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海清
摩洛哥王国的四皇城之一——马拉喀什本月初迎来了一批阿拉伯世界的文化精英,在这里举行了第三届阿拉伯思想大会。马拉喀什在12世纪中叶是阿尔摩哈德王朝的京城,选择这座有近千年历史的阿拉伯古城作为会址,自然更能体现主办者旨在发展阿拉伯文化的愿望。
尤为人们瞩目的是这次大会的“关键词”——“变革”。来自20多个阿拉伯国家的思想家、艺术家和学者围绕“处在变革文化和文化变革之中的阿拉伯民族”、“基于变革文化的阿拉伯未来”和“文化变革及其机制”等问题进行了为期4天的辩论和交流。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首先源于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同时,还有赖于不断吸收、融汇其他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这种有别于故步自封的文化认同观,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全人类新文化的创造。传承和交融的过程,就是变革的过程。变革,是各民族自觉、自主的举措;外力可以起推动、促进作用,但变革不是在外部压力下接受另一种文化模式的被迫行为。
阿拉伯思想基金会主席阿卜杜勒·阿齐兹正是从担心阿拉伯文化会遭到强行改造出发,在会上提出了必须区别“变革文化”和“文化变革”的观点。
没人会以为这是玩文字游戏。
就好比在“女权主义者”眼中“妇女解放”全然不同于“解放妇女”那样(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在阿齐兹先生看来,“变革文化”和“文化变革”更是截然相异的两码事。他说,“变革文化”是一种乐于接受和顺应变革的文化,是阿拉伯民族固有的,而“文化变革”则是外部力量试图强加给阿拉伯民族的。阿拉伯民族可以接受“变革文化”,但拒绝“文化变革”。
阿齐兹的讲话被当地舆论看作是在批评美国提出的“大中东民主计划”。12月11日,关于这项计划的“未来论坛”也将在摩洛哥举行。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的“大中东民主计划”不仅要在伊拉克建立一个亲美的“民主政府”,为“改造”伊斯兰文明树立一个“样板”,而且要向整个中东地区乃至更广大的阿拉伯世界输出美式民主,进而消除所谓“文明的冲突”。
冷战结束以来,源自“西方中心论”的文化扩张主义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些人、有的国家,不愿承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将西方的价值体系当作“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通过各种手段搞“文化同步”,“己之所欲,必施于人”。这种惟我独尊的文化认同观和文化扩张主义往往又是与谋求本国利益、谋求霸权相连的。
有鉴于此,阿卜杜勒·阿齐兹感到必须强调“文化变革”与“变革文化”的根本区别,这恐怕不是杞人之忧。
无论从美国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关系的现状还是从历史上看,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将面临的阻挡是可以想象的。阿齐兹和他的同道向“计划”提出的挑战,再次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