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分析
目前个税的种种问题:起征点太低、调整太慢、工资外收入征税透明度低、没有措施鼓励人们多交税等。
目前个人所得税征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太弱,造成大部分人交税热情不高。建议把个人所得税和养老福利紧密结合起来。
个人所得税走进中国人的生活已经24年了,但是围绕着它的争议一直没有停过。本报特派记者发现,抵京开始准备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们对个税问题表现出一致的关注态度。
一些政协委员一致质疑:为什么我国经济发展了20多年,个人所得税依然是“20年不变”。他们纷纷向记者指出目前个税的种种问题:起征点太低、调整太慢、工资外收入征税透明度低、没有措施鼓励人们多交税等。而数名广东籍全国政协委员更建议出台一个全新的个税改革方案——将个人所得税与社保挂钩,鼓励人们多交税。
委员质疑
征收个税缺乏鼓励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毛蕴诗认为,目前全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普遍太低。他认为,大多数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持支持态度的,但却对20年不变的税制有所抱怨。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机制反应太慢。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它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但是,由于国家对个税的调整频率很小,目前还没有调整过。在一些城市,个税的征收对象逐步扩大到一般收入者,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就特别大。
另外,有不少委员反映,个税的征收透明度在工资这一块还算明明白白,但一说到工资外收入如劳务费、稿酬等,相信就没有多少人能明白。
据了解,由于目前个人所得税还是由单位集中代扣,不少人即使想缴税都要经过很多的手续,这样,个人缴税基本上是一笔“胡涂账”。
委员们认为,目前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太弱,造成大部分人交税热情不高。广东省邮政局局长喻军建议,在财政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情况下,把个人所得税和养老福利紧密结合起来,鼓励人们在年富力强时自觉纳税、多纳税,缴的税越多,年老时享受的社会福利越大。
改革有利
激发纳税人的缴税热情
委员们认为,上述这一办法有多种好处,一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通过个税缴交提入社保,另辟新径会使社保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二是个人利益回报的现实因素,也会使人们在年轻时愿意主动缴税。税源扩大的同时,税务部门为征收个税付出的成本也可能随之下降。
毛蕴诗认为,这一做法与经济学里的公平原则十分切合,还有利于调节国家公务员与企业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等不平衡情况。他说,目前所有有收入的人只要超过起征点都会交税,但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就明显待遇好得多,他们退休后,获得更多的养老金,晚年无忧。而其他人员在年轻时也一样交税,甚至交得比其他人都多,但是退休后的养老金却很少。这一改革办法可以解决或改善这一情况,也更有利于激发高收入人士的缴税热情。
政协委员建议
年轻人多交个税年老养老金就多
昨天,喻军、毛蕴诗等数名广东籍全国政协委员向记者表示,他们将向本届大会提交一份关于个人所得税与个人社保账户捆绑的提案,建议通过改革个税征收制度,在征收个人所得税后,以一定比例的金额划入个养老金账户。也就是说,个人所得税交得越多,退休以后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养老金。
委员们表示,这种制度其实并不是首创,在我国香港以及澳大利亚等地都有实行。因为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委员们认为还是要慎重行事。为此,喻军等委员初步拟出了一个实行步骤:第一步,建立账号确定比例,政府给每名纳税的公民建立一个包括社会养老金在内的福利账号,今后人们就可以通过这个账号随时查知已经缴纳多少个税,乃至按照一定的比例为年老时储备多少基金。这可以大大提高人们对个税缴纳的积极性;第二步,确立个税缴纳与提取社保基金的比例。因为比例太低起不到鼓励缴税的作用,过高又会使国家应收税款流失。初步考虑可设立个税回报封顶形式;第三步,扩展个税征收网点,在制度确立后,个税征收要做到像目前缴纳水电费一样方便,例如通过银行、邮局等网点甚至设立专门连锁机构,为纳税人缴税提供尽可能多的渠道。
