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审计署再次公布了针对国务院4部门2003年的审计结果牞这已经是今年以来审计署第三次公布审计报告,而在历次的公报中,若干部委、部门的问题被揭露出来。审计报告的公布固然体现了体制透明度的加强,是一种进步,然而,在经历过多次审计报告公布之后,我们不禁要问,没有违规的部委还有多少?
做这种猜测并非牵强附会,或者有任何恶意动机,这是基于历次审计报告公布基础之上自然而然所产生的一种合情合理的推理。部委不是绝对的权威,理应接受监督与质疑。
近年来,每次审计报告的公布都会在社会上产生深刻的震动与广泛的影响。这些案例充分暴露了对部委资金使用监督不力所潜伏的体制性痼疾。现在的问题是,要面对并解决这种体制性痼疾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与策略。如果忌惮于审计报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果,那么审计署的工作则将面临更大的困难甚至会有审计报告变成一张废纸的局面。此前国内也有媒体报道,审计报告公布后有很多部门的纠改工作并不积极。这充分说明了在政府内部推行监督制约机制所面临的重重阻力。而如果真正要实现阳光政府、透明政府则必须在近年来审计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不能有任何迟疑。
提倡建设透明政府、阳光政府,在人大、政协的监督基础上加强政府内部的自我监督与纠察制度也是大势所趋。审计风暴已经不止刮了一次,而它最终走向一种成熟的制度监督的时候,必然是所有政府部委、部门的违规行为都会曝光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将是部门权力运作与财务收支更加规范的阶段。再到审计报告公布的时候,我们也许不用再问“还有几个部委没有违规”了,问题部委或者部委的问题也将极少存在。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