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同志: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病号饭”都是密切官兵关系的一项有效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众口难调”的今天,一直被文学作品或影视片中所定格的鸡蛋面条———“病号饭”,官兵又是如何看待它的呢?众说纷纭“病号饭”
入夏以来,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南大部分地区空气潮湿,流感病毒乘机肆虐,一些体质较差的战士遂被传染。笔者来到警卫连二班,见到已患流感的战士郭楠滨,身体十分虚弱。切入“病号饭”的话题后,这位来自鱼米之乡的小伙子一脸无奈:“入伍一年来我生过3次病,每次都是鸡蛋面条,实在不想吃,可不吃又饿得慌。”接着他又补充:“也难怪,部队不比家里,能这样做已很不错了。”当笔者问他想吃点什么时,小郭腼腆地说,就想喝一碗老家的绿豆汤。
不仅如此,保管二队战士张劲松一提起鸡蛋面条就挠头。小张是湖南人,天生就对面食不感兴趣,没想到生病后,炊事班给他做的“病号饭”还是鸡蛋面条。碍于情面,他只象征性地动了动筷子,并问道:“都啥年代了,‘病号饭’咋就不能变一变?”炊事员也一脸不高兴:“连值班员就是这样通知我们的。”
在调查的7个连队中,有5个连队的“病号饭”多少年来就是鸡蛋面条。为什么如今不怎么受欢迎的鸡蛋面条却又长盛不衰呢?码头中队司务长骆顺林这样解释:“这是部队的一项传统,多年来,一直如此。再说连队食堂大锅大灶,做小锅饭不方便,来点鸡蛋面条方便又快捷。”
不过,对河南、河北、山西籍的战士来说,鸡蛋面条还算说得过去,这跟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可卫生队主治医生熊纯初提醒,把鸡蛋面条当“病号饭”,不但要因人因时而异,而且要因病而异,比如高烧没退的病号,吃鸡蛋面条,反而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病号的口味你知否?
医学研究证明,人体在生病的时候味觉系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导致味觉功能失灵,食欲减退。有时,远离家乡的战士生病后,难免会勾起对亲人的思念,反应到味觉系统上便转化为对某种特色食品或是家乡饭菜的渴念。故而一份可口贴心的“病号饭”,不仅能稳定病人情绪、缓解思乡之情,而且还能使病号配合治疗。
那么,病号究竟吃些啥好呢?该库100份问卷调查显示,病号希望的并不是价格贵重的菜肴,如今的社会化保障和伙食标准完全能够承受,即使是驻地较为偏僻的部队在采购上也不成问题。在“生病后你最想吃点什么”一栏中,除13名战士填写了诸如熏腊肉、冬笋汤之类的地方特色菜外,大多数人填写的都是连队炊事班完全能够胜任的家常菜,有6人最简单的要求便是绿豆羹、蛋炒饭。看来,“病号饭”在战士眼里最重要的是可口贴心。
油料更生队战士黄桃喜对“病号饭”自有一番见解:战士生病了,做点病号饭是最起码的关心,但具体做什么应征求战士的意见,绝不能以连队干部的喜好而转移,也不能按照连队的惯例来行事。
一碗“病号饭”看上去微不足道,但做好却不容易。部队战士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生活习惯不同,爱好各异,正所谓“众口难调”:南方的爱吃米,北方的爱吃面,四川的嗜麻辣,山西的好饮醋,山东的喜欢大葱……虽不是山珍海味,但吃一碗家乡饭,要的是亲情。生活中,许多战士道出了共同的心声:“病号饭”应该引起领导重视,“病号饭”应该改进!要的还是心与爱
令笔者感到欣慰的是,保管一队有87%的战士对该队的“病号饭”表示“满意 ”或“基本满意”。带着好奇,笔者来到了该队。
提起“病号饭”,大家都竖起大拇指。老战士张垣礼深有感触地说:咱队的“病号饭”能治“病”,治“想家病”最有效。战士葛锐入伍来到该队,高强度的训练加上水土不服,致使他高烧不退躺在床上,不禁想起家来。这时,炊事班长朱建琴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麻辣鲫鱼汤,让他这个嗜食辣椒的湖南小伙吃出一身汗,病很快好了,也不想家了。事后才知道,为了烧好这顿饭,炊事班的同志可费了一番周折。
朱班长是个二级厨师,烹饪南北风味饭菜都有一手,他还经常到班排了解战士对饭菜的意见和要求。炊事班专门备有笔记本,上面记载着连队哪个同志生过病,生什么病,忌什么食,是哪里人,喜欢吃什么。有时候,为了做好一份“病号饭”,他还专门请教军医,难怪战士们都夸他。
队长陈先发对我们说:“年轻战士生了病,情绪常常不稳定,最需要关怀,做好‘病号饭’看上去是件小事,却能体现出部队的温暖,战友的情谊。”山东籍战士李佳乐从机关下到连队不久便患了牙痛病,朱班长烧了他最爱喝的鱼头豆腐汤,他说:“没想到,远离父母来到部队,还能享受到跟在家一样的关爱。”
朱班长介绍说,坚持“病号饭”制度是我们队的光荣传统。教导员涂云龙说:“这不仅仅是个传统问题,只要带兵人将心比心,用心尽心,‘病号饭’即使不划进传统的范畴,也不难解决。关键是把战士当成自己的亲兄弟,设身处地为战士排忧解难。”
海军某油库政治处 汪增宏、彭海(解放军报 2004年08月25日 第8版)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