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凌 北京报道
●对话动机
1998年,经济学博士梁言顺写作《低代价经济增长论》一书,今年2月,这本书被推荐给中央党校举办的中共省部级官员“科学发展观”培训班的学员们。被推荐的原因是它提出了可为“科学发展观”注脚的一些理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信息不对称”理论创立者麦克尔·思朋斯也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书填补了现代经济学增长理论的“代价”空缺。7月21日,记者与此书的作者梁言顺进行对话。
对话人物
梁言顺,42岁, 山东泰安人,1997年获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党校研究室主任,《低代价经济增长论》作者。
《低代价经济增长论》,199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2月再版。书中主要观点是经济增长必须考虑代价问题。作者分析了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 并提出通过资源循环使用、环境循环净化、 保持人口适度零增长,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扩大增长、经济低代价增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省部高官培训 推荐了我的书
新京报:最近,《光明日报》以较大篇幅登载报告文学《永远的红树林》,介绍了你的著作和经历。里面提到你的著作在中央党校 “科学发展观”培训班上被推荐给省部级学员们,并受到了广泛关注,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梁言顺(以下简称梁): 今年2月20日,为了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中央组织了省部级领导 “科学发展观”学习培训班, 为期一周,参加学习的177名学员都是省部级正职领导,包括几位政治局委员。温家宝、曾庆红、曾培炎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到班上讲话。 班上给学员们推荐了四本书,内容都与“科学发展观” 有关,其中一本是我的《低代价经济增长论》。
新京报:除了这些正省部级领导,《低代价经济增长论》是否引起了更广泛的地方官员的关注?
梁:确实是这样,比如山东一位市长表示要出钱邀我到当地办研讨会,还有湖北某县的县委书记, 想邀请我去把当地作为一个实践“低代价经济增长” 的试点。
新京报:你的著作在针对高级别官员举办的“科学发展观”培训班上被推荐, 你认为你的理论和中央的“科学发展观”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梁:“科学发展观”现处于破题阶段。我这个理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 “科学发展观”中的一环,我个人理解也可说是“科学发 展观”的一个注脚。这本书的第一版是在1998年,当时胡锦涛还担任着中央党校校长,我曾呈送了一本书给胡锦涛本人。
新京报:党中央重点提出“科学发展观”,有哪些现实原因?
梁:实际上是目前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代价很大,尤其是能源问题,非常紧张,比如说石油资源,现在的储备很少,很危险。一旦发生危机,可能导致国民经济重挫。在那个学习班上,披露了一些数字, 是要让大家通过一周的学习, 有出汗、坐不住的感觉。
另外,非典等事件也让中央意识到,经济社会需要协调发展,以前对抓经济比较重视,对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投入不足,核心问题就是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问题, 归根到底又是要以人为本的观念问题。
新京报:你处在中央党校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使得你的理论可以很直接地得到来自从高层到基层官员的关注,这使你的理论获得了普通学者难以获取的操作途径。
梁:确实是这样,10年前我自己也想不到,自己的研究有一天会顺应党中央的理论方针,“经济学是致用之学”这句话的意义,我现在也更加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