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遗迹中的将军坟 | 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遗迹刚评上“世界文化遗产”,当地就大张旗鼓地“策划”起了商业开发。专家们为此疾呼—— 要赚钱更要保护文物
吉林省集安市高句(读音“勾”)丽遗迹将军坟售票窗口的工作人员递过来一张收据,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们7月3日才正式对外开放,门票还在设计呢!”7月1日,高句丽遗迹成为中国第30个“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传出,小城集安还处在“幸福来得太突然”的眩晕之中。几天之后,当地人开赴省城长春,“首届集安高句丽文化旅游节”隆重推出……
也就是一夜之间,集安高句丽遗迹被推上了“重文物保护还是重商业开发”的风口浪尖。今天,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降下了帷幕,但对于集安当地政府和高句丽遗迹,却意味着新挑战的开始。
游客闻讯来“尝鲜”
长春游客小李手里攥着两本介绍高句丽历史的书,跟在人们后面爬将军坟。他听说高句丽遗迹刚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双休日特意来集安旅游。在这届“世遗”大会之前,小李从未听说过“高句丽”3个字。
在刚刚过去的双休日,来集安旅游的游客,有半数以上,是冲着“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响亮的头衔。
应当地市政府的要求,集安市旅游局周一一上班就打电话给各个景点和宾馆,了解双休日的旅游情况。“两天接待游客近2000人次,周日的宾馆入住率达到80%。”集安市旅游局副局长李学梅告诉记者。她说:“这只是刚开始呢!”
旅游开发升温快
采访李学梅,谈话被无数次打断。办公室的电话频频响起,一个电话问,如何申请导游资格,懂英语和日语的人能不能格外通融一下。又一个电话问,我开的饭店能不能成为旅游定点饭店。
李学梅容光焕发地一一接听。她向记者解释,集安底子弱,全市只有4家宾馆、5家旅行社、35个持证导游,远远满足不了即将到来的“急速发展”。“以前招商引资,谁都不愿意来这里造宾馆,怕收不回成本呀。而要申报‘世遗’的风声传出去后,立刻就有3家单位赶着来申请。7月1日刚登上‘世遗’名录,又有两家单位和我们联系,打算明年在集安造四星级宾馆。”
据了解,2002年集安市曾把当地的主导产业定位为:第一人参种植,第二绿色食品。但在今年集安市市长许才山的一次公开发言中,旅游业定位已经跃居第二。李学梅大胆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旅游将成为集安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她的理由是,丽江被评为“世遗”的当年,旅游收入增加了好几倍;平遥在加入“世遗”后,旅游年收入增加60倍。“我估计,下半年来集安的游客大概能有七八十万人,明年应该增加到200万人。”
买车筑路修机场?
集安全城只有4个红绿灯。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电动三轮车,虽也有挂着出租顶灯的小汽车,可收费标准等同于三轮车,近途1元,远途2元。由于交通、地理、历史等原因,当全国许多地方快速发展时,集安的步伐慢了几拍。
可是,一夜之间,一切都不同了。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业即将全方位地刺激地方经济。当地正在考虑大批购买新公交车辆,大力改善道路状况;甚至一度被搁置的修机场计划,也重新回到决策者的视野内。
集安的市领导7月5日赶到长春,出席了“首届集安高句丽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在“申遗成功”的喜悦中,开始“推销”集安。
在集安的一条主要街道上,一台“具有高句丽民族风情的歌舞表演”正在积极排练,准备迎接7月底至10月中旬纷至沓来的全国、全世界游客。该市还正在筹划“当一天高句丽国王”、“重现高句丽祭祀、出巡、狩猎、婚礼场面”等活动。至于当初为了“申遗”一度拆掉的纪念品铺子,不仅纷纷打算重新开张,而且规模档次都要显著提升。
“申遗”成功当天,集安几乎举城出动,上街游行庆祝。
遗迹不是“摇钱树”
“申遗”之前,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城集安平静如水。正是这种淡泊,使高句丽遗迹得以保持其原始、质朴的风貌。“申遗”成功后,声名鹊起的荣耀和巨大的开发前景,仿佛投向水面的大石块,激起了圈圈涟漪,也带来了点点疑问和担忧。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历史研究所所长、集安高句丽遗产保护区首席规划师陈同滨说:“我们只能保护文物本身和它周围的环境。以后能否保持现在这个效果,要看当地的管理水平。”她明确表示,如果旅游摊点过多,肯定会破坏遗产地的风貌。
为高句丽文物保护倾注大量心血的中国文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高句丽文物本体保护工程技术总负责人付清远,一谈到申报之后怎么对待文物,声音立即响亮不少:“高句丽遗迹将来的命运,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申遗’成功不是终点,我要问一问地方政府,是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呢,还是把开发经营放在第一。把‘世遗’当作‘摇钱树’肯定是不对的。”
“保护和发展本来没有矛盾,之所以产生矛盾,就是没有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希望人们记住,保护永远是发展的前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本届世遗大会特别观察员谢辰生的辩证法不知能否唤醒有关人士的平常心。
可是,从集安当地政府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从集安有关部门招商引资的兴高采烈,从“首届集安高句丽文化旅游节”的趁热打铁,我们不难看明白文物保护专家眼睛里的忧虑。(记者/任湘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