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傍晚时分,记者置身大平矿难现场,看着那些极端痛苦、悲哀的矿工家人,那些抱着孩子,眼睛紧紧盯着井口盼望亲人归来的矿工妻子,我们的心灵被震撼了——人们不禁要问:事关148条生命(最新消息:死亡的矿工人数已经达到77人,其中68具遗体已经升井,仍有71人下落不明)的大平矿难,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作为全国重点煤炭企业的郑州煤电(集团)公司,是否真的做到了“安全为天、预防为主”?去年以来,记者一直在关注河南省新密市附近地区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其间与郑州煤电(集团)公司有过长期的接触。
如今,如实记录这段接触,以及接触中的所见所闻,也许对于了解当前煤矿的安全生产现状有一定价值。
看到《新密“煤患”揭秘》报道,郑煤认为是“小煤矿的事”
2003年上半年,本报记者一行深入到群众举报投诉最多的新密市,进行了长期的调查采访,结果发现该市小煤矿关闭整顿流于形式,“四证”不全的煤矿照常生产,政府人员参股办矿,权力渗透包庇袒护严重,致使已被关闭整顿的小煤矿死灰复燃,恶性事故接连不断。2003年6月16日,本报在《法治时空专刊》刊登了《新密“煤患”揭秘》一文,引起了国务院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王显政,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副省长史济春等领导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此事认真查处,做好煤矿专项治理整顿工作。2003年7月2日,河南省在平顶山市召开了全省煤矿专项治理整顿现场会,决定开始实施煤矿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在2003年11月20日前,对所有违反煤炭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及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小煤矿一律依法关闭。
在我们的调查采访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作为国有正规大矿,郑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煤矿,同样存在着硬件投入不足、安全欠账严重、安全意识不到位等问题,以及较为严重的内部人员吃里扒外,向地方小煤矿矿主泄露国有矿矿藏分布图纸、开采计划、作业进度,甚至于有人参股地方小煤矿,以至于小煤矿矿主得以滥采乱挖,越界开采,和国有大矿争采抢挖,从而给国有大矿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和资源损失等一系列问题。
本着负责的态度,《新密“煤患”揭秘》一文发表后,本报记者一行曾经专程到郑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郑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层进行交流。然而,郑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对我们调查采访中所了解到的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却不以为然。一方面,他们认为,小煤矿应该严厉整顿,整顿关闭小煤矿对国有大矿有利;另外一方面,他们认为,《新密“煤患”揭秘》一文涉及的安全事故问题,主要是地方乡镇、个体“小煤矿的事”,国有大矿没问题,安全是有保障的;至于内部人员吃里扒外、参股小煤矿的事,他们认为哪里都有,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是,就在他们认为是“小煤矿的事”的时候,堂堂国有大矿郑州煤电(集团)米村矿,竟然一个月之内连出三起事故——
首先是发生了一起上班拥挤踩死人的惨剧,两人死亡,十余人受伤。记者就此采访米村矿副矿长钱太平,钱太平说,煤炭是高风险行业,煤矿哪儿有不死人的?记者一头雾水,想了大半天也没有找到其中的内在逻辑:这上班拥挤踩死人,与煤炭行业的高风险,扯不上边啊!
此后不到10天,又发生塌方事故,3名矿工死亡。
不久,矿车又挤死一人。
对于这些事故,米村煤矿并没有实事求是,如实上报,而是少报、瞒报,赔一些钱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