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岛内最近奇谈怪论层出不穷,最荒谬绝伦的,当数“国父是外国人”这一议题。事情缘起于台湾教育部门日前公布的2006年度新版高中历史课程纲要,将“台湾史”与“中国史”分开,除将孙中山创建中华民国的历史放入“中国史”外,同时将“台独”分子奉为“台湾地位未定论”法理基础的《旧金山和约》等正式列入新的历史课程中。其间,陈水扁又大放厥词,称:“中国不是本国而是敌国”,更有甚者,声称:“孙中山是外国人,称他为‘国父’只是表示尊敬。”台湾舆论大哗,民众调侃:一觉醒来,“国父”成了外国人。凡此种种,被台湾媒体形象地称为“历史大翻修”。
历史大“翻修”,意欲何为?无他,推行“文化台独”是也。专家指出,所谓“文化台独”,是一种以确立“台湾主体性”为价值取向,以“去中国化”为显著特征,为“政治台独”制造舆论和理论基础的社会文化思潮。
陈水扁当局上台以来,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推行“文化台独”的动作频频:从以通用拼音取代汉语拼音,到公务员考试取消“中国科目”,目的均在于利用“文化台独”割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文化、历史联系,进而扩大分裂主张在岛内民众中的影响。
应当看到,与“政治台独”和“法理台独”相比,“文化台独”的形式较为隐蔽,危害却同样严重,影响更加深远。对于“政治台独”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大多数台湾民众都能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而“文化台独”的破坏性后果并非立竿见影,因而不容易引起民众的警觉。另外,“文化台独”片面强调“本土意识”,迎合了某些台湾民众特殊的社会心理,有很大的欺骗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岛内分裂势力近来变本加厉地利用学校教育推行“文化台独”,在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灌输“台独理念”。
陈水扁当局的满纸荒唐言,激起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强烈愤慨。岛内民众强烈质疑,有识之士大张挞伐,海外华人同声谴责。国台办发言人严正指出:所谓改革台湾的教育,解决国家认同的问题,它的政治用意就是要把台湾的教育变成“台独”思想教育。但无论“台独”分裂势力使用何种伎俩,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这一国际社会公认的历史事实。
事实证明,“台独”分裂图谋不得人心。“国父是外国人”已经成为滑天下之大稽的笑柄,陈水扁当局也不得不改口以收拾残局。不过,正如国台办发言人所言:陈水扁的“台独”本质从未改变,一旦认为有机可乘,他便会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对此,人们不能不保持高度警惕。(五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