本报记者 何雪华 何雪峰 魏黎明 北京报道
广州专家认为个税未起调节作用,建议政府有权力增税前扣除
议案精选
在现行退休养老金制度基础上增加“退休养老金与个人所得税挂钩”的规定,鼓励个人“退休前多纳税,退休后多享受”。
适当增加税前扣除项目,把个人所得税工薪收入起征点提高;建议税务部门每年给每名纳税人给予一张总账单。
记者在广州采访时了解到,由于个人所得税没有列入本次人大讨论的议程,所以今年个税进行大调整的可能性很小。
热点之一
地方有权给予税前扣除
中国税务协会理事、中山大学教授杨卫华指出,征收个人所得税的目的就是保护低收入者,对高收入者进行调节,本来可以起到公平的作用,不过目前个税由于在税法建设上存在不足,调节社会公平的作用不够理想。例如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800元,当时只有少数外籍人士达到起征点。时至今日,大部分工薪阶层的收入都超过了这个标准,因此提高起征点的呼声越来越高。
杨卫华认为,严格来说,《个人所得税税法》并没有赋予地方政府提高起征点的权力,但是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和物价水平不同,部分地方灵活提高起征点实属无奈。如果人大不打算在近期修改《税法》提高起征点,其实可以考虑在法律上赋予省级政府一定的权力,给予更多税前扣除。
热点之二
税前扣除应有更多内容
市民张先生每次领工资都有一种不平衡的感觉,因为他每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但他有一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而且他每个月都要寄钱给父母,还要交2000多元的供楼款,花起钱来捉襟见肘。而他的同事周小姐和他的收入差不多,却不需赡养父母,挣的钱全花在自己身上。张先生表示,同样的收入,他和周小姐要交一样的个人所得税,但他们的实际负担却有天壤之别。他希望个人所得税能够作出调整,减轻像他这样的纳税人的负担。
一名保险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保险界人士都在积极争取,希望可以把市民购买健康险列入个税的税前扣除部分,也就是说市民每月买健康险的钱不用交个人所得税,其实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既可以提高老百姓的保障程度,也有利于保险公司的发展。
据在香港税务局工作的林先生介绍,在香港,类似于国内个税的税种叫薪俸税,只要是受雇取得的收入都要缴税。与国内的个税相比,香港的薪俸税有很多免税项目和税前扣除,例如政府认可的慈善捐款、个人进修费用、居所贷款利息、长者住宿照顾开支和认可退休计划的强制性供款(相当于我们的社保金)等等。而且如果有子女或者有兄弟姐妹、父母等需要赡养,市民都可以提出免税申请。这样即使两个人的收入一样,如果他们的家庭负担不同,要交的税也不同,最大限度地做到社会的公平。
专家认为
广州个税1800元起征合理
据杨卫华教授分析,个人所得税应该在税前扣除的部分包括取得收入的成本和个人生活的基本费用,其余部分才应该是应税收入。根据广州市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广州市职工的人均收入达到每年2.3万元,而每个家庭的人口为3.75人~4人,每个家庭的工作人口大约是2人。按照这个收入水平,1800元的起征点是比较合理的。
本报记者 梁晖茹
相关提案精选
退休养老金可与个人所得税挂钩
广东省政协委员林万泉在今年广东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强化广东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建议》,他建议:
建立个人缴纳所得税守法情况个人档案,将个人依法纳税情况与其取得个人的其他社会活动资格的能力挂钩。具体做法是可将个人纳税守法情况记录作为其个人信用的一部分内容,在其报考公务员、申请政府贷款、微利房分配等资质审查作为参考条件;税务、工商、劳保部门进行信息互联,将个人缴纳所得税的金额与其医疗保险和养老金领取挂钩。
省政协委员焦太山今年也提交了《退休养老金与个人所得税挂钩》提案:
在现行退休养老金制度基础上增加“退休养老金与个人所得税挂钩”的规定,并且逐步加大比重,鼓励个人“退休前多纳税,退休后多享受”。
省政协委员肖学钧提交了一份关于个税收取的建议提案,他建议:
适当增加税前扣除项目,例如赡养人口、疾病或重大家庭变故产生的大额支出、教育支出和购房支出等,把个人所得税工薪收入起征点提高;建议税务部门每年给每名纳税人给予一张总账单。
本报记者 游曼妮 通讯员 张晓颖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