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在东亚军事调整、美国反对欧洲解除对华军售等问题,可能恰恰是美国下一届总统在准备解决伊朗和朝鲜问题时,逼迫中国在外交上做出致命妥协和让步的筹码。
进入《环球军情》社区发表评论
虽然中美关系没有像以往那样成为本届美国大选的中心话题,但是,美国下届总统政治日程表上的几个关键词都与中国有关,这意味着在大选中轻松过关的中美关系将在未来面临着严峻挑战。
尽管没有人怀疑,台湾问题是美国下一届总统无法回避的,但是除了台湾问题,关乎中国安全环境的,也许还有美国下一届总统不得不解决的伊朗问题和朝鲜问题。如果按照近年来美国总统必然要对外发动战争的规律推断,一旦美国新上任的总统准备对伊朗和朝鲜动武,对于中国而言,不能不是安全上的阴影。关于这一点,从美国智囊机构的一些报告中实际上已经得到印证。
伊朗问题是第一道坎
美国“尼克松中心”最近发表的一篇题为《面对国际安全危机的中美关系》报告称:尽管美国总统布什把伊拉克和伊朗都冠上了“邪恶轴心”的称号,但是与巴格达相比,要对伊朗方面实行高压政策,将受到更多来自北京方面的阻力。并非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对于北京来说都是一视同仁的,伊拉克在北京利益光谱的一端,而伊朗则在另一端。
报告认为,如今,北京方面已经日益意识到中东地区的重要。首先,中国迅速增长的经济产生了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自从1993年起,中国就逐渐开始更多地依赖进口石油以满足国内需要。根据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估计,到2020年,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将与美国持平。中东已经成为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地,中国像美国这样依赖进口石油的时候即将来临。
其次,与中东地区数亿穆斯林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北京来说也至关重要。这不仅将加强中国的外交杠杆,而且也将进一步让中国不会成为中东政府或者恐怖组织的目标,这些人可能会策动中国国内1900万穆斯林搞分裂运动。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北京寻求在华盛顿入侵伊拉克问题上尽量保持低调。但是华盛顿方面不能因此就认为北京在伊朗问题上也将采取与伊拉克同样的态度。伊朗与中国之间存在着非常深厚而且长期的关系,而且伊朗是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之一。综合其他因素考虑,伊朗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最坚定的伙伴。随着德黑兰处在萌芽状态的核武器项目日益受到来自华盛顿、欧洲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严密监视,华盛顿的决策者们在希望获得北京的支持甚至默许对伊朗采取强硬政策前,应该仔细认真地考虑中国在伊朗和中东地区的利益和兴趣。
10月5日,美国企业研究所近东研究员迈克尔·莱登在美国《国家评论》上发表了一篇《伊朗,什么时候》的文章,极具煽动性。莱登曾先后在美国国务院、五角大楼以及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文章开头用大量的篇幅首先赞颂了布什的反恐政策,声称布什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树立了反恐战争的经典模板,即以武力摧毁恐怖政权,随后重建民主的模式。很显然,作者是在向美国政府提出对伊朗动武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