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鲁园零工市场里人潮涌动,2000多名农民工组成的求职队伍中,若干个小群体围在一起认真交谈着。原来他们不是在和用人单位讨价还价,而是向劳动部门工作人员咨询劳动保障的有关政策问题。
这是在沈阳市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专项行动上出现的一幕。沈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处副处长刘雁告诉记者,农民工投诉盲目“乱求医”,不签合同没有文字材料说不清,拿着“白条”却不知道所干工地的真正法人。上述情况已经成为最令劳动部门头疼的三大“顽疾”。
顽疾一:法律知识淡薄
据调查,由于大部分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导致他们普遍法律意识淡薄。在务工的过程中,农民工既不懂得在事前查看雇主的相关证件、工程手续和审批文件,也不懂得在受雇过程中保障自身的安全及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更不懂得在事后合法地追讨应有的收益。
刘处长强调,不管政府部门如何加大维权力度,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应该自己学法知法。要学习法律,尤其是《劳动法》等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被侵害以及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顽疾二:不签劳动合同
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甚至有的农民工连其涉及的工地地点、项目名称及承包公司和法人等基本资料都“一问三不知”,这给劳动部门处理拖欠事件带来很大难度。
刘处长说,一方面农民工认为只要干一天给一天工资,口头约定即可,没必要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拒签合同,以此规避法律,这在私营企业中尤为突出。由于缺少有效证据,很多维权行动往往无果而终。因此,农民工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并针对劳动工作的内容、报酬、期限、双方责任等作出明确约定。
顽疾三:讨薪“乱求医”
“不管什么原因,只要发生工资拖欠事件,都要找劳动部门解决,这种盲目投诉乱求医的现象已经成为农民工讨薪的极大障碍,劳动部门处理起来也特别费事。”刘处长告诉记者,全市目前每天可接待农民工投诉二三十起,但其中九成以上都涉及包工头之间的经济纠纷、工程款拖欠等,不属于劳动部门的受理范围。
刘处长提醒农民工,讨工钱得先找对部门找准对象。如果遇到工程款拖欠的最好直接找建委帮助,包工头之间的经济纠纷则要直接到当地法院起诉,属于工资拖欠可以直接找劳动部门协助解决。这样投诉投对了部门并且将所要投诉的对象的公司名称、法人等情况讲清楚,才能尽快地解决相关拖欠款项。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