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当美国政府15日传出国务卿鲍威尔正式递交辞呈,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将接掌国务院的消息后,《华盛顿邮报》的第一个反应是美国的外交政策将面临变局,缺少了温和派代表人物鲍威尔,布什政府在第二个任期的外交政策将变得更加强硬。
美国智囊人士普遍认为,缺乏实际外交经验的赖斯从幕后策划的“智囊”成为走上外交前台的“主角”,面临的考验自然不小,不过她拥有其前任所没有的最大优势,那就是总统的绝对信任。对于布什政府这次外交班子的重大调整,美国媒体有着自己的解读和分析。
布什为何相中赖斯?
布什选中赖斯接替鲍威尔出任国务卿已在美国媒体的预料之中,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既有赖斯和布什之间非同寻常的“君臣关系”和“师生之谊”,也有布什在第二个任期的组阁思路——只选择自己信任的人。
早在布什担任得克萨斯州州长期间,赖斯就是他的对外问题顾问。自从布什入主白宫后,其制定的外交政策几乎全部由身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赖斯一手主导。美国媒体认为,赖斯事实上是布什在外交事务方面的老师,布什的外交政策从头至尾都深深地打上了赖斯个人风格的印记。
身为布什家族的“两代元老”,赖斯工作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伍德沃德在《进攻计划》一书中描述道,“她没有结婚,也没有直系亲属,似乎她在白宫西翼的办公室里一天24小时随时听候总统召唤,陪同他出国访问,周末去戴维营或是他在得州的农场”。
正是这种特殊的私人关系,使得赖斯深受布什信任,而布什也几乎对赖斯言听计从。
《纽约时报》分析认为,赖斯可能会成为美国历史上和总统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务卿,其合作的默契和私交的深厚将超过基辛格和尼克松的关系,甚至只有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和他出任司法部长的弟弟之间的关系才能相提并论。
这种特殊关系使赖斯在主管国务院期间可以随心所欲地大展拳脚,而不必像鲍威尔一样担心会受到各种力量的牵制,或者“违心”地推行自己并不赞同的外交政策。
美外交政策如何变化?
在赖斯接任国务卿后,美国媒体和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是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否会因此出现变化。《纽约时报》将赖斯和鲍威尔的外交思路进行了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变化会有,但不会很大。而《华盛顿邮报》的分析则认为,赖斯出任国务卿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将更加趋于强硬。
在白宫的圈子中,赖斯既不是典型的“鹰派”,更不是“鸽派”。她一度和切尼、拉姆斯菲尔德关系紧张,也和鲍威尔产生过矛盾。赖斯的助手说,虽然她曾经多次帮助鲍威尔来对付“鹰派”人士的挑战,但并不意味着她赞同鲍卿的主张,她只是不希望看见国防部过多地干预美国的外交政策。
《纽约时报》的分析认为,赖斯现在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无意参加4年后总统竞选的副总统切尼在第二任内不会有太大的作为;而拉氏即使继续留任国防部长,也不会干得太长,在这种情况下,深受布什信任的赖斯领导的国务院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外交就走上前台,而武力很可能成为后盾,这是和布什政府第一任期以武力为基础的外交政策最大的不同。
在重大的外交事务上,赖斯和鲍威尔的观点比较接近,但也存在分歧。
美国对华政策包括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有很强的连续性,不会因为美国现任国务卿鲍威尔的辞职而改变,但继任者赖斯能否继续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美中建设性合作关系,处理可能出现的摩擦则有待观察。
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赵穗生认为,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以来,其对华政策的主轴已经形成:与中国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把中国看作全球反恐战争中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认为“台独”是麻烦制造者。这些看法在布什政府的安全班子中已形成基本的共识,基本上反映了布什政府安全班子的共同看法。
赖斯和鲍威尔都极力主张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所不同的是鲍威尔的政策更加平衡,向以色列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而赖斯上台后,压力的天平可能会倾斜到巴勒斯坦一方。
在和欧洲国家的关系上,赖斯赞同鲍威尔的观点,认为应该改善和加强双边关系。
在伊朗核问题上,赖斯说服布什支持鲍威尔的做法,默许欧盟和伊朗进行谈判。
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上,赖斯同样支持通过六方会谈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所不同的是,她更倾向在谈判的同时积极进行武力准备,通过双管齐下来达到谈判目的。
此外,赖斯比鲍威尔更加相信实力外交。她曾经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指出,美国就应该凭借实力进行外交。
国务院和国防部矛盾化解?
鲍威尔出任国务卿期间,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的矛盾空前尖锐激烈,分析人士认为,在赖斯出任国务卿后,这种矛盾会自然消除。
但是,美国企业研究会副主席丹尼尔·普莱特卡却认为这种矛盾并不会随着赖斯的上任而烟消云散,尽管双方之间在理念上的差距和冲突可能会大大减少。
事实上,赖斯和拉姆斯菲尔德之间一直存在着许多矛盾,但并不如鲍卿和拉氏之间的关系那么紧张。部分分析人士认为,当赖斯从幕后高参成为国务院一号人物后,她和拉氏的矛盾就会再次浮现出来,但这次占上风的很可能是赖斯。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