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黑龙江原省长田凤山和原省政协主席韩桂芝案之后,不久前,黑龙江省又有5位副省级和一批地市、厅局级干部纷纷落马,引发黑龙江省“政坛地震”,这些腐败案件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望与形象。 进入《百姓论坛》发表评论
“官场潜规则”放大干部制度漏洞
反思黑龙江系列腐败大案,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干部和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目前的干部制度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些见不得人的“潜规则”。在一些官员看来,官场就像市场,有买有卖有价格有中间人,甚至有人把当官当投资,贷款跑官买官。
省人大一位委员说,现在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干部提拔必须上面有人,不和上级领导建立“私交”,政绩再好与“官运”无关,而到一定级别后,更必须与上级领导建立“私人友谊”,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开始起作用。
据初步了解,官场“潜规则”的内容比较“丰富”:
一是借口调整干部,动一动就来钱。据绥化的一些基层干部反映,原市委书记马德一年要调整好几次干部。
二是官位明码标价。据一些党政干部介绍,各个级别、各个岗位都有相应的价格。
三是保官也要送钱,否则官位坐不稳。
四是关键时候必须到场,领导生病住院、老人生老病死、孩子上学等等全要出钱,此外还有领导开会、出国考察等都属关键时刻。
一位基层干部反映,马德曾经说过,谁给我送钱我记不清了,但谁没有送钱我全记着!在这种“潜规则”下,你想不送都不行,谁敢得罪能够决定自己官场命运的人呢?
一些专家学者和干部认为,“潜规则”使官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和黑洞,许多人难以摆脱。到了官场,谁不遵守就会被视为另类,谁不腐败就会受到排挤和白眼,甚至被淘汰出局。有些人原本素质并不差,但为了不被排斥和淘汰,只好随波逐流,最后滑进腐败深渊。
被采访者认为,黑龙江的官场腐败有其特性,也就是用最直接的手段获取最大利益。同时,此次涉案的主要是从所谓地市“主干线”上来的干部,胆子太大,心里也没有顾忌,涉案金额都比较大。
一些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指出,官场“市场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我们没有制度,而在于机制不健全,导致腐败分子目无法纪,把官场当成市场来运作。一位省政协委员说:“没有好的机制,制度就像一棵大树种在沙漠里。如果再不认真研究些措施,人亡政息绝不是危言耸听。”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干部群众普遍认为,黑龙江“官场生态”恶化到如此状况,当时的一把手难咎其责。
首先是选人用人机制不健全。黑龙江省委一位干部说,现行干部制度存在不科学的地方,如干部的升迁往往是少数人或“一把手”说了算,权力过于集中,虽然任用干部也要上常委会,但常委会前要开会统一认识,“一把手”说谁行,别人谁敢说“不”?所以“一把手”很容易控制选票。此外,主管干部的副书记和组织部长在干部任用上作用也不小,从而形成了表面民主、实际上不民主的局面,在这种体制和机制下,很难规避腐败的产生。
一位省政协委员说,领导推荐、考核干部的办法也有问题和缺陷。领导干部推荐的多是自己圈子里的人,特别是出现了一种“秘书现象”,秘书只要跟定一个人,就可以从处级到厅级,最后还成了后备干部。此外,组织部门的考核内容虚的太多,实质性内容太少,这样的考察,干部有“病”也发现不了。
其次是党的干部路线落实不力。一位厅级干部认为,韩桂芝在黑龙江省主管干部工作长达十几年不进行交流,从侧面反映出党的干部交流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一个干部在一个地方经营时间太长,很容易产生腐败。
第三是监督弱化。人大监督弱化,党内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不到位,像民意测验等群众监督也往往流于形式,实际上对权力的监督没有做到制度化。