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力
(赵小兵:何力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物——在市场不是很看好的环境下,在已经有了《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的情况下,《经济观察报》能做得成功,有这样的影响力,可谓成果斐然。我前不久参加他们的三周年庆祝,也很感慨,我在观望和迟疑中看到他们一步步走到今天。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投资的成功、一个运营的成功。今天何总代表过去几年中一个新创媒体投资成功的出色案例。这可能会对未来中国财经类媒体的发展起到相应影响。《经济观察报》既是资本市场的报道者,自身又有一个资本积累过程,对于这个话题很有发言权。)
媒体投资的新动态:成为完全的企业主体
刚才李颖关于资源获取的说法非常有趣。IPO和私募的次序选择,其实正好暗合了目前中国整个传媒市场或者说传媒投资市场临近转折但是没有完全转折的这样一个时期。过去传媒投资显然都存在一个问题:报纸或媒体作为国家的事业单位不存在股权的概念,不论上市也好,私募也好,传媒投资采取的方法通常都是把媒体的经营业务剥离出去注册一家新的公司。比如《中国计算机报》社不能上市,而赛迪传媒是上市公司。
但自从去年以来这种情况开始变化。一些媒体随着文化市场的改革,可以直接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了。我听说不久将要创刊的《第1财经日报》就是国家批准的企业化改革试点,它不再是事业单位,而就是一个企业,非常明确的企业。这样的改革陆续还会有一些。市场上有几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经过政府批准进行试点,由原来的事业单位改为有限责任公司;还有一种跟当地的环境市场和媒体领域有关,比如《经理人》杂志现在就是“《经理人》杂志有限责任公司”,其实已经没有《经理人》杂志社这个概念了,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它的公司治理非常清楚,股权结构也非常清楚。其主办单位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变成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过程之中解决了公司治理问题,包括工商登记,去年全部做完了。这样的案例在市场上也能看到一些。《电脑报》是另一种典型的代表性,它正处在变革的边缘,它本身还是事业单位,正在朝公司制前进。这就是媒体投资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即正处在转变时刻。事实上,既往媒体投资把媒体经营和内容分离开模式,从长远来讲还是会产生一些问题的。
我们《经济观察报》确实有很多特殊的地方,比如山东三联集团作为山东几个大的计划单列企业之一,它不仅仅是《经济观察报》的投资人。这其实是这张报纸第一步取得市场成功很重要的因素。
《经济观察报》发展到今天,我个人觉得,现在仅仅解决了创业阶段的基本问题,而如何从创业阶段到企业稳定成长,到长期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好。《经济观察报》成长中的最大优势就是投资方开明、体制新、效率高、团队敬业。但在资源上存在先天的不足。我认为整个目前南方报系是国内媒体市场上新闻资源整合最好的一个报业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乃至《南方日报》,在新闻资源的利用、协调、发布和效率上我认为是做得非常出色的。《经济观察报》在外部没有任何资源,只是由于它最开始内部的机制解决得比较好,效率和信任度都比较高。我们2001年2月底获批,3月份员工开始上班,4月16号开始出报纸,一张报纸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筹备,内生爆发力量非常强。但它所缺乏的就是相关的配合资源,自己成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的成长动力就会衰减,如果没有外部资源的配合和支撑,在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上快速发展就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