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据《三秦都市报》报道,陕西省汉滨中学初三(2)班学生周某,由于在前些天被评为班上“最差学生”而服毒身亡。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震惊了。评选最差,这是对孩子们的心灵的摧残。那些教育者们,就没有想到,他们这样做,孩子们是否承受得了?也许他们要辩解,现在社会上不到处都在搞末位淘汰制吗,我们学一学就不行?可是,用对待成年人的方法来对待各方面还远未成熟的少年,合适吗?你们考虑了少年的承受能力吗?
类似愚蠢的教育方式,国外也同样存在。名震全球的爱因斯坦,当年也差点淘汰。
爱因斯坦的孩提时代,德国学校的教学十分死板。爱因斯坦对这种沉闷的学校生活充满了厌倦。他除了数学、物理出类拔萃外,其他课程可以说一塌糊涂。教他希腊文的老师对他厌恶之极,在课堂上骂他说:“爱因斯坦,你这个鬼样子,怎样成得了器!”一次,在一堂很枯燥的课上,爱因斯坦一下走神,自顾自地傻笑着。老师被他的举动激怒了,涨红着脸说:“爱因斯坦,你笑什么!”爱因斯坦辩解:“我没有笑你啊。”“你还狡辩!”老师火冒三丈,“哪有这样不尊重老师的!有你这样的学生,真是做老师的耻辱!”
好在爱因斯坦不但智力超常,而且心理承受力也超常,不然,上吊自杀,怕难避免!那样的话,可是世界巨大的损失。
可怜的周某也许不是天才,但目前还在学校享受周某一般待遇的许许多多中小学生,会不会有爱因斯坦一样的天才存在?他们的巨大的创造性的才华,是不是被扼杀在了摇篮里?答案也许不难肯定。
我们来看一个事例:罗纳尔是个成绩很差的中学生。一次,有一个很有名的人才学学者罗森·索索尔到班上,预测罗纳尔等5名同学将来会成大器。据说罗森有种神奇的仪器,对人们将来是否能够成功预测得非常准确。“罗森说我会成大器的”。从此,罗纳尔就一直以罗森的话来激励自己,很快,他的成绩就跃居班级前几名了。15年后,他在哈佛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在毕业典礼上,他见到了久违的罗森教授。通过了解。罗纳尔才知道,那5名被预测会成大器的学生只不过是罗森教授从花名册上随便勾出来的。结果是这5人除了一人因车祸而亡外,其他4人都成功了。
罗森教授这个实验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实验。它让我们看到了鼓励激发潜能的奇迹!
其实,教育最需要爱心,鼓励等爱心行为,有时能使不是天才的人,成为杰出人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未来的杰出人才,就捏在你们的手中,小心,别用诸如评选最差这类愚蠢的方式,毁了中国未来的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