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报道】 长江支流污染负担正在明显加剧,干流近岸水域污染已在威胁着城市用水安全,昨日,国务院三峡管理司黄真理副司长在南京举办的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上指出,环保部门对于381个断面水质的评价结果表明,20%的长江断面水质已为五类水,半数以上的生活污水未达标排放,而南京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江段水域污染尤其突出的五个城市之一。
长江成了大污水管道
长江流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流域经济带,但是沿江地区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情况下,往往对环境问题考虑放在次要地位,长江污染加重的趋势没有根本性的扭转。沿江城市将长江变成了一个大的“污水管道”,上游污染中游,中游污染下游,目前沿江分布着六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上海、南京、仪征等石油化工基地。黄真理指出,幸亏长江干流的年径流量丰富,稀释净化能力较强,目前长江总体水质仍好于其他领域。但是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整个流域的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和局部缺水三大问题日趋突出。
南京近岸污染威胁用水安全
长江干流的近水岸是不少沿江城市的取水口,但是目前长江的污染情况是:近岸水域污染远远高于江中,环保部门对381个断面水质评价结果,只有53%的断面达到三类以上水质,20%的断面为五类水质,干流沿岸城市污水排入量约占全流域排放总量的50%,由于半数左右未达标排放,干流近岸边形成了600公里的污染带,沿江城市的500多个取水口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黄真理说,这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加之上游污染的累积,情况就更加严重,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攀枝花这五个城市的沿江段近岸水域污染尤其突出。南京江段近岸污染带长达100多公里。
取水口被逼屡屡搬迁
黄真理指出,除了工业不达标排放带来的点源污染,另外农业面源污染正在逐年增加,长江流域化肥的使用增长,使得江河富营养化程度提高,长江流域的鱼类捕捞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40多万吨减少到目前的10万吨,珍稀的白鳍豚已濒临灭绝,而工业和生活污染治理的滞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出现了水质性缺水,长江中下游平原一些人口稠密的地区,近水域污染使水源地及其取水口屡屡搬迁,黄副司长说,南京也曾出现过水质性缺水而搬迁取水口的现象。
沿江开发应和长江保护平衡
南京的沿江开发和长江保护如何平衡,黄真理副司长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在深入论证基础上的总体规划应有长远的考虑,应给后人留下一个可以变动的环境容量空间。二是不同行业、部门之间还要制定专项的规划,码头如何运用、沿江商业如何开发、两岸如何保护都要专项考量。三是一定要保持河流的自然性,黄副司长说很多河流的治理都将护坡、河底水泥化,人工的痕迹太过明显,目前北京的水泥护坡已经开始拆除,南京应该在开发、治理的时候以此为鉴。金陵晚报记者 王君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