划,除了要调整和补充原有规划未曾料到的城市发展难题之外,还必须改变那种不够科学和民主的决策方式,否则就可能以新的错误代替已有的错误。有了这样的过程,相信《规划》将为北